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海燕

赵海燕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导管
  • 5篇心病
  • 5篇静脉
  • 5篇护理
  • 5篇冠心病
  • 4篇心绞痛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绞痛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内瘘
  • 3篇品管圈
  • 3篇品管圈活动
  • 3篇静脉内
  • 2篇导管感染
  • 2篇动静脉内瘘闭...
  • 2篇动脉
  • 2篇心绞痛患者

机构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赵海燕
  • 11篇张莉
  • 3篇王祖萍
  • 3篇吴庆
  • 2篇刘顺民
  • 2篇曹军华
  • 2篇刘黎明
  • 2篇史树银
  • 2篇贺玉珍
  • 1篇姚稚明
  • 1篇赵海燕
  • 1篇丁欣
  • 1篇张闻多
  • 1篇王永志
  • 1篇赵婷
  • 1篇马桂霞
  • 1篇陆云
  • 1篇刘超群
  • 1篇宋宏雁
  • 1篇曾学寨

传媒

  • 9篇新疆医学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成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医疗机构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主体[2],开展ADR监测可有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同时也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药剂科对ADR的监测和开展工作在中国的ADR监测工作中拥有很高的地位[3]。
丁欣赵海燕赵海燕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监测药源性疾病医院药剂科用药目的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新发心房颤动患者microRNA-328的表达水平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microRNA-328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新发心房颤动(AF)患者和窦性心律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2014-01-2015-06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发AF患者37例的病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croRNA-328,比较血浆中的microRNA-328表达水平。结果:窦性心律组和新发AF组microRNA-328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维吾尔族和汉族作为协变量分层,比较窦性心律组和新发AF组microRNA-328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维吾尔族、汉族microRNA-328表达在窦性心律组和新发AF组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新发AF患者血浆microRNA-328表达水平增高,无论在维吾尔族或汉族患者中均具有一致性,提示microRNA-328可作为新发AF的生物标志物。
方志敏吴庆陆云刘顺民赵海燕钟小兰宋宏雁班努.库肯刘超群
关键词:心房颤动聚合酶链反应
瓜蒌皮注射液联用阿司匹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协同阿司匹林治疗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与阿司匹林+瓜蒌皮注射液组。于用药前、用药2周后抽血,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结果:阿司匹林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PAGM值分别为67.74%±9.31%,49.61%±5.81%。阿司匹林加瓜蒌皮注射液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PAGM值分别为67.20%±7.07%,42.76%±5.0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阿司匹林+瓜蒌皮注射液组PAGM值含量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瓜蒌皮注射液和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AGM水平,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赵海燕张秉戟
关键词:瓜蒌皮注射液冠心病血小板聚集功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导管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问题。方法:选取肾内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中的应用,降低了导管感染发生率。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同时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莉赵海燕刘黎明王祖萍
关键词:品管圈导管感染护理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人葡萄球菌2例
2014年
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透析患者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的第二位死因,死亡率高[1].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人葡萄球菌,不仅威胁着病人的安全,也给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7月,我院2例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及透析后出现发热、畏寒、咳嗽,体温达38.5℃以上,血培养结果为:人葡萄球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张莉赵海燕毛海莉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医疗护理工作葡萄球菌感染
外固定袋在血液透析导管患者中的应用
2014年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透析管路,但因病情、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等而无法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只能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技术进行血液透析,为降低患者导管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我院肾病内科护理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准确无误地进行包扎和封管后,将双腔导管体外暴露端使用外固定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吴庆张莉赵海燕曹军华陈紫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术双腔导管透析管路
50例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对自然发生的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并用Brugada四步诊断法与室速进行鉴别诊断,评价其敏感性。方法:选择入院时为心动过速的患者,符合窦性P波消失、心室率>100次/分且QRS时限≥0.12S,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单盲法回顾性的分析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形态学特征,独立做出诊断后,计算Brugada四步诊断法的敏感性并评价其实用性,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入选50例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患者,46例诊断为室上速伴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敏感性92%;心室率<180次/分组与心室率>180次/分组,两组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均有差别,心率较快组血压较低,P值<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ugada法对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对患者至关重要。
严金龙赵海燕李燕林
关键词:宽QRS心动过速心电图敏感性
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临时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生感染、脱管、管路堵塞等报导屡见不鲜,置管时间一般在2周~6月之间[1].我院对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时颈内静脉置管,其中1例患者因动静脉内瘘闭塞,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5年未发生管路堵塞及感染现象,现报导如下.
张莉赵海燕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闭塞临时性血管通路透析治疗
肾内科医护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意愿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调查肾内科医护人员参与品管圈(QCC)活动的意愿,分析推行QCC的各种困难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某医院30名肾内科医护人员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总结、归纳了15种医护人员参与QCC的困难因素,并对结果进行质性研究分析。结果共有22名医护人员选择“未列入考核、奖励措施不够”作为参加QCC的首要组圈困难因素,占73.3%。63.3%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缺乏QCC相关知识、不了解组圈的目的”,60.0%的医护人员认为Qcc“增加了工作量、占用私人时间太多”。其他组圈困难因素还包括:收集资料欠缺经验、质量管理知识贫乏、缺少圈对比性,分别占53.3%,50.O%,40.0%。结论通过分析QCC组圈困难的因素,了解中青年医护人员的组圈意愿,有助于开展多学科、多主题的Qcc活动。
张莉赵海燕王祖萍曹军华
关键词:品管圈肾内科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R波递增不良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MI)中的发生率及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北京医院核医学科连续进行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前壁心肌梗死病例的心电图,应用常规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的诊断标准对药物负荷检查前卧位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将陈旧性前壁心梗不同心电图表现同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出前壁心梗106例,90例符合入选标准,前壁Q波心肌梗死26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64例,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R波递增不良发生率为20.3% ̄42.2%,前壁Q波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显著多于非Q波心肌梗死,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核素放射性缺损节段分布: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中部前壁、前间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而R波递增不良阴性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基底部前侧壁显著多于R波递增不良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Zema标准)。结论陈旧性前壁心梗R波递增不良非常常见,不同心电图表现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前壁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和分布相关。
曾学寨刘德平何青姚稚明张建飞张闻多赵海燕董榕曾环宇
关键词:R波递增不良心肌梗死体层摄影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