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非1B/1R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穗长和小穗数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为明确非1B/1R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穗长和小穗数的遗传规律,利用非1B/1R类型KTSP732A和1B/1R类型K3314A两种K型不育系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穗长和小穗数两类性状进行单世代和多世代混合分离分析。结果显示,非1B/1R类型KTSP732A和1B/1R类型K3314A穗长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C-0),无主基因存在;非1B/1R类型KTSP732A的小穗数性状符合两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E-6),主基因遗传率为40.7%;而1B/1R类型K3314A的控制小穗数性状基因类型与非1B/1R不同,该类型无主基因存在,也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C-0)。
- 靳凤马翎健范春燕王爱芳何蓓如李宏斌
- 关键词:小麦穗部性状
- YS与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配合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明确YS与1B/1R两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差异,利用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A1)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732(A2)、A3017(A3)作母本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对所得F1代的株高、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均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类,它们在一定基因型均值的基础上表现为加强或削弱该性状的作用。21个杂交组合中,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都出现在2个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其中A3017/新乡9408、A732/新乡9408和A732/温6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个YS型不育系在产量性状上GCA均表现为正值,K3314A的GCA表现为负值。亲本中A732、K460较为理想。
- 范春燕马翎健龚宏伟靳凤何蓓如
- 关键词:小麦配合力
- 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和K型小麦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遗传研究
- 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具有一系两用、恢复源广、较易选配出优良的杂交组合等优点,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比较分析了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017、A732和与其具...
- 范春燕
- 关键词:小麦不育系温敏雄性不育系上位性效应育性遗传
- 文献传递
- 灰色关联度评判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7年
- 通过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10个花生杂交组合F1代的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判,分析比较其关联度,确定优良组合。结果表明,灰色评判对于花生育种的多配组合、重点选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 职明星甄志高范春燕孟庆立
- 关键词:花生育种
-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核糖核酸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 2008年
- 为了探讨核糖核酸酯及可溶性蛋白质与小麦育性的关系,以1B/1R类和非1B/1R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对花粉发育过程中倒二叶和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在二核期之前显著高于保持系,呈上升趋势,二核期以后急剧下降,不育系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二核期显著下降,明显低于保持系。不育系叶片中的核糖核酸酶活性与相应的保持系差异显著,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变化没有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明显。两类不育系间核糖核酸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育系雄蕊的核糖核酸酶活性异常升高致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导致细胞生理代谢紊乱,可能是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而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是二核期。
- 龚宏伟马翎健何蓓如范春燕武涵李薇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