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乙型
  • 2篇疫苗
  • 2篇疫情
  • 2篇死亡率
  • 2篇染病
  • 2篇卫生事件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医院就诊
  • 1篇乙类
  • 1篇乙类传染病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乙型脑炎
  • 1篇疫苗预防

机构

  • 6篇广东省梅州市...
  • 4篇梅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1篇谢坤清
  • 5篇林立新
  • 4篇杨翼龙
  • 3篇邹兴梅
  • 2篇张玮
  • 2篇曾国浩
  • 2篇肖胜传
  • 2篇刘雅姬
  • 1篇杨奕龙
  • 1篇翁兵
  • 1篇陈志青
  • 1篇陈小健
  • 1篇林立新
  • 1篇王谦可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梅州市2003~2004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分析梅州市2003~2004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梅州市2003~2004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疫情报告和疫点处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梅州市2003~2004年发生47例狂犬病,男性多于女性,农民最多(占59.57%),60,岁组发病率最高(36.17%),80,85%的病例没有接种狂犬疫苗。结论 犬群数量大而免疫率低;暴露后伤口未处理,未接种狂犬疫苗或抗血清是狂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谢小强卢建伟谢坤清杨奕龙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广东省梅州市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与防控对策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发生4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2267人发病,10例死亡。20起为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为食物中毒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集中发生在每年的3~6月份,且大多发生在学校,占47.73%。结论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农民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谢坤清林立新邹兴梅杨翼龙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梅州市2003-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梅州市乙脑流行特征,为乙脑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ELISA检测方法对梅州市2003-2007年乙脑病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梅州市五华等6县(市、区)共发生乙脑流行病例93例。流行高峰为6月份。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3岁,以6~10岁为多见。发病地区以五华县(64例)为主,占68.82%。临床表现以高热、嗜睡、昏迷、抽搐和锥体受损为主,易诊断为"病毒脑"。乙脑特异性抗体IgM检出率为48.33%。结论梅州市乙脑流行高峰为6月份,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发生"病毒脑"时应作乙脑IgM抗体检测鉴别。对≤10周岁的儿童应急接种乙脑灭活疫苗是控制乙脑流行的有效措施,10~15d可达到效果。
肖胜传谢坤清刘雅姬张玮曾国浩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
梅州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被引量:1
2009年
梅州市自1990年以来,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纳入了计划免疫管理,接种率稳步上升。近几年来,全程接种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有力地降低了小儿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了更好地了解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于2007年11月对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西郊办事处51名儿童的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肖胜传谢坤清刘雅姬张玮曾国浩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成功率
一起诺瓦克病毒引发群体性胃肠炎的调查被引量:10
2006年
谢坤清罗仕柳钟毅陈志青
关键词:胃肠炎群体性诺瓦克病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就诊采样检验
梅州市1999~2003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了解梅州市1999~2003年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法监测。结果5a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796mSv,年剂量当量<5mSv的人员占监测总人数的98.75%,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年剂量水平最高达0.900mSv/a,其中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年剂量水平达1.203mSv/a,比市、县级医院高。结论梅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下是安全的,但乡镇卫生院防护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谢坤清王谦可
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运用Excel2003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发病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病死率100%。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比例为1.76:1,发病职业以农民最多,占57.48%。结论梅州市狂犬病防制形势严峻,尤其是五华县。犬只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区处理不彻底及群众防病意识不高是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免疫率、宣传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谢坤清林立新杨翼龙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防制对策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2002年6月10~11日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某小学发生一起18人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翁兵谢坤清林立新陈小健
关键词: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病原学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梅州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2821例,年均发病率为187.45/10万;死亡病种6种163例,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58.65,年均发病率109.9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6.56,年均发病率68.5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的63.80。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今后梅州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HIV/AIDS等预防控制工作。
谢坤清林立新邹兴梅杨翼龙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流行病学
1992-2007年梅州市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梅州市1992—2007年艾滋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7年梅州市艾滋病常规监测资料以及2000—2007年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州市自1992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2007年底,共报告HIV/AIDS 65例,其中HIV感染者31例,AIDS患者34例(死亡24例)。感染者以男性(70.77%)、20~49岁青壮年(80.00%)为主。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53.85%;血液传播占12.31%,母婴传播占1.54%。结论梅州市艾滋病的预防控制进入关键时期。今后要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实施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性预防措施。
谢坤清林立新杨翼龙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