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石秀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1篇单用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总IGE
  • 1篇血糖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三角区
  • 1篇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精神系统
  • 1篇四氧嘧啶
  • 1篇四氧嘧啶糖尿...
  • 1篇四氧嘧啶糖尿...
  • 1篇糖尿

机构

  • 6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胡石秀
  • 4篇曾卫玲
  • 4篇王志光
  • 2篇寸丽玲
  • 2篇甘自俊
  • 2篇董坚
  • 1篇冒长峙
  • 1篇李维波
  • 1篇蒋绿芝
  • 1篇辛西平
  • 1篇王玲
  • 1篇朱玉芳
  • 1篇谢蒲伶
  • 1篇邓学端
  • 1篇何争春
  • 1篇张才军
  • 1篇明洪
  • 1篇曾云
  • 1篇杨保秀

传媒

  • 4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颈后有毛三角区红斑与神经精神系统功能失调关系的观察报告
1996年
秦作梁甘自俊胡石秀
关键词:颈后红斑
用聚肌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疗效观察
1998年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根治性治疗迄今仍感困难.近年研究认为复发性口疮与患者的局部和全身的免疫状况有关[1,2],故治疗多从免疫方面探讨.我们从1994年开始,对复发性口...
杨保秀胡石秀甘自俊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聚肌胞局部注射
4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9项免疫指标分析
1996年
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各型乙肝患者的19项免疫指标,结果CD%,CD/CD 比值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P<0.01,P<0.05)。AH组CD+CD一CD结果与CAH,CPH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B细胞无组间差异。3组患者PBL绝对数>1200/mm3;组间比较,仅AH与CPH组差异显著(P<0.05)。Ig,C3,C4与正常组比较,IgG升高(P<0.05),C4降低(P<0.0l).CAH,CPH组IgM较AH组高,C4较AH组低,CAH较CPH组更低,均具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CD细胞降低是引起乙肝患者肝细胞损伤首要的免疫因素。
王志光明洪辛西平胡石秀曾卫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指标
59名纳西族人血清总IgE水平测定被引量:1
1998年
59名纳西族人血清总IgE水平测定王志光1朱玉芳2寸丽玲1胡石秀1曾卫玲1纳西族为云南省独有的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本文首次报道采用ELISA测定59例该少数民族血清中总IgE水平,并与撒尼(彝族)人IgE水平进行初步比较。1材料与方法1.1标本59份...
王志光朱玉芳寸丽玲寸丽玲曾卫玲
关键词:血清IGE纳西族
LBP-D单用及与降糖药联合应用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1999年
采用四氧嘧啶静脉注射(100mg/kg)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枸杞多糖-D(LBP-D)单独及与降糖药联合应用对小鼠血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鼠在注射四氧嘧啶后72h,ig给药,连续10d,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明显降低,而且LBP-D与降糖药(优降糖和二甲双胍)有联合降血糖作用;此外,LBP-D可明显提高小鼠溶血素水平及调节T细胞亚群的功能,使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免疫功能接近正常.研究结果显示,LBP-D对糖尿病小鼠的胰岛β细胞可能有保护作用。
王玲董坚蒋绿芝张才军张才军谢蒲伶胡石秀邓学端
关键词:四氧嘧啶糖尿病降糖药血糖免疫功能
80例局限性银屑病误诊原因分析
1993年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冒长峙胡石秀
关键词:银屑病误诊
IL-2基因逆转录载体的构建与B7联合表达的抗肿瘤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IL - 2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 ,B7是诱导细胞免疫的共刺激分子 ,联合在肿瘤细胞中表达IL - 2或IL - 2 /B7,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为IL - 2基因治疗进入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逆转录载体PLXSN构建了插入IL - 2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引入包装细胞CRIP ,测病毒滴毒为 6× 10 5CFU/mL ,用成熟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小鼠胰腺癌细胞MPC - 35 ,经G4 18筛选得抗性克隆MPC - 35 1,PCR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在MPC - 35细胞基因组中 ;引入携带B7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MPC - 35 1,经流式细胞仪证实B7基因已在MPC - 35 1中获得表达 ,命名为MPC - 35 2 .结果 :采用ELISA方法检测MPC - 35 1、MPC - 35 2 分泌IL - 2水平分别为 95 5U/mL及 92 5U/mL ,与亲代MPC- 35比较 ,MPC - 35 1体外增长率及形态无明显变化 ;MPC - 35 2 无形态的改变 ,但增长速度减缓 ,流式细胞仪测试显示 :MPC - 35本身不表达MHC -classI类分子 ,MPC - 35 1有ICAM - 1的表达增加 ,MPC - 35 2 有classII和ICAM -I的表达增加 ;小鼠体内移瘤实验表明 :与作为对照的MPC - 35细胞相比 ,MPC - 35 1,MPC - 35 2 在小鼠体内的生长明显受抑制 ,出瘤时间晚 (P <0 0 5 ) ,瘤块小 (P <0 0 1) ,生命时间延长
董坚寸丽玲王志光曾卫玲胡石秀
关键词:IL-2抗肿瘤效应细胞免疫共刺激分子
HD、NHL及MM患者PBMC的CD和HLA表达
2001年
王志光曾云何争春曾卫玲胡石秀
关键词: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PBMCC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