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CT诊断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肿瘤
  • 3篇CT
  • 2篇血管瘤
  • 2篇误诊
  • 2篇疗法
  • 2篇颅内
  • 2篇颅内肿瘤
  • 2篇泌尿
  • 2篇泌尿系
  • 2篇海绵状
  • 2篇海绵状血管瘤

机构

  • 7篇内蒙古医学院...
  • 5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4篇诺拉
  • 7篇杨宪良
  • 3篇赵宝臣
  • 3篇张拓塞
  • 2篇牛广明
  • 2篇刘挨师
  • 2篇金凤
  • 1篇董亚莉
  • 1篇郝粉娥
  • 1篇李臻
  • 1篇索志敏
  • 1篇赵振国
  • 1篇赵磊
  • 1篇赵宝臣
  • 1篇苏秉亮
  • 1篇赵建国
  • 1篇边立荣
  • 1篇郁志龙
  • 1篇李瑛

传媒

  • 5篇内蒙古医学杂...
  • 3篇中华综合医学...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第七届全国临...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08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在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寰 -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CT扫描资料。结果 :轴位CT ,齿状突的矢状径与脊柱纵轴成一定角度 6例。两侧寰枢侧关节对位不良或旋转分离 8例。齿状突距寰椎两侧块的距离不等同 5例。多平面及三维重建 ,齿状突偏向一侧 ,两侧寰椎侧块外缘与枢椎侧块外缘不在一条直线上 ,寰椎前弓后缘齿状突前缘的距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SCT能够清楚显示寰 -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情况 ,同时可确定有无骨折 ,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首选检查方法。
诺拉杨宪良赵宝臣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乳腺癌术后不同方法放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乳腺癌术后不同方法放疗的疗效观察郁志龙索志敏诺拉肖占军1赵建国(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1.锡盟医院外科)关键词乳腺;癌;放射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8156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多采用DT50Gy/25次/5周的常规放疗方法。但此法治疗时间长...
郁志龙索志敏诺拉肖占军赵建国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疗法
Caroli病的CT诊断(附一家族4例报道)
2003年
目的:探讨caroli病的CT及其它影像学特征。方法:一家族4例患者行CT及B超检查。结果:CT显示肝内多发的、分布以肝外围为著的、圆形、球拍状、分支状及管状的低密度区,部分囊与管相通。大小在0.5—1cm之间。B超示:沿左右肝管分布的并与其相通的多发圆形透声暗区,囊壁呈强回声线。较大肝管节段扩张。其中,1例合并有肾脏的类似改变。结论:结合文献提出Caroli病新的临床及影像学分型,并详述影像学表现。
诺拉杨宪良董亚莉
关键词:CAROLI病CT检查家族B超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和手术适应症
1992年
本文对53例腰间盘突出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进行对照分析。其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21~56岁。全部使用GE9800CT机,层厚和间隔约为5 mm。常规扫描L_(3-4),L_(4-5),L_5~S_1三个间隙,少数患者根据需要加扫其它间隙或作矢状重建观察。1 结果 53例患者,48例CT诊断与手术相符,共60个椎间隙,其中单节段37例,双节段10例,三节段1例。
张拓塞赵振国诺拉李瑛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CT适应症
综合治疗重症小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1995年
综合治疗重症小脑出血的临床观察李臻,边立荣,诺拉(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据资料报道,伴昏迷的小脑出血病死率95% ̄[1],大概认为 ̄[2]重症小脑出血,伴脑室穿破唯一救命的手段是早期手术。本例系小脑半球出血,破入脑室,伴梗阻...
李臻边立荣诺拉
关键词:脑出血小脑综合疗法
睾丸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笔者搜集1997年2月~2001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睾丸肿瘤20例,年龄8个月~72岁,其中15例年龄在24~46岁之间。临床表现为阴囊内肿块,渐增大,伴胀痛或肿胀,均位于一侧睾丸.右侧10例,左侧10例。依据睾丸肿瘤临...
诺拉杨宪良赵宝臣张拓塞
关键词: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免疫组化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医学影像学中的文献检索
2004年
杨宪良诺拉赵宝臣
关键词:医学影像计算机检索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二例
1998年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畸形病变中较罕见的一种,它可发生于脑内和脑外。我们遇到2例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其临床及CT表现均很特异,现报道如下。例1女,35岁。6年前因癫痫1年余在他院作CT检查,发现左鞍旁实质性占位,诊断为脑膜瘤,未手术。6年后渐出现动...
诺拉牛广明
关键词:颅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CT病例报告
慢性肺炎CT诊断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和抗炎随访吸收好转的19例慢性肺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CT表现:病灶位于右肺12例(63.2%),左肺7例(36.8%),病灶最大径l.6~7.2cm,平均4.1cm。病灶形态:团块型6例,4例边界清楚,病灶内可见小泡征4例,空气支气管征2例,支扩1例,病灶周围模玻璃晕征2例,病灶肺门侧4例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边缘模糊3例,病灶胸膜侧4例可见条索影,1例呈磨玻璃状高密度影。广基胸膜类三角型或扁平条状高密度影lO例。与肺门相连者7例,均未见肺门肿块,肺体积缩小4例,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征6例,支扩8例,边缘呈波浪状4例,脑回状2例,病灶与胸膜之间少量积液4例,胸膜增厚3例,斑片型3例,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且边缘模糊2例。(2)动态改变:CT体随访4例,缩小3例,吸收l例。(3)术前诊断:正确诊断5例,误诊肺癌6例,结核5例,性质待定3例。结论:慢性肺炎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团块者与其它痛变鉴别困难,需结合抗炎史综合判断。
诺拉杨宪良张拓塞
关键词:慢性肺炎CT诊断影像学特征误诊术前诊断
慢性肺化脓症的CT表现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肺化脓症的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1例病理证实的慢性肺化脓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胸片表现:肺叶、肺段实变影8例,其中合并体积缩小者3例。团块影2例,其中并空洞l例。胸片正常l例。(2)CT表现:病灶广基胸膜位于下叶后基段和/或背段8例,上叶尖段和下叶外基段3例。10例与肺门相连,呈无根部肿块的扇形或类球形实变灶。病灶密度较高4例,并钙化2例。病灶内显示空气支气管征9例,支扩8例,病灶周围有网状、条状高密度影和肺气肿者4例,病灶相邻的胸膜腔积液3例。增强检查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在实变区内可见多发小低密度区,表现为峰房状强化。(3)术前影像检查均误诊为肺癌和结核。结论:慢性肺化脓症影像表现位于下叶背、后基底段呈肺叶、肺段实变影或目块影、广基胸膜且不伴肺门部肿块,可有肺体积缩小、支扩、增强呈峰房状明显强化均支持此病的诊断。
杨宪良诺拉赵宝臣
关键词:CT表现影像学检查误诊胸片表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