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洁
-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汉族EH患者499例(男性259例,女性240例),年龄(53.9±11.8)岁。空腹血糖正常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据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h血糖(2hPG)结果分为EH组(309例)和EH+IGT组(190例),比较两组患者25(OH)D3水平差异。结果与EH组比较,EH+IGT组血清25(OH)D3较低[(12.0±4.8)比(13.2±5.7)μg/L,P<0.05],25(OH)D3缺乏和不足发生率较高(99.5%比98.4%,P<0.05)。两组男性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同组女性[EH组(14.24±5.81)比(12.19±5.40)μg/L,EH+IGT组(12.99±4.99)比(10.88±4.40)μg/L,均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H+IGT组血清25(OH)D3水平与诊室收缩压(r=-0.321)、诊室舒张压(r=-0.343)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H患者血清25(OH)D3对收缩压的影响最大(β=-0.339,95%CI-1.415~-0.860,P<0.01)。结论新疆地区汉族EH伴IGT患者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其中女性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
- 刘熠雯韩璐徐新娟陈玉岚阮叶兰董玉洁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糖耐量减低25-羟维生素D3维生素D缺乏
- 补充维生素D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对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空腹血糖(FPG)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9月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社区老年人199例,检测血清维生素D、血钙、FPG,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根据是否患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98例和血压正常组101例。同时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随机选取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盖全(骨化三醇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后比较服药前后以上指标的差别。结果高血压组FPG、体质指数(BMI)均高于血压正常组〔FPG:(6.1±0.5)mmol/L比(5.8±0.5)mmol/L;BMI:(25.7±4.1)kg/m2比(23.6±3.1)kg/m2〕,维生素D、血钙低于血压正常组〔维生素D:(14±8)μg/L比(18±10)μg/L;血钙(2.26±0.10)mmol/L比(2.29±0.1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维生素D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FPG高、血钙低〔FPG:(6.1±0.5)mmol/L比(5.8±0.6)mmol/L比(5.7±0.5)mmol/L;血钙:(2.26±0.11)mmol/L比(2.32±0.09)mmol/L比(2.31±0.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FPG呈负相关(r=-0.192,P<0.01),与血钙呈正相关(r=0.247,P<0.01)。补充维生素D后SBP、DBP、FPG均低于原水平〔SBP:(131±13)mm Hg比(141±13)mm Hg;DBP:(83±10)mm Hg比(89±11)mm Hg;FPG:(5.9±0.5)mmol/L比(6.1±0.6)mmol/L〕,维生素D、血钙均高于原水平〔维生素D:(16±5)μg/L比(14±5)μg/L;血钙:(2.34±0.14)mmol/L比(2.28±0.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较血压正常者血糖高,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补充维生素D能够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水平。
- 董玉洁韩璐任淑荣徐新娟
- 关键词:维生素D原发性高血压病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