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勇
- 作品数:39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磁共振灌注及波谱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增强(DSC)灌注和氢质子2D-多体素波谱扫描在鉴别脑实质内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进行了磁共振DSC灌注和氢质子2D-多体素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胶质瘤及9例脑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瘤体最大灌注区、瘤周水肿区及T2高信号边缘区的相对脑血容量,同时测量波谱扫描层面瘤体最大灌注区及瘤周区波谱代谢物比率Cho/NAA、Cho/Cr、NAA/Cr,统计分析上述结果在两类肿瘤中的差异。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瘤体最大灌注区、T2高信号边缘区的相对脑血容量灌注值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瘤周区高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高于转移瘤组(P=0.023);2D-多体素波谱结果显示高级别胶质瘤组瘤体最大灌注区Cho/NAA、Cho/Cr值及瘤周水肿区Cho/NAA值显著高于转移瘤组。结论:磁共振DSC灌注成像及氢质子2D-多体素波谱扫描技术能提供肿瘤瘤体及瘤周肿瘤血管新生和代谢物的情况,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 吴雪斌张伟国谭勇马长锁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学
- 胃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的临床价值初探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肿瘤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64 MSCT对34例经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肿瘤患者行灌注成像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34例患者分成3组:胃癌组(n=23)、胃淋巴瘤组(n=4)和胃间质瘤组(n=7)。计算癌肿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并对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BF、BV、MTT和PS平均值分别为(69.36±49.62)ml/(100 g·min)、(5.78±2.58)ml/100 g、(8.64±6.02)s和(38.60±24.46)ml/(100 g·min);胃淋巴瘤组为(23.60±14.87)ml/(100 g·min)、(2.64±0.58)ml/100 g、(10.68±5.33)s和(22.51±15.99)ml/(100 g·min),胃间质瘤组为(50.66±30.92)ml/(100 g·min)、(4.95±1.61)ml/100 g、(11.23±8.09)s和(10.05±8.96)ml/(100 g·min)。其中胃癌组与淋巴瘤组BF、BV和PS平均值,胃癌组与胃间质瘤组PS平均值以及胃淋巴瘤组与胃间质瘤组BV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胃淋巴瘤组与胃间质瘤组BF和PS平均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与胃间质瘤组BF平均值及胃癌组、胃淋巴瘤组和胃间质瘤组MTT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MSCT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胃肿瘤提供定量信息,不同病理类型的胃肿瘤灌注参数值在总体上有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刘卓灵龚水根张伟国王毅胡伟冉启胜谭勇
- 关键词:胃肿瘤MSCT灌注成像
- PROPELLER技术在改善固定义齿脑梗塞患者图像伪影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螺旋桨技术(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在改善固定义齿脑梗塞患者MR图像伪影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科行MRI检查装有固定义齿的患者81例,分别采用PROPELLER DWI技术和常规FSE DWI序列进行头颅MRI扫描,对采集到的MRI图像进行观察。结果PROPELLER DWI检出脑梗塞病灶78例,未检出病灶3例分别是额叶1例,颞叶2例;FSE DWI检出脑梗塞病人20例,未检出病灶61例,额叶、颞叶、小脑及脑干出现伪影分别为19例、39例、1例、2例。结论 PROPELLER技术能有效消除磁敏感伪影,改善固定义齿脑梗塞患者的MR图像质量,增加脑梗塞病灶的检出率,对改善MR图像质量有非常好的作用。
- 闵加艳谭勇龚水根陈金华
- 关键词:PROPELLERDWI伪影固定义齿
- 退行性腰椎疾病棘间韧带MRI表现及其病理学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疾病棘间韧带MRI表现及其病理学意义 .方法 :对 3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和 30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 (实验组 )进行腰椎功能性X线摄影和MRI检查 .根据MRI信号强度将L1 S1 棘间韧带的MRI特征分为 5种类型 :1A ,1B ,2 ,3和 4型 ,并选择 1 0例棘间韧带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 :对照组 94 %棘间韧带为 1A型 ;实验组棘间韧带表现为 :1A型 6 0个 ,1B型 31个 ,2型 1 8个 ,3型 1 6个和 4型 2 5个 .1B型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椎间盘退变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腰椎不稳与 2型存在相关 ,而很少发生于 1A和 1B型 .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1B型主要为纤维束骨化和坏死 ,2型为炎性细胞弥漫增生 ,3型为脂肪变性 .结论
- 王毅龚水根张伟国陈金华谭勇
