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更有
- 作品数:23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唐宋时期村落家乡之构建
- 2020年
- 唐宋时期的村落与前代相比十分不同,正在形成“人”“鬼”“神”三位一体村落家乡的特征。此时期“家乡”概念的构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村民血缘和地缘相结合的过程,还与村民的精神体系紧密相连。就血缘而言,在村民的概念中,已不仅是现世的家庭与家族中自己和长晚辈,还包括往生的祖辈,以及未来延续家庭和家族血脉的未世子孙;就地缘而言,其含义在于,所在的村落是村民心中的风水宝地,这一宝地不仅是现世村民的居住地,更是往世祖辈的阴居地。现世村民相信,他们的生活受着祖宗亡灵的护佑,他们生活的世界受天帝世界的制约,他们的吉凶祸福与管理此地域的神祇紧密相关。这种兼及血缘、地缘和神缘共同体特征的村落与唐宋社会的庶民化和政治的皇权专制化有极大的关系,从而为后世的乡村绅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谷更有
- 关键词:唐宋时期村落家乡
- 宋代“吃菜事魔”教传播的政府应对析议
- 2020年
- 宋代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加速了佛、道教的世俗化和平民化,让宗教佛、道融入社会上各种人士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上各个阶层组成不同形式的宗教性会社,基层民众已形成多元化的多神信仰,为秘密会社最后发展成为秘密宗教提供了社会土壤。“吃菜事魔”原是宋代当政者对福建地区带有摩尼教色彩的民间宗教的称谓,后来随着“吃菜事魔”信众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其教义内容也不断揉进了巫化的佛、道因素,特别是将东汉“太平道”的首领张角作为崇拜对象,其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宋廷在宣和三年(1121年)将“吃菜事魔”人并入妖教,列为禁止传播和打击的非法宗教。但为时已晚,不少明文被朝廷禁止的“妖教”“邪教”等摇身一变,都披上“吃菜事魔”的外衣。到南宋时,原来百姓中流行的宗教团体,不管以何种名目出现,从形式上大都有了“吃菜事魔”教的一些特征。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地方武力,严重威胁到南宋政权。所以在整个南宋时期,朝廷对“吃菜事魔”教的打击,不再像北宋那样的运动式,而是长期打击,且不惜动用军队加以镇压。但由于朝廷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吃菜事魔”教存在的社会土壤,直到南宋灭亡,也没有杜绝“吃菜事魔”教的传播。并且,其中的“白莲菜”到元朝后一度得到发展,发展成白莲教,成为元朝民间的重要组织力量。
- 谷更有单宏伟
- 关键词:宋代政府应对
- 唐代船商述论
- 中国古代商人有行商和坐贾之分,船商属于行商的一种.唐代船商是整个商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比以前人数更多,从业人员的地域范围更广了.1.唐代船商的兴起与这一时代漕运的繁兴有着直接的关系.2.唐代内河航运发达,素有'江河...
- 谷更有
- 关键词:唐代
- 文献传递
- 唐代如何加强乡村控制被引量:1
- 2006年
- 谷更有
- 关键词:乡村控制唐代乡里制度南北朝
- 隋唐时期国家掌控乡村权力之反复
- 2005年
- 户口与土地是中国古代历朝政权维系的根本,因此,牢固掌握乡村的控制权也就成为历朝政府行政的根本出发点。魏晋以来,随着豪族势力的崛起,他们成为国家对乡村控制的有力争夺者。南北朝以后,无论是江南的宋、齐、梁、陈, 还是迁居中土的北魏跖拔氏,都对争夺乡村的控制权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从“罢郡”开始,隋政府逐渐从豪族手中争夺了大量的户口与土地,取得了对乡村的绝对控制权。但到唐代以后,又一个削弱中央对乡村绝对支配的因素开始凸显出来,即军将专横。唐朝中后期在乡村控制方面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一方面方镇割据,一方面各级防守军将同地方行政官员争夺民赋与人丁。由此,形成了乡村控制的多元支配格局。此种情况直到宋初通过一系列手段废除军将势力,完全由县尉通管全县治安后才告结束。从此,县府完全掌控了对乡村的控制权;乡村的县府掌控亦即乡村的朝廷支配,标志着长期以来朝廷同威胁势力争夺乡村控制权局面的终结。
- 谷更有
- 关键词:乡村控制豪族军将
-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被引量:8
- 2004年
- 李唐王朝建立后 ,吸取隋炀帝施政失败的教训 ,尊重当时的城村各居的事实 ,推行了村坊制 ,即村自村、坊自坊的以土断之的管理方法 ,有效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乡村户”与“坊郭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家财政对货币的大量需求 ,随着国家财政对货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政府逐步放宽商业政策 ,提升工商业者地位 ,刺激了城市的发展 ,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与“农村”的形成 ,这个过程相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的出现并进一步拉大 ,宋代出现的“城乡交相生养”则是其具体反映。
- 谷更有
- 关键词:唐宋时期
- 唐宋时期城乡差别的形成
- 2007年
- 城乡差别问题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为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公平、进步、和谐的新型社会所作的极大努力。城乡差别问题是现实问题.但却是历史形成的。因此要想解决这一历史沉疴.如果不从历史方面认清城乡差别问题形成的源头.企图根治是十分困难的。
- 谷更有
- 关键词:城乡差别唐宋时期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党中央
- 唐代的村与村正被引量:3
- 2005年
- 唐代在乡村控制方面不同于以前各朝的一个最显著特色是加强了对村的直接管辖。贞观十五年以后,"村"已正式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官府开始在乡村控制上有了一个新变化。唐代村正的主要职责是督察盗贼。村与里的性质不同,设立行政村主要是为了加强行政管理,是治安的需要;分乡里主要是为了加强人口管理和赋役征收,是财政的需要。村正与里正的职能各有侧重,他们都对县府负责,没有服从和被服从的上下级关系。
- 谷更有
- 关键词:唐代乡村控制
- 唐宋社会变革的新思考--《唐宋社会变革论纲》读后被引量:1
- 2012年
- “唐宋社会变革”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重要学术问题,从1910年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起,至今已经过了100年。在最近的十几年中,由于当代的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历史研究者在感同身受中对“社会转型”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唐宋社会变革首当其,
- 谷更有
- 关键词:社会变革唐宋社会转型学术问题内藤湖南时代观
- 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对宋代出身基层的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探寻(之一)
- 2014年
- 中唐以来中枢体制变化后,士大夫政治逐渐形成。政局的变化对士大夫官员们的政治主体性影响很大,他们用实际行动(比如期间所集中出现的现象:家训从出现到日益普遍、乡约与义庄的出现等)来反映其内心世界,稍加留心就会从中读出其行为中的家国情怀和公私情结。本文以唐宋政局的变化为背景,从常人的层面,梳理了范仲淹一生的心路历程,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解读了范仲淹的精神世界。
- 谷更有
- 关键词:宋代士大夫范仲淹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