邹梅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急诊介入治疗,并于围术期辅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抢救效果。结果:90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78%;患者干预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急诊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 邹梅平刘嘉欣
- 关键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系统化护理
- 药物支架和切割球囊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药物支架再植入和切割球囊2种方法,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病人,经切割球囊或药物支架再次植入治疗即刻和术后随访结果。并于治疗时及术后(6.0±1.4)个月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介入治疗前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即刻切割球囊组与药物支架组:最小管腔直径[(2.54±0.45)mm vs(2.67±0.48)mm]及直径狭窄率(23.5%±10.3%vs 21.8%±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药物支架组的最小管腔直径(1.86±0.63)mm明显高于切割球囊组(1.34±0.71)mm(P<0.01),且直径狭窄率显著低于切割球囊组(39.2%vs 47.8%,P<0.05)。药物支架组复发再狭窄和晚期管腔丢失量均低于切割球囊组[4.1%vs 9.8%,(0.52±0.48)mm vs(0.74±0.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支架再植入相比于切割球囊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6个月后支架内再狭窄率低于切割球囊组。
- 孙帅邹梅平刘强翁建新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球囊成形术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替格瑞洛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指标变化及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凝血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ACS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凝血状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邹梅平张志伟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住院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随访时间点为出院后第3、6、9个月及1年。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比较教育前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血压控制水平差异。结果: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及血压控制进行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血压控制有显著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识,增强其遵医嘱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维护患者健康。
- 赵玉香邹梅平高彦杰
-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血压控制
- 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无脂代谢紊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肌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单用常规降压药物组(常规组,n=37)和常规降压药物+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0 mg,睡前)组(联合组,n=39)。所有人选患者均在入选及随机治疗后8个月各测一次血压、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对比分析组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166.3±11.2,92.4±8.2)vs(133.6±9.8,85.5±6.1)mmHg和(165.6±10.5,91.5±6.7)vs(128.1±9.2,81.1±5.9)mmHg;联合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较常规组大[(36.6±3.5,10.5±1.6)vs(33.1±2.2,6.5±1.3)mmHg,P<0.05]。2)联合组治疗8个月后,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31.6±21.8)vs(23.2±19.8)mg/g、(0.95±0.32)vs(0.84±0.28)mm和2.35±2.13vs1.71±1.68,P<0.01];而常规组治疗8个月后,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明显下降并进一步降低血压。
- 赵玉香邹梅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瑞舒伐他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救总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况、并发症发情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急救总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6.25%,与对照组的75.56%、15.6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邹梅平苏延莹李木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