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春萍

作品数:30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糖尿
  • 20篇糖尿病
  • 15篇2型糖尿
  • 15篇2型糖尿病
  • 10篇动脉
  • 10篇颈动脉
  • 8篇动脉粥样硬化
  • 8篇颈动脉粥样硬...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2型糖尿病患...
  • 7篇病患
  • 5篇血清
  • 5篇脂肪
  • 4篇代谢
  • 4篇脂肪肝
  • 4篇脂肪肝患者
  • 4篇糖尿病合并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

机构

  • 30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0篇董春萍
  • 17篇吴贵福
  • 14篇高珊
  • 11篇李晓燕
  • 9篇乔媛
  • 8篇李辉
  • 7篇王养维
  • 4篇张艳
  • 4篇何岚
  • 3篇李小凤
  • 3篇苏亚
  • 2篇张瑜庆
  • 2篇王爱玲
  • 2篇崔波
  • 2篇彭建美
  • 2篇荣晅
  • 2篇郭剑
  • 1篇张雅
  • 1篇宋东峰
  • 1篇董莉

传媒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7例,根据有无并发DR将患者分为病变组(45例)和未病变组(102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表达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对T2DM患者并发DR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并发DR的影响因素。结果:病变组患者T2DM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高于未病变组(均P<0.05)。与未病变组比较,病变组患者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表达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联合预测T2DM患者并发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高于三者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T2DM病程、HbAlc、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为T2DM患者并发D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T2DM并发DR患者血清Notch1、Notch3和JAG1表达水平降低,对T2DM患者并发DR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的效能更高。
高珊乔媛董春萍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TCH1NOTCH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ALT)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94例,其中G1组(T2DM不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154...
董春萍吴贵福李晓燕何岚高珊李小凤
25羟维生素D_3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本院新诊断的T2DM患者258例作为T2DM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糖代谢正常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者血清25(OH)D_3水平、超声颈动脉硬化参数、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及炎性脂肪因子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关系。结果:T2DM组血清中25(OH)D_3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超声左侧、右侧颈动脉的PWV、C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脂代谢指标TC、LDL-C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APN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HEM、RSTN、LEP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发现,T2DM患者血清25(OH)D_3的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直接相关。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异常降低,具体降低程度与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直接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早期评估指标。
董春萍吴贵福高珊李晓燕李辉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3颈动脉硬化脂代谢炎性因子
女性不孕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6年
目的研究女性2型糖尿病(T2DM)与不孕症之间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病因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对 106例女性T2DM合并不孕症患者(观察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06名血糖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作比较.观察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胆固醇(TC)、血压(BP)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低,糖化血红蛋白高、胆固醇和血压高, 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因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重指数、血糖、胆固醇和血压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不孕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乔媛董春萍姚晖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不孕症糖化血红蛋白
疏血通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39例,其中20例给予常规治疗,19例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尿蛋白、肾功能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84.2%,对照组有效率3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血沉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血沉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2组尿素氮和肌酐治疗后均有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疏血通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老年DN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吴贵福魏声泓董春萍王养维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
Gitelman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1例
2021年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失盐性肾小管疾病,发病率为1/40 000-1/4 000,在亚洲人群中可能更高[1]。Gitelman综合征的病因是编码位于远曲小管的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共同转运体(NCCT)蛋白的SLC12A3基因发生突变,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五低二高",即低血钾、低血镁、低血氯、低尿钙、偏低血压和RAAS活性增高、代谢性碱中毒(血p H值升高)。长期的低钾低镁可能会导致代谢综合征、心律失常、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而影响预后[2,3],因此早期诊断、个体化评估及长期随访治疗非常必要。现报道1例经家系基因检测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同时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年轻患者,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董春萍张瑜庆鲁文菊齐琳王养维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基因突变
薯蓣皂苷调控miR-146a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R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干预高糖诱导RRVEC细胞以及构建miR-146a过表达的RRVEC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相对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qRT-PCR检测miR-146a表达。结果高糖诱导的大鼠RRVEC细胞miR-146a呈低表达。薯蓣皂苷干预、过表达miR-146a均可降低高糖诱导的大鼠RRVEC细胞凋亡率(P<0.05),促进高糖诱导的RRVEC细胞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P<0.05),降低ROS水平和MDA含量(P<0.05),提高SOD活性(P<0.05)。薯蓣皂苷干预还能促进miR-146a表达,抑制miR-146a表达逆转了薯蓣皂苷(30μg/ml)对高糖诱导的RRVEC损伤的影响。结论薯蓣皂苷通过调控miR-21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吴贵福董春萍高珊李辉
关键词:薯蓣皂苷MIR-146A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06月至2017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2名,根据患者体重和腰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及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6.05±1.01)μg/ml vs(7.83±1.25)μg/ml、(72.15±12.04)NU/ml vs(87.66±14.53) NU/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E-选择素(Human soluble E-selectin, s E-selectin)、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alonic dialdehyde; Propanedial, MDA)、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Human soluble vasc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s VCAM-1)、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水平[(66.81±11.10)μg/L vs (55.22±9.05)μg/L、(5.68±0.92)μmol/L vs (4.15±0.62)μmol/L、(1.84±0.25) mg/L vs (1.70±0.24) mg/L、(4.52±1.88) vs(2.23±1.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HbA1C、TG、TC、LDL-C、s E-selectin、s VCAM-1、HOMA-IR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HDL3-C、ADPN、SOD呈负相关关系(P<0.05);SOD与FPG、2Hpg、Hb A1C、TG、TC、LDL-C、s E-selectin、s VCAM-1、HOMA-IR、MDA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HDL3-C、ADPN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肥胖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下降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E-选择素的高表达�
董春萍吴贵福张瑜庆高珊何岚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血清脂联素E-选择素氧化应激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21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正常组(118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0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胰岛功能,颈动脉B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①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占63%,其发病平均年龄为(53.99±10.87)岁,男性患者占72.4%,女性占27.6%;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占59.6%,高血压患者占33.2%,脂肪肝患者占78.6%。②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诊断T2DM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的BMI、DBP、FPG、PPG、FINS、PINS、HBA1C、TG、TC、HDL-C、HOMA-β无明显差异(P>0.05)。③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层后没有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P>0.05)。④logistic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后,结果显示SBP是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已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现和干预颈动脉病变将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董春萍乔媛李辉李晓燕艾力亚斯.阿布拉王养维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ALT)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94例,根据有无脂肪肝以及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G1组(T...
董春萍吴贵福李晓燕何岚高珊李小凤
关键词:ALT颈动脉粥样硬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