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楠
- 作品数:142 被引量:1,27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林江涛苏楠刘国梁陈萍周新万欢英殷凯生马利军吴昌归李靖刘春涛谢华汤葳黄茂陈燕刘媛华宋立强陈献亮王文雅冯晓凯
-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 王稳林江涛苏楠农英洪洪尹毅青李成辉
-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
- 我国八省市重症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我国重症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国8个省市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对164215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确诊的2034例哮喘患者进行重症哮喘的相关分析。结果2034例哮喘患者中,1474例既往确诊为哮喘,占哮喘人群的72.47%(1474/2034);通过本次问卷调查首次确诊为哮喘者560例,占哮喘人群的27.53%(560/2034);在既往确诊的哮喘人群中有122例符合本调查设定的重症哮喘判断标准判断为“重症哮喘”,占已确诊哮喘人数的8.28%(122/1474),占哮喘人群的6.00%(122/2034),占所调查人群的0.07%(122/164215)。哮喘人群中男女间重症哮喘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人群中21—30岁重症哮喘比例最低(0.85%),而61~70岁重症哮喘比例最高(8.31%),各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91,P=0.005);哮喘人群中不同受教育程度者间重症哮喘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9,P〈0.0001),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程度者重症哮喘比例最高,而大专及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重症哮喘比例最低;吸烟哮喘人群(702例)中重症哮喘的比例与非吸烟哮喘人群(1332例)中重症哮喘的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7,P〈0.05)。与不吸烟的哮喘患者比,吸烟哮喘者发生重症哮喘的OR值为1.663,95%CI1.150—2.404。结论我国重症哮喘患者在哮喘人群中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相似,重症哮喘较多发生在老年患者中,吸烟是重症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
- 苏楠林江涛王文雅陈萍周新万欢英殷凯生马利军吴昌归李靖刘春涛张永明刘国梁谢华汤葳黄茂陈燕刘媛华宋立强陈献亮
- 关键词:重症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
- 如何开展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
- 2006年版GINA和我国新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均指出,实行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是哮喘防治非常关键的部分,是使哮喘患者最终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的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哮喘管理的五个部分,结合指南和临床工作实践将某院十余...
- 苏楠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哮喘防治哮喘管理
- 文献传递
- 复方氨酸甲麻口服液治疗普通感冒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评价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的试验设计方法,完成可评估病例125例。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65例,试验药使用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给药方法为:试验药,口服,每次18ml,每日4次,连续用药3~5d。对照药选用酚麻美敏口服溶液(泰诺),口服,每次10ml,每日4次,连续用药3~5d。结果:试验药和对照药对普通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和咳嗽有明显的效果,有效率分别为94.2%和92.6%,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8.82%。结论:复方氨酸甲麻口服液治疗普通感冒安全、有效。
- 季蓉曹照龙何权瀛姚婉贞王小红林江涛苏楠
- 关键词:普通感冒安全性
- 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 我院成立哮喘联谊会,开展哮喘患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已有11年。通过本次调查,了解目前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制定今后的哮喘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的方法是对我院门诊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
- 杨萌苏楠徐静陈欣林江涛
- 文献传递
-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轻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评价妥洛特罗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有233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进入本研究。贴剂组115例,妥洛特罗每贴2mg,每晚1次;片剂组118例,口服妥洛特罗,2片/次,2次/d。观察用药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肺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及用于缓解症状的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1)2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和病情程度分级、入组前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给药4周后,晨起与睡前 PEF 绝对值及其改善率贴剂组较片剂组显著升高(P<0.05),且贴剂组在给药后 PEF 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片剂组,贴剂组与片剂组患者晨起PEF 的改善率分别为9.1(0.38~19.4)%、4.2(-6.4~18.3)%。(3)肺功能、PEF 变异率、临床症状评分、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用量于给药后均有改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贴剂组患者不良反应如心悸、手颤的发生率分别为2.6%、0.9%,明显低于片剂组的9.3%、8.5%(x^2=7.0919,P=0.0077)。贴剂组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仅2.6%,且程度轻。结论妥洛特罗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新剂型的哮喘治疗药物。
- 苏楠林江涛杨萌陈欣何洁何权瀛曹兆龙陈宝元肖毅阎锡新
- 关键词:哮喘妥洛特罗贴剂
- PCT和CRP联合检测在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PCT、CRP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02-2012-05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入住的患者40例,均入ICU 48 h后血培养为革兰阴性杆菌的血流感染.在入科的1、3、5、7、14 d抽取外周血检测PCT、CRP水平,根据确诊28 d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PCT、CRP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浆PCT、CRP水平与感染部位和细菌种类无相关关系(P〉0.05).存活组患者入院1、3、5 d PCT、CRP水平并不低于死亡组(P〉0.05),但7、14 d 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1、3、5 d PCT与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14 d PCT、CRP水平对28 d病死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PCTAUC=0.969,CRPAUC=0.948.入院14 d PCT〉1.01 μg/L和CRP〉68.5 mg/L者的中位生存期(16.8 d)远远小于PCT〈1.01 μg/L和CRP〈68.5 mg/L者(28.0 d).结论 动态监测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预后的判断,但PCT、CRP水平与感染部位和细菌种类无关.
- 李丽娟林江涛苏楠陶新曹李俊李一鸣陈炜王锁柱
- 关键词:C反应蛋白(CRP)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
- 我国哮喘患者控制现状--来自全国哮喘流调的结果分析
- 目的 通过'全国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简称CARE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方法 201 0年-2011年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全国8个省(市)年龄>14岁的常住居民...
- 苏楠林江涛刘国梁陈萍周新万欢英殷凯生马利军吴昌归李靖刘春涛谢华汤薇黄茂陈燕刘媛华宋立强陈献亮
- 全国城区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和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
- 苏楠吴昌归林江涛袁雅冬周新殷凯生李靖陈一强刘春涛黄信刚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