- 关键词:棘间韧带腰椎病理学
- 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规律的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采用MRI、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观测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C6细胞脑内接种,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每次随机抽取10只接种鼠分别对应于5~9d、10~14d、15~19d3个时间段行CTP、MRI及病理学检查,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并评价影像学与病理学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5~19d时间段CTP、MRI观测结果分别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131,P〈0.01;t=2.566,P〈0.05),但CTP与MRI观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d和10~14d时间段3种技术观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表明CTP、MRI与病理学三者测量结果间均有显著正相关,病理学与CTP、病理学与MRI、CTP与MRI的r=0.998,0.998,1.000(P〈0.01)。同归分析表明,肿瘤体积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长(rpatho=0.990,rCTP=0.987,rMRI=0.990,P〈0.01)。结论影像学活体观测的准确性高,更真实反映肿瘤的实际大小,适于对肿瘤动物模型的生长观测和试验性治疗的疗效评价。
- 王博王毅陈金华谭勇李雪张伟国
- 关键词:胶质瘤灌注成像
- 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规律的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
-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采用MRI、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观测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C6细胞脑...
- 王博王毅陈金华谭勇李雪张伟国
- 关键词:C6脑胶质瘤影像学病理学CT灌注
- 文献传递
- 胃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的临床价值初探
-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肿瘤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64 MSCT对34例经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肿瘤患者...
- 刘卓灵龚水根张伟国王毅胡伟冉启胜谭勇
- 关键词:胃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患者配合工作的重要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主要是运用长的重复时间(TR〉3000ms)及特长的回波时间(TE〉150ms)来区分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和周围软组织结构,含水的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是临床用于观察胰胆管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形态的重要的检查手段,由于MRCP无放射性损害、非侵袭性、无须插管和注射造影剂、安全可靠、患者无痛苦等优势,为临床手术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谭勇王明菊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 椎管内脊膜瘤的MRI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瘤的MRI特征并评价它们在脊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例椎管内脊膜瘤患者的MRI资料,观测肿瘤位置、形态、大小、信号强度、强化特点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21例脊膜瘤患者中,发病部位胸段14例,颈段5例,腰段2例。肿瘤均位于髓外硬膜下,呈扁丘状或椭圆形,其与硬膜面夹角为钝角,脊髓面圆钝且分界清楚,肿瘤纵径均大于横径。T1WI上大多数病例(90.5%)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90.4%的病例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16例(76.2%)呈明显均匀强化,13例(61.9%)出现"脊膜尾征"。结论:椎管内脊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中病变形态、信号及强化特征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伍小勇戴世明康厚艺王毅谭勇张伟国
- 关键词:脊柱脊膜瘤磁共振成像
- 后交通动脉的MRI与生物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正常表现及变异。材料和方法 :以MR成像和生物塑化切片技术完成 14 0例正常人FLASH 3D和TOF MRA横断位成像及 9例标本的生物塑化薄层切片 ,以塑化切片、源图像及MPR、MIP图像观察后交通动脉的走行、形态及其与动眼神经的关系。结果 :生物塑化薄片示后交通动脉为节段显示 ,MRI与之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后交通动脉显示率为 6 3 .9% ,胚胎型后交通动脉显示率 8.9% ,其中 10侧与动眼神经接触 ,而且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的存在形式与大脑后动脉的显示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MRI不仅能够显示后交通动脉的走行、形态 ,而且能够明确与神经的关系 ,是评价后交通动脉的较为准确的检查技术。
- 张伟国张绍祥巫北海陈金华谭勇谭立文
- 关键词:生物塑化技术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