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宁春

作品数:18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水稻
  • 6篇粳稻
  • 5篇植酸
  • 5篇晚粳
  • 5篇晚粳稻
  • 4篇稻米
  • 3篇性状
  • 3篇水稻品种
  • 3篇突变体
  • 3篇矿质
  • 3篇矿质元素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淀粉
  • 2篇燕麦
  • 2篇栽培
  • 2篇植酸含量
  • 2篇穗型
  • 2篇种子

机构

  • 11篇浙江省农业科...
  • 9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省种子总...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18篇赵宁春
  • 11篇张小明
  • 10篇叶胜海
  • 8篇程方民
  • 8篇金庆生
  • 7篇陆艳婷
  • 5篇陈萍萍
  • 2篇李桂荣
  • 2篇胡跃高
  • 2篇赵宝平
  • 2篇张其芳
  • 2篇曾昭海
  • 1篇周涯
  • 1篇庞新和
  • 1篇杨玲
  • 1篇王丰
  • 1篇刘正辉
  • 1篇顾伟平
  • 1篇朱国富
  • 1篇吴殿星

传媒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种子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稻米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溉制度对不同基因型燕麦籽粒植酸、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时期、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两个不同类型燕麦品种内农大莜1号(AvenanudaL.)和白燕7号(A.sativaL.)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农大莜1号籽粒粗蛋白、总磷、钙、镁、锌、铁(P<0.01)和钾含量(P<0.05)高于白燕7号。不同灌水制度对植酸、总磷、蛋白质、钙、镁、钾、锌、铁和铜含量有显著影响,全生育期灌水3次(底墒+拔节水+抽穗水),灌水量1 800 m3hm-2;或灌水4次(底墒+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水),灌水量2 400 m3hm-2有利于燕麦籽粒产量和大多数品质性状的提高。大多数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品种×灌水互作效应。不同营养品质性状随灌水量变化规律不一致,并存在基因型差异。
李桂荣赵宝平胡跃高程方民曾昭海赵宁春
关键词:皮燕麦裸燕麦灌溉制度蛋白质矿质元素
稻米植酸含量的环境生态变异及其对灌浆生理的影响
稻米品质差异的形成主要涉及到C、N和P的代谢差异。C代谢将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产物合成淀粉并储存在胚乳组织的淀粉粒中:N代谢和P代谢的产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植酸。成熟的水稻种子中,淀粉约占其干重的90%,蛋白质约占8%,植酸约占...
赵宁春
关键词:稻米品质植酸灌浆生理品质性状
不同灌溉条件下燕麦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防雨池栽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两种栽培类型燕麦白燕7号皮燕麦(AvenasativaL.)和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AvenanudaL.)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钙、镁、钾、锌、铁、铜、锰含量变化特征。随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内农大莜一号裸燕麦籽粒总磷和铜含量呈线性变化,籽粒产量、植酸、钙、镁、钾、锌、锰含量变化呈二次函数;白燕7号皮燕麦籽粒(去壳)锌和铁含量呈线性变化,植酸、总磷、粗蛋白、钙、镁含量呈二次函数变化。
李桂荣赵宝平胡跃高程方民曾昭海赵宁春
关键词:灌溉条件燕麦总磷蛋白质矿质元素
晚粳稻品种浙粳22内稃突变体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4
2009年
晚粳稻品种浙粳22内稃突变体是60Coγ射线对浙粳22辐照后选到的内稃约为正常内稃一半大小的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内稃突变体与籼稻珍汕97杂交的F2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突变性状基因进行初步遗传定位,把内稃突变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上,暂命名为hig1,位于RM6051和RM556之间,遗传距离为12.7cM。
赵宁春叶胜海汪得凯陆艳婷陈萍萍金庆生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低温湿害对成熟期晚粳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012年
对8个晚粳稻成熟种子在0℃、4℃、8℃和12℃4个温度条件下进行浸水处理5~20 d,以模拟田间低温多雨天气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的范围内,水温越高种子发芽率越低,浸水时间越长发芽率也越低,且品种间差异明显。
叶胜海赵宁春陈萍萍陆艳婷金庆生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种子冷害发芽率
浙粳22类病斑突变体spl(t)特征及其基因定位被引量:8
2010年
在浙粳22辐照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对环境不敏感的全生育期表达的类病斑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spl(t)控制。利用SSR标记对类病斑突变体spl(t)与珍汕97B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把spl(t)基因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短臂端的着丝粒附近,位于SSR标记RM7195与RM27929之间的0.8cM区间内。锥虫蓝染色检测结果表明spl(t)类病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H2O2氧迸发而致。突变体经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鉴定,表明该突变体的抗病性与野生型品种浙粳22相仿。
陈萍萍叶胜海赵宁春陆艳婷刘合芹杨玲金庆生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
低植酸突变体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合成与茎鞘物质转运特性被引量:7
2008年
以协青早(XQZ)及其低植酸突变系(os-lpa1)为材料,通过对灌浆过程籽粒中植酸含量、蔗糖和淀粉积累变化动态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叶、茎、鞘等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籽粒淀粉合成代谢有关关键酶生理活性的测定,对os-lpa1灌浆充实不良、千粒重明显降低的生理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os-lpa1剑叶、茎、鞘等器官中的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亲本XQZ,但os-lpa1籽粒中的淀粉积累量却明显降低。胚乳中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淀粉磷酸化酶(SPase)的活性降低,可能是os-lpa1灌浆充实不良、籽粒淀粉积累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os-lpa1灌浆期间叶鞘中的蔗糖磷酸合酶(SPS)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也显著低于其相应灌浆期的对照亲本XQZ,导致茎鞘等器官中淀粉积累量增多和"流"不畅,这可能也是其产量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宁春韦克苏吴殿星张其芳程方民
关键词:水稻淀粉积累
氮、磷、锌营养对水稻籽粒植酸含量的影响及与几种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被引量:45
2007年
以协青早、秀水110及其辐射诱变获得的低植酸突变系(HIPi1和HIPj1)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磷、锌浓度处理下水稻籽粒植酸含量差异及与几种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高水平氮、磷、锌浓度处理的籽粒植酸含量较同一品种的低氮、磷、锌处理均有所降低,但在水稻生育期间,籽粒植酸含量对磷、锌处理浓度变化的敏感性,则因品种的植酸类型特征而异;氮、磷浓度增加能分别提高铁或降低铜在籽粒中的积累,但在高锌处理下,籽粒铁含量明显降低、而钾和镁的含量等却有所升高;籽粒植酸含量一般与K、Mg、Fe、Cu4种矿质元素含量呈正相关、与籽粒Zn含量呈负相关,但统计显著水平因品种而异。低植酸突变体籽粒中的K、Mg、Fe、Zn等含量虽略有下降,但可以通过适当的介质营养条件来调节有关矿质营养在水稻籽粒中的积累。
赵宁春张其芳程方民周伟军
关键词:水稻植酸矿质元素
水稻品种对草甘膦抗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对当前国内外水稻品种抗草甘膦性状的获得途径、抗草甘膦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及最新进展作了综述,对抗草甘膦水稻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叶胜海赵宁春金庆生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草甘膦
单季中熟晚粳稻浙粳2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09年
浙粳29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与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粳稻新品种。经2006~2008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青秆黄熟,适宜在浙江省湖州市及其生态条件相仿的晚粳稻区推广种植,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审定。高产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促足穗,科学施肥促长势,及时防治病虫,适时收割。
叶胜海马善林朱国富王云华祁永斌陆艳婷赵宁春金庆生张小明
关键词:栽培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