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倩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利用多重数字PCR检测KRAS相关突变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建立多重数字PCR体系检测血浆细胞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中KRAS第2外显子12、13密码子的7种突变。方法 构建7种KRAS突变型质粒用以建立多重数字PCR检测体系,以灵敏度、特异度和动态范围为主要参数评估体系的性能。利用该体系检测15例手术可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患者血浆cfDNA中KRAS第2外显子12、13密码子突变情况,并与ARMs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自建的多重数字PCR在0.01%~10%的动态范围内线性良好。两个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分别可达到0.025%和0.043%。15名PDAC患者组织中KRAS突变的阳性率达到100%。数字PCR检测血浆cfDNA所得的结果与组织结果的匹配率达到40%,ARMs检测组织和血浆cfDNA结果的匹配率为20%。15例样本中使用多重数字PCR检测到血浆cfDNA的最低丰度达到0.09%。结论 多重数字PCR具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准确定量外周血cfDNA中KRAS相关突变的水平。
- 邬升超黄斐赵瀛虞倩韩序王蓓丽张春燕郭玮楼文晖潘柏申
- 关键词:血浆游离DNAKRAS
- 循环肿瘤DNA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是一类源于肿瘤细胞的双链DNA片段。研究证实肿瘤患者ct DNA所携带的肿瘤基因组信息与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克服常规肿瘤组织活检所无法突破的肿瘤异质性问题。通过对外周循环样本进行ct DNA检测,能帮助实时动态监测肿瘤原发灶及转移复发灶基因组信息,协助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也有助于靶向治疗适应症的评估,从而推进精准医疗的实施。作为"液体活检"新手段,ct DNA检测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也是推动肿瘤基础研究进展的重要助力。
- 赵梦虞倩郭玮
- 关键词:基因突变预后疗效监测
- 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3
- 2015年
-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衡量肾功能的最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数值是否准确对诊疗决策的优化影响重大。GFR可以通过估算公式或直接测量获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特定情况或特殊人群中易出现偏倚,采用直接测量的GFR(mGFR)评价肾功能更为准确。结合菊粉、肌酐、碘海醇、99m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51铬-乙二胺四乙酸、125I-碘肽酸盐等常用肾小球滤过标志物的不同特性,可分别采用血、尿清除率或肾动态显像法测量mGFR,但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不一。鉴于其它方法的耗时繁琐,临床应用多选择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肾功能进行评估,但综合各项研究证实Ccr存在显著偏倚,易高估GFR。尿液碘海醇清除率、99mTc-DTPA清除率的准确性较高,更适宜推广于临床。GFR测量方法作为各类eGFR公式的验证手段,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评价不容忽视,值得进一步研究。
- 虞倩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碘海醇放射性核素肾功能
- 多重数字PCR检测KRAS相关突变的平台的建立
- 邬升超吴炯黄斐虞倩王蓓丽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 多重数字PCR检测KRAS相关突变的平台的建立
- 论文目的:建立多重数字PCR体系检测外周血游离DNA(cfDNA)中KRAS第2外显子12、13密码子突变情况.论文方法:构建7种KRAS突变型质粒用以建立多重数字PCR检测体系.以灵敏度、特异度和线性等为主要参数评估体...
- 赵瀛邬升超黄斐虞倩吴炯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 关键词:血浆游离DNAKRAS
- 数字PCR技术在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数字PCR作为新一代分子检测技术,因其独特原理而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能够实现绝对定量的优势,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DNA进行检测可真正实现肿瘤“液体活检”。使用数字PCR技术可准确检测血浆EGFR突变信息,更有助于精确筛选TKI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及时监测疗效,早期发现耐药。
- 虞倩郭玮
- 关键词: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分子靶向治疗
- 数字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的建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数字PCR(d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并评估其基本性能和临床价值。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10例经EGFR—TKI治疗后发生耐药的NSCLC患者。设计EGFR基因T790M突变及野生型的引物及特异性探针,建立dPCR检测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根据白配不同浓度标准品质粒验证该检测平台空白限、灵敏度和线性以建立最适报告和复检流程。采用dPCR和扩增受阻突变系统(ARMS)检测患者肺癌组织和血浆标本,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标本类型的EGFR基因T790M突变一致性,Pearson相关分析dPCR检测肺癌组织和血浆突变分子丰度的相关性。结果dPCR检测平台空白限为10拷贝,功能灵敏度为0.01%,且在0.01%~100%范围内线性良好(Y=1.226X-3.984,R^2=0.999)。dPCR和ARMS检测肺癌组织EGFR基因T790M突变一致性较高(kappa=0.80),而dPCR检测血浆突变阳性率高于ARMS(50%VS20%,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dPCR检测肺癌组织和血浆突变分子丰度高度相关(R=0.923,P〈0.05)。结论建立了高灵敏、绝对定量的dPCR检测EGFR基因T790M突变平台,其联合血浆etDNA能真正实现“液体活检”,对指导耐药后患者个体化治疗有重要价值。
- 黄斐虞倩吴炯邬升超王蓓丽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肺肿瘤DNA突变分析
- Appleby手术临床应用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改良Appleby手术后是否存在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至肝固有动脉的逆向血流。方法解剖2具新鲜尸体,在腹主动脉发出肠系膜上动脉的远端结扎腹主动脉并插管,在膈肌上方结扎胸主动脉,在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结肠中动脉的远端结扎肠系膜上动脉。单纯结扎第1具尸体标本的肝总动脉,将第2具尸体标本中腹腔干发出的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自起始部一一结扎。在腹主动脉插管中注入乳胶。结果 2具尸体的肝固有动脉均显示充盈。结论从尸体解剖角度看,由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至肝固有动脉的逆向血流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 张磊虞倩楼文晖王单松许雪峰匡天涛吴文川倪晓凌谭德炎靳大勇
- 关键词:胰腺癌肝固有动脉
- VEP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 目的 研究VEPH1(ventricular zone-expressed P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homolog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lcellular carcinoma, ...
- 虞倩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