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秀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1例甲亢危象伴粒细胞缺乏抢救成功的护理被引量:2
- 2004年
- 董亚秀刘红董颖越
- 关键词:甲亢危象粒细胞缺乏抢救护理
- 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平台及中国人胰岛素敏感性正常参考值的建立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建立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平台及中国人胰岛素敏感性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DeFronzo建立的反馈数学模型原理在90名中国人健康受试者[男71例,女19例,年龄为(28.3±6.1)岁,体重指数为(20.9±1.5)kg/m。)]中进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研究。结果在整个钳夹过程中,实测血糖值控制在其目标水平±10%以内,变异系数为3.8%.4±0.1%。稳态状态下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参数葡萄糖代谢率(M值)属正态分布,均值为(7.78±2.30)mg·kg^-1·min^-1,下四分位数界点为6.286mg·kg^-1·min^-1。M值在重复钳夹试验中的变异系数为9.4%±2.8%。结论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平台成功建立,并获得了中国人胰岛素敏感性参数M值的正常参考值。
- 赵维纲袁涛孙琦付勇杨国华董颖越董亚秀王姮
- 关键词:葡萄糖钳夹胰岛素抵抗正常值
- 胰岛素粉雾剂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与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制剂比较,研究胰岛素粉雾剂人体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男14名,女4名),平均年龄(24.9±1.7)岁(21~33岁),体重指数为(20.6±1.2)kg/m^2(18.2~23.0 kg/m^2),在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平台上,按随机顺序分别接受吸入胰岛素粉雾剂(80 U)和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15 U)两次试验。于给药后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5、150、165、180、195、210、225、240、270、300、330、360、390、420、450、480 min取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同时记录8 h中每5 min的葡萄糖输注率,以计算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胰岛素粉雾剂及参比制剂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的血药浓度峰值C_(max)分别为(57.9±17.8)和(114.5±29.7)mU/L,达峰时间T_(max)为(46.7±45.6)和(107.8±33.7)min。葡萄糖处置率峰值GIR_(max)为(3.35±0.98)和(5.17±1.75)mg·kg^(-1)·min^(-1),其达峰时间T_(GIRmax)为(88.3±17.0)和(151.9±34.6)min。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6±2.25)%,相对生物有效性为(14.33±7.26)%。结论胰岛素粉雾剂可经肺吸收入血,其吸收及降糖作用均较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快。其药代、药效特点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 赵维纲王姮孙琦董亚秀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葡萄糖钳夹技术
-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颈段气管广泛坏死的护理
- 2000年
- 王瑾董亚秀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董亚秀董燕常京平李洋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血钙护理
- 胰岛素肠溶胶丸人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以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制剂为参比,进行胰岛素肠溶胶丸人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 20例健康受试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1~41(28.6±5.2)岁,BMI 18.0~22.0(21.2±1.1)kg/m^2,在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平台上,按随机顺序分别接受受试制剂(50 IU)和参比制剂(15 IU)两次试验。每个试验日经2h 平衡后给药,采29个时点血样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同时记录12h 中每5分钟的葡萄糖输注率,以计算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22.1±8.0)mIU/L 和(118.6±25.2)mIU/L,达峰时间分别为(255.8±142.2)min 和(115.5±43.4)min。葡萄糖处置率峰值(GIRmax)分别为(3.56±0.85)mg·kg^(-1)·min^(-1)和(4.87±1.26)mg·kg^(-1)·min^(-1),GIRmax 达峰时间分别为(166.3±75.9)min 和(148.0±40.8)min。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42±3.25)%,相对有效性为(24.78±0.08)%。结论胰岛素肠溶胶丸可经胃肠道吸收入血,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有效性差别大,充分体现了口服胰岛素制剂模拟内源胰岛素分泌生理过程所带来的益处。其药代、药效特点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 赵维纲王姮孙琦董亚秀
- 关键词:葡萄糖钳制技术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7
- 1999年
- 董亚秀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手术前护理
- 2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护理体会
- 董燕董颖越肖培娜董亚秀
- 文献传递
- 1例药物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被引量:16
- 2005年
- 常京平董亚秀王瑾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症药物腓肠肌尿色肌强直肌酸肌酶
- 无针注射器INJEX30和胰岛素笔对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吸收状况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应用无针注射器INJEX30和胰岛素笔对胰岛素吸收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30例病情稳定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用无针注射器INJEX30和胰岛素笔进行随机交叉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期间两种不同注射方式之间间隔3d,空腹及标准餐后20、40、60min采血标本测定血浆葡萄糖、血清总胰岛素和C肽。结果标准餐刺激后血糖、C肽的曲线下面积(AUC)INJEX30组小于胰岛素笔注射组[血糖AUC:(542±172)min-mmol·L-1比(601±199)min·mmol·L-1,P〈0.01;C肽AUC:(70±53)min·μg·L-1比(80±58)min·pug·L-1,P〈0.01]。血清总胰岛素AUCINJEX30组大于胰岛素笔注射组[(5621±3790)min·mlU·L-1比(4285±3376)min·mlU·L-1,P〈0.01]。体重指数(BMI)〈25.24ks/m2时,两种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总胰岛素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5.24ks/m2时,总胰岛素AUCINJEX30组高于胰岛素笔注射器组[(6453±4099)min·mlU·L-1。比(4879±3701)min·mlU·L-1,P〈0.01]。结论无针注射器INJEX30注射胰岛素较胰岛素笔注射者血清总胰岛素浓度高、血糖较低;且在BMI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中,无针注射器注射后较胰岛素笔注射血清总胰岛素浓度高。
- 周美岑王雁董亚秀孙琦李玉秀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