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萍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9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薄层
  • 2篇药材
  • 1篇道地
  • 1篇道地药材
  • 1篇易混淆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鼠李
  • 1篇鼠李糖
  • 1篇葡萄糖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紫金牛
  • 1篇紫金牛属
  • 1篇伪品
  • 1篇结合糖
  • 1篇抗疟
  • 1篇抗疟药

机构

  • 6篇四川省中药研...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川省中药学...

作者

  • 6篇赵萍萍
  • 1篇肖小河
  • 1篇李宝明
  • 1篇李正积
  • 1篇罗泽渊
  • 1篇钟国跃
  • 1篇邬家林
  • 1篇易尚平
  • 1篇陈俊华
  • 1篇胡鸣
  • 1篇范俊安
  • 1篇凌云
  • 1篇何丽一
  • 1篇张爱军

传媒

  • 2篇基层中药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产道地药材受GBS制约效应被引量:46
1996年
地质背景系统通过其外延的“岩石→土壤→药用植物”向量系统,完成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的统一,从而制约道地药材的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本文首次报道了GBS对黄连等川产道地药材的制约效应。
范俊安易尚平张爱军赵萍萍罗泽渊肖小河李正积
关键词:道地药材黄连
萆薢类药材及易混淆品的薄层鉴别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对萆薢类药材及易混淆品土茯苓等菝葜类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薄层鉴别比较,根据图谱所显示的不同特征,可达到区分和鉴别它们的目的。萆薢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粉背薯蓣、福州薯蓣、棉萆薢以及为数不多的纤细薯蓣等植物的干燥根茎。萆薢与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土茯苓、菝葜等药材在外形和功效上都十分相似。特别在地区用药习惯上是长期混用、代用,十分混乱。
赵萍萍
半夏及其混伪品的鉴别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对半夏及近十多年来常发现的混伪品水半夏、山珠半夏、狗爪半夏(狗爪南星)、白附子(禹白附)和小芋儿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进行比较研究,为半夏的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陈俊华杨达献赵萍萍
关键词:半夏伪品
甙中结合糖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1
1987年
甙是一类重要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在鉴定甙时,必须先将甙水解,然后分别鉴定水解后生成的甙元和糖。本文目的是研究甙中结合糖的分离、鉴定和定量的方法。甙可用酸回流法、封管法或在薄层上用酸蒸气水解;水解后的糖可用纸层析法。气相层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及薄层层析法分离;分离后的糖常用比色法或薄层扫描法测定。
赵萍萍李宝明何丽一
关键词:葡萄糖鼠李糖薄层扫描
黄花蒿优质种质资源的研究被引量:105
1998年
黄花蒿资源品质(青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生态地域性,可能是黄花蒿的不同生态型之间的生理生化特性上的差异的表现。作者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对华中地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区山峡武陵山地所属的川东南、鄂西、湘西及黔东北各地进行了黄花蒿的生态环境调查及青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区域内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在4.847‰~8.853‰之间,最高可达10.221‰,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黄花蒿中青蒿素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转化有利。
钟国跃周华蓉凌云胡鸣赵萍萍
关键词:黄花蒿生态环境青蒿素种质资源抗疟药
中国紫金牛属药物的薄层层析鉴别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报道对国产26种紫金牛属(Ardisia)药用资源植物经2种展开系统3种显色剂进行薄层层析,不但找到各自的鉴别特征,而且为有效成分岩白菜素(bergenin)资源的寻找及本属植物中挥发油和皂甙类化学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
邬家林赵萍萍
关键词:紫金牛属薄层层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