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爱香 作品数:8 被引量:19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意向阴道分娩孕妇产程延长与产前恐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产前恐惧与分娩产程延长是否具有关联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1105例,在孕32周至分娩结束期间,统一使用Wijma分娩期待值量表(W-DEQ)评估恐惧程度,运用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产前恐惧与分娩产程延长的相关性。结果 25.5%的孕妇具有产前恐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前恐惧、经产次数、产前咨询与培训、硬膜外麻醉等是产程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产前恐惧的孕妇分娩产程要显著长于无产前恐惧的孕妇,应开展降低孕妇产前恐惧程度的干预措施研究。 郭燕华 邓晓杨 谭爱香 吴海燕关键词:产程 队列研究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6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1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7.8%(45/46)。36例患者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35例术中和术后均无大出血,1例患者在栓塞治疗后22天因大出血切除子宫;另10例未行清宫术。所有患者血β-HCG平均1月降至正常,同时超声检查也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19例)和局部疼痛(41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方法。 谭爱香 郭春 黄薇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盐酸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3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后FPG、1 h PG、2 h PG与Hb A1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1 h PG、2 h PG与Hb 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ys C与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ys C与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病、羊水过多、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10.6%、12.8%、0.0%及14.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与蛋白尿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与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10.6%与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GDM,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清Cys C与HCY水平,并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唐国珍 张小霞 谭爱香 马俊如 谢江燕 余小利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 门冬胰岛素 胱抑素C 缩宫素致剖宫产术中哮喘急性发作1例 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25岁,G2P0。因孕9^+月,阴道流液1^+小时于2011年8月16日入院。2002年作为汽油站加油员后患哮喘,每次感冒均发作,轻重不一,持续药物治疗。孕期因感冒哮喘发作两次,入院时患者呼吸正常,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入院后急行阴道流液pH试纸检查变为蓝色,考虑胎膜早破,行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晚孕,宫内单活胎;脐带绕颈2周。 马俊如 谭爱香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 剖宫产术中 缩宫素 阴道流液 入院后 哮喘发作 产后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循证预后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产后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临床预后。方法:提出临床问题后,检索并评价文献。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虽然研究的质量较低,但是纳入的研究结果适合对本病例进行预后评价。产后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能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初产妇、双胎妊娠生产后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进展快、血压升高以及急性上腹痛均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早期评估母儿情况并诊断、积极治疗,应警惕产妇出现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必要时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可能改善预后。结论:产后HELLP综合征发病较急,预后不佳,特别是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谭爱香 邓晓杨 龙小玲 郝秋奎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 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氨基酸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DD(D-二聚体)、Fg(纤溶蛋白原)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TG(甘油三酯)、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基酸注射液用于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明显,能够调节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患者的纤溶活性和血脂水平。 谭春梅 唐国珍 谭爱香 易建平 赵锦秀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氨基酸注射液 纤溶指标 血脂 宫颈癌根治术对育龄女性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对育龄女性性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3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性功能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性功能评分总分值及QLQ-C30总分值的影响,分析患者性功能评分总分与QLQ-C30总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性功能评分的各项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纯手术组的性功能评分总分值及QLQ-C30总分值仍明显高于手术综合放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保留盆腔神经组的性功能评分总分值及QLQ-C30总分值仍明显高于未保留盆腔神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患者性功能评分总分与QLQ-C30总分呈负相关(r=-0.789,P=0.000)。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对于育龄女性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谭春梅 唐国珍 谭爱香 易建平 赵锦秀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 育龄女性 生活质量 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子宫恶性肿瘤1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子宫切除术组97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97例。采用不同方式手术后,分别比较两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性激素变化情况、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黄体生成素变化情况为(34.91±1.32)m IU/m L,促卵泡激素(19.28±1.13)m IU/m L;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黄体生成素(25.67±1.44)m IU/m L,促卵泡激素(14.69±1.54)m IU/m L;手术后,全子宫切除术组的激素变化水平明显高于次全子宫切除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性欲评分(159.93±11.31)分,性高潮评分(161.25±14.17)分,性心理评分(165.71±19.64)分;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性欲评分(187.21±9.18)分,性高潮评分(190.42±12.56)分,性心理评分(184.49±16.71)分;术后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全子宫切除术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是子宫恶性肿瘤的常见手术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均较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谭春梅 唐国珍 谭爱香 易建平 赵锦秀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恶性肿瘤 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