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滪汶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颌中切牙畸形根面沟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牙内陷是一种常发生于上颌前牙舌窝的牙齿发育畸形,严重时舌窝凹陷形成纵形沟裂越过舌隆突向舌侧根部延伸,形成畸形根面沟,易引发牙髓、牙周病变。畸形根面沟常发生于上颌侧切牙,少见于上颌中切牙,且内陷多发生于舌面,少她于唇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接诊上颌左侧中切牙畸形唇、舌面沟致远中额外根样牙体突起一例,现报告如下。
- 苗滪汶朱仲礼吕炯董研
-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畸形根面沟上颌侧切牙发育畸形牙周病变牙畸形
-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几丁糖-胶原可吸收膜的物理学及生物学性能研究
- 2013年
- 目的:将几丁糖与胶原混合制膜,研究其物理和生物性能,评价其成为GBR膜的潜力。方法:将不同浓度几丁糖与胶原混合,制备几丁糖-胶原冻干E膜和H膜,观察表面形貌,测定机械强度;用两种膜浸提液培养MC3T3-E1细胞,测定细胞毒性;将膜植入大鼠背部皮下,观察组织学反应及降解情况;大鼠顶骨临界骨缺损表面覆盖H膜、海奥膜及不覆盖膜,6w后观察比较不同组别新骨再生。结果:几丁糖-胶原膜质地均匀,表面平整,富含孔隙,H膜强度和韧度更优;两种膜浸提液对MC3T3-E1细胞的生长无抑制;植入皮下后,两种膜不引起严重炎症反应,8w后仍维持原有形态;6w后,H膜覆盖骨缺损新生骨面积百分比与海奥膜组无差异,高于空白组。讨论:几丁糖、胶原是生物相容性极好的可降解材料,二者混合可以相互调节物理性能和降解性能,优势互补。结论:几丁糖-胶原冻干膜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在体内缓慢降解并维持8w以上;能屏蔽软组织,促进骨缺损愈合,是有潜力的引导骨再生可降解膜。
- 苗滪汶王新木杨国利董研王慧明
- 关键词:几丁糖胶原引导骨再生生物膜
- 壳聚糖-胶原膜引导种植体颊侧骨缺损再生的实验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研究用壳聚糖-胶原膜(chitosan-collagen membrane,CCM)引导种植体颊侧裂隙状缺损骨修复的效果.方法 壳聚糖与胶原以质量比40∶1和20∶1混合,经冻干得到CCM-1和CCM-2.比格犬10只,拔除下颌右侧4颗前磨牙和第一磨牙.4个月后,每只犬下颌骨右侧各植入4枚种植体,并在其颊侧制备裂隙状骨缺损,4个骨缺损处根据覆盖膜的种类及方式的不同,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4组:CCM-1组、CCM-2组、BG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犬,各组观察样本量均为10个.术后4、8、12周各处死3、3、4只实验犬,取含种植体的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和硬组织形态学测量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骨缺损区内均可见新生骨形成,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成熟.8周时,CCM-1组、CCM-2组和BG组的新生骨高度[(1.10 ±0.11) ~ (1.48 ±0.07) mm]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74±0.12) mm](P<0.05).12周时,CCM-1组新生骨高度[(1.91±0.25)mm]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0±0.34) mm] (P <0.05).各组间骨-种植体接触率、新生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M可促进种植体颊侧裂隙状缺损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结合良好.
- 李晓静王新木苗滪汶杨国利高波董研
- 关键词:骨再生牙种植体
-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几丁糖—胶原膜的物理学及生物学性能研究
- 目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为骨量不足患者行种植牙修复提供了可能。在GBR技术中,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对骨再生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将中分子量的几丁糖与胶原材料按...
- 苗滪汶
- 关键词:几丁糖胶原引导骨组织再生生物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几丁糖-胶原可吸收膜的物理学及生物学性能研究
- 目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为骨量不足患者行种植牙修复提供了可能。在GBR技术中,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对骨再生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将中分子量的几丁糖与胶原材料按不同比...
- 苗滪汶
- 关键词:几丁糖引导骨组织再生生物学性能种植牙修复
- 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引导骨再生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其作为引导骨再生生物膜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及诱导成骨性。以乙酸为溶剂,聚环氧乙烯(PEO)为增塑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纳米纤维膜及不同比例的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胶原、壳聚糖、PEO质量比5∶1∶4,5∶2∶3,5∶4∶1),电子显微镜观察4种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态;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胶原纳米纤维膜及表面形态较好的胶原/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上,通过MTT法、碱性磷酸酶检测、细胞内胶原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研究其细胞生物相容性及诱导成骨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原纳米纤维膜及质量比为5∶1∶4的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光滑,直径均一。MTT法检测显示,胶原纳米纤维膜和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细胞培养14 d后,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细胞内胶原含量检测为2.02 mg/gport,高于胶原纳米纤维膜组的1.63 mg/gport胶原含量(P<0.05),且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细胞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钙化结节的形成均高于胶原纳米纤维膜组。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望应用于骨再生的研究。
- 李晓静高波高波董研苗滪汶
- 关键词:胶原壳聚糖纳米纤维骨再生
- 头颈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头颈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治疗及随访情况,并复习国内外有关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文献报告。结果患者因右面侧深部肿块接受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术后半年局部复发再次手术,11月后再次局部复发,再行手术治疗后至今未出现复发转移。国内外文献显示该肿瘤好发于头颈部,根据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可诊断该病。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后存在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可能。结论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可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一旦病理确诊,应扩大切除,并长期随访。
- 吕炯苗滪汶平飞云严奉国徐昕
- 关键词:肉瘤外科学肉瘤病理学头颈部肿瘤外科学肌纤维瘤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