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宏冰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
- 2004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十六大的灵魂,是党的一面旗帜,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武器。如何学好“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作为高校理论课需要进一步探讨。
- 李天华葛宏冰
-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 2014年
-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意蕴,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实践形成的。既在"革命"中践行"民生",又把"民生"的履行作为"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进而达到"革命"与"民生"目标的融合与实现。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关怀的一面,又体现出与时俱进,超越前人的一面。因此,深入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葛宏冰郭岩峰张春艳
-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教学实践和启示
- 2005年
-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以对学生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实践为基础,结合地方高校先进经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方法做了深入的总结和探讨。
- 葛宏冰梅一
- 关键词:教学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历史进程和意义
- 2009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我党制定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的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
- 葛宏冰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基于邯郸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建设新农村重点和难点是贫困地区,最艰巨任务在重点县和重点村,关键在贫困村。邯郸市以示范性新农村建设和新民居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为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 葛宏冰苏红霞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贫困地区
- 关于增强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证研究——以2004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调研为例
-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我们必须常论常需,常论常新,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在认真吸取...
- 葛宏冰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实证研究
- 文献传递
- 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各项事业发展的“三农”政策,使农村增加了积累,特别是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建设新农村,重点和难点是贫困地区,最艰巨任务是重点县和重点村,关键在贫困村。因此,加大对重点县和重点村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加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新农村目标的客观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力推进我市的经济和各项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的、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重点县和重点村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集中智慧和力量,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加快重点县和重点村脱贫与发展的步伐,确保小康建设协调发展。
- 葛宏冰
- 关键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扶贫
- 后现代主义思潮视域下高校德育的反思
- 2013年
-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不可避免地对高校道德教育产生影响。后现代思想家们倡导的观点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的另一种可能和思路。
- 苏红霞葛宏冰周冰毅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