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囊虫病在CT平扫及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囊虫病在CT平扫及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MRI检查。对患者CT平扫及MRI图像表现,以及对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检查确诊为囊虫病患者为45例,诊断率为80.35%,明显低于MRI检查确诊55例,诊断率为98.21%,(P<0.05)。诊断以脑实质型为主。CT平扫可见脑实质内囊状低密度影,可见伴头节,多发钙化,MRI可见囊性病灶,内见偏心性等T1、短T2信号头节;增强后,存活期病灶无强化,周围无水肿,变性死亡期病灶囊壁环状强化者,周围伴水肿。结论囊虫病在活动期CT平扫中表现不如MRI明显,在对脑囊虫病病理分期诊断MRI敏感度优于CT平扫,特别是对于囊虫头节的显示也是优于CT,在怀疑是脑囊虫病不能确诊时,建议使用MRI进行进一步检查。
- 苏国华
- 关键词:脑囊虫病CT平扫MRI影像学表现影像学特点
- 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间质患者CT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间质患者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诊治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间质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X线和CT检查结差异。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间质患者CT表现:32.22%(29例)表现为网格影,26.67%(24例)表现为渗出斑片浸润;31.11%(28例)显示病变累及5个肺叶,38.89%(35例)显示病变累及3个肺叶,30.00%(27例)显示病变累及2个肺叶;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间质患者X线表现:81.11%(73例)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检出率对比:CT总检出率为94.44%,高于X线的81.11%(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间质患者CT主要表现为网格影,并累及多个肺叶,其检出率高于X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苏国华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CT
- 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及生存质量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经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者25例为观察组,应用常规二维放疗者3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近期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1~2年局部控制率及1~2年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放疗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及降低复发率。
- 杨勇苏国华马力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
- TROP2基因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抑制食管癌细胞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基因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ROP2-siRNA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TROP2-siRNA组),同时设置对照组(仅加入脂质体)和阴性对照NC-siRNA组(加入合成的无干扰作用的siRNA)。转染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ROP2、Ki-67、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p-AKT)的蛋白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转染TROP2-siRNA后EC9706细胞中TROP2蛋白表达降低(P<0.05)。NC-siRNA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及Ki-67、MMP-2、MMP-9、PI3K、p-AKT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ROP2-siRNA组均低于对照组与NCsiRNA组(均P<0.05)。结论抑制食管癌TROP2基因表达可降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其机制与下调Ki-67、MMP-2、MMP-9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杨勇苏国华马力
- 关键词:细胞增殖肿瘤侵润膜糖蛋白类基因表达RNA干扰
- 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成形术食管迟发破裂一例
- 2003年
- 赖尽忠苏国华
-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成形术X线诊断并发症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与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5例RPLS患者表现为血压升高(89.56%)、痫性发作(74.78%)、头痛(59.13%)、视觉障碍(32.17%)、神经系统体征(20.00%)和意识改变(15.65%),其中101例(87.83%)患者头颅MRI异常,累及枕叶(71.29%)、顶叶(59.40%)、额叶(49.50%)、颞叶(38.26%)、侧室脑旁(1.98%)、脑干(3.96%)、小脑(3.96%)、皮质(3.96%)、丘脑(0.99%)、基底节区(0.99%),病灶为等或低T1WI信号,高T2WI信号,等或低DWI信号,高ADC及FLAIR信号。治疗后随访3~60月,81例预后良好,21例预后不良,5例死亡。预后不良组头痛发生率、住院期间mRS评分≥3分及并发症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RPL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正确判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马力邹梅苏国华廖佳佳张荣萍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点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结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肺结节疾病患者的MSCT图像,将采用单一和组合方式进行锐化、多平面重建(MPR)和K均值聚类算法等3种方法后处理的4种图像纳入观察组,将原始图像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图像鉴别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4种图像处理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42±0.68)%、(3.45±0.65)%、(3.43±0.66)%、(3.74±0.60)%和(3.33±0.78)%,观察组单一后处理的图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0,Z=-2.460,Z=-2.111;P<0.05);组合图像后处理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Z=-4.570;P<0.01)。观察组4种后处理图像和对照组图像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例数分别为49例、51例、49例、59例和37例,观察组单一3种后处理图像的一致性与对照组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4,x^2=5.607,x^2=4.074;P<0.05);组合处理图像的一致性显著好于对照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22;P<0.01)。结论:图像锐化、MPR和K均值聚类算法3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均能有效提高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水平,且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组合使用在影像诊断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杨兴云宋立江王涛苏国华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部结节图像后处理图像锐化K均值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