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芳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湖南醴陵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调查湖南醴陵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0月在湖南醴陵市东部和西部农村地区抽取4所中学和2所小学各年级全体学生3 257人(年龄5~16岁)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居住地周围环境及意外伤害发生情况。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 257名学生中,过去1年中发生意外伤害356人(10.93%)。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性别、是否留守、网吧上网频率、监护人是否父母亲、监护人年龄、父母相处和谐程度、父亲是否外出打工、母亲是否外出打工、家里是否储存烟花爆竹、居住地周围是否常有打架斗殴及自己是否参与打架斗殴等11个因素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751,P=0.013)、留守儿童(OR=1.779,POR=1.337,P=0.028)、居住地周围常有打架斗殴(OR=1.517,P结论 影响湖南醴陵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男孩、留守儿童、家里储存烟花爆竹及居住地周围常有打架斗殴者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
- 邓芳明龚学民崔虹艳杨于嘉胡平成
- 关键词:问卷调查儿童
-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入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改进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方法 ]将 3 69例儿科监护室的住院病儿随机分为常规置入静脉留置针组 (182例 )与新式置入静脉留置针组 (187例 ) ,分别观察两组置入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结果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常规置入组 74.3 3 %,新式置入组 88.4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留置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新式置入方法明显提高了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 高红梅周霞邓芳明李波乔芳唐慧
- 关键词:婴幼儿置入方法
- 从外籍编委审校英文摘要看编校英文摘要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30
- 2007年
- 通过比较、分析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编委审校的英文摘要,总结出我们在编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文摘要编校水平的建议。
- 邓芳明龚学民
-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摘要
- 英语医学词汇的合成与记忆
- 2007年
- 众所周知,英语医学词汇繁杂难记,且词汇十分丰富,常常成为人们阅读英语医学文献的绊脚石。本研究通过探讨英语医学词汇的构词特点和合成方法,利用这些特点和构词规律理解性地学习、记忆单词,帮助人们从机械记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效果。
- 邓芳明龚学民
- 关键词:记忆
- 湖南醴陵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流行特征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调查湖南醴陵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0月在湖南省醴陵市3个乡镇抽取4所中学和2所小学各年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及非故意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发放35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57份,有效应答率为91.7%。年龄范围为5~16岁,平均(11.4±2.3)岁。其中男童1575人(48.4%),女童1682人(51.6%)。非故意伤害发生率为10.9%(356/3257)。男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童(P=0.003)。跌伤(45.5%)、交通伤(14.3%)为常见的伤害类型。伤害发生于四肢的比例最高(70.2%)。伤害的发生常见于道路(34.3%)、家中(32.3%)和学校(22.8%)。伤害程度以轻度为主(42.7%),其次为中度(29.5%)、极轻度(19.4%)。79.8%的儿童伤害后痊愈,12.6%的儿童损伤处常有不适感,7.3%的儿童出现活动受限。结论湖南醴陵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为10.9%,居全国各地区中等偏低水平。男童较女童更易发生伤害。跌伤是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伤害常发生于道路、家中和学校。伤害程度以轻度为主,部分儿童损伤处常有不适感或活动受限。
- 邓芳明龚学民胡平成杨于嘉
- 关键词:问卷调查儿童
- 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调查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整群随机抽取湖南省12个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2044名,男1108名,女936名,年龄2~6岁,平均4.4±1.1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血铅水平,并采用《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南省学龄前儿童平均血铅值为81.9±34.5μg/L。血铅水平≥100μg/L者482例,占23.58%。其中血铅水平100~199μg/L(高铅血症)472例,占23.09%,血铅水平≥200μg/L(铅中毒)10例,占0.49%。不同年龄组间血铅异常(血铅水平≥100μg/L)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的血铅异常率为28.99%,高于女童的21.98%(P<0.01)。不同地区儿童血铅异常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449,P<0.01)、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OR=1.314,P<0.01)及母亲常用染发剂(OR=1.678,P<0.05)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较高。该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与儿童所在地区和年龄有关。男性、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及母亲常用染发剂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
- 吉耕中邓芳明吴心音李清香宋健辉李文海尹飞
- 关键词:血铅流行病学调查儿童
-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医学期刊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邓芳明龚学民
- 湖南醴陵农村中小学生非故意伤害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 目的:调查湖南醴陵农村中小学生非故意伤害发生现况及危险因素,为当地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预防提供借鉴。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0月在湖南...
- 邓芳明
- 关键词:干预措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