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俊 作品数:36 被引量:30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接受手术的高龄(年龄≥75岁)髋部骨折患者149例,男62例,女87例,年龄(82±5)岁。分别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组及传统处理模式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14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0±2.3)个月。男62例,女87例,平均年龄(82±5)岁。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2±1.2)d,少于传统处理模式组术后住院时间[(12.1±1.9)d,t=2.513,P<0.05]。术后24 h及48 h,加速康复外科组VAS评分与传统处理模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1,t=1.598;均P>0.05)。术后12 h及72 h,加速康复外科组VAS评分为(2.5±1.3)分、(1.2±0.8)分,低于传统处理模式组[(3.9±1.6)分、(2.7±1.5)分,t=2.379,t=2.165;均P<0.05]。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精神异常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6.4%及9.0%)低于传统处理模式组(23.9%及29.6%,χ^(2)=9.079,χ^(2)=10.339;均P<0.05)。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脑血管意外、尿路感染、褥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5,χ^(2)=1.232,χ^(2)=0.444,χ^(2)=2.170及χ^(2)=1.091;均P>0.05)。术后1 w,加速康复外科组Harris评分为(63.2±4.8)分,高于传统处理模式组[(49.2±3.9)分,t=2.221,P<0.05],术后3、6及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7,t=1.098,t=0.813,均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精神异常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石文俊 商培洋 成翔宇 石继祥 刘孚瑛 庞金辉 张磊 章筛林关键词:髋骨折 康复 围手术期 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10月近 2年时间内共治疗、随访观察 4 8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 ,采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术后 4 8例患者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观察随访情况均优于传统内固定方法。结论 :对于年龄 70岁以上 ,不稳定。 曹成福 周军杰 纪斌 成翔宇 石文俊关键词: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新西兰大白兔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体内异位成骨效果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组织工程骨股骨旁异位成骨(ectopic bone formation)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与生物陶瓷构建组织工程骨,种植到新西兰大白兔股骨的骨膜旁,第8周获得异位成骨组织,检测分析收获的异位成骨材料结构。结果:第8周的异位成骨材料内有骨组织形成,成骨材料结构清晰,组织内部有新血管形成,荧光蛋白标记的标本有荧光蛋白表达。结论: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可顺利异位成骨。 李海旭 石继祥 石文俊 刘孚瑛 章筛林 周强关键词:组织工程骨 异位成骨 个性化3D打印导向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个性化3D打印模板引导空心钉置入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采用个性化3D个性化导向器引导下空心钉置入(3D组),20例采用传统导向器引导置钉(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两组间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D组在手术时间、术中置导针次数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40例患者随访时间18~27个月,平均(22.52±8.98)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Harris评分及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Harris评分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3D组正位、侧位空心螺钉相互平行度以及空心钉分散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影像改变。[结论]个性化3D打印模板引导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置钉可减少导针置入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螺钉相互平行度及分散度。 丁悦 罗剑锋 王臻 陆维佳 潘伟成 王明飞 庞金辉 张磊 石文俊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个性化 空心钉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2004年 目的 观察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 2 0 0 0年 9月~2 0 0 3年 6月共治疗、随访观察 5 6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 ,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术后 5 6例患者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观察随访情况均优于传统内固定方法。结论 对于年龄 70岁以上 ,患有骨质疏松 ,不稳定、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的。 曹成福 纪斌 谢林 周军杰 成翔宇 石文俊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 骨质疏松 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观察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并对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的疗效作出临床评价。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1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11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患者 ,年龄 70~ 84岁 ,平均 76 .1岁。分别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 (5 2例 )和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 (6 6例 )。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 5 2例中 ,4 9例能行走 ;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6 6例中 ,4 1例能行走 ,2 2例因髋关节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影响行走功能。结论 应严格掌握病例的选择标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 ,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的效果较传统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佳。 曹成福 刘明轩 周军杰 纪斌 成翔宇 石文俊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 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关节镜缝合桥技术微创治疗肩袖腱内撕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微创治疗肩袖腱内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诊治的肩袖腱内撕裂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53.1±8.4岁(36~66岁)。术中对关节面肩袖组织的质地、张力等情况进行探查评估后选择手术修复的方式,采用穿肌腱缝合桥技术修复16例(穿肌腱组),转肩袖全层撕裂后采用缝合桥技术修复12例(转全层组)。穿肌腱组患者术中有限清理滑囊面病变组织后采用穿肌腱缝合桥技术修复肩袖;转全层组患者术中彻底清除滑囊面及关节面肩袖组织转为肩袖全层撕裂后采用缝合桥技术修复肩袖。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运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及肩关节简明评分(SST)评估肩关节功能,同时评估患者肩关节日常活动及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外展、体侧外旋、内旋,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术后肩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资料评估肩袖的完整性。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成功随访,随访时间24~60月,平均42.6月。穿肌腱组和转全层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穿肌腱组和转全层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5.8±2.3、6.4±1.8分别改善至0.8±0.4、1.3±1.3,ASES评分由术前的48.2±14.4、40.3±14.4分别增加至93.8±3.1、90.7±7.7,UCLA评分由术前的15.6±4.4、13.2±3.1分别增加至32.5±2.3、31.6±1.9,SST评分由术前的4.9±1.5、4.3±0.9分别增加至8.9±0.9、9.3±1.1。肩关节日常活动由术前的16.2±3.7、13.4±4.1分别增加至28.5±1.1、28.4±1.4。前屈上举活动度由术前的130.6°±13.6°、126.3°±12.0°分别改善至161.6°±5.9°、158.7°±5.4°,外展活动度由术前的121.2°±27.1°、120.8°±14.6°分别改善至162.9°± 商培洋 虞陆超 章筛林 成翔宇 石继祥 石文俊关键词:关节镜 “微信公众号+医学科普”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医学科普”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骨科实习的5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联合“微信公众号+医学科普”教学模式。比较两组临床基本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入科前,两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科时,两组Mini-CEX量表评分较入科前显著提升,观察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骨科临床实习中,采用“微信公众号+医学科普”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实习生临床基本能力,提高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值得借鉴。 商培洋 章筛林 虞陆超 石文俊 石继祥 张磊关键词:医学科普 骨科 螺钉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下胫腓损伤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螺钉固定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7月96例踝部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8例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联合局部PRP注射,另外48例仅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前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P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肿胀评级、术后3 d瘀斑评级、切口愈合、术后24 h至出院时VAS评分、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非PRP组(P<0.05)。随访12个月以上,PRP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非PRP组(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AOFAS评分和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PRP组的VAS、AOFAS评分,以及ROM均显著优于非PRP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TCS和MCS均显著减少(P<0.05),而TFO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PRP组的上述影像指标均显著优于非PRP组(P<0.05)。[结论]螺钉固定联合PRP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减轻术后早期损伤反应,加速韧带愈合,有利于功能恢复。 仇建军 邹翰林 虞陆超 石文俊 张磊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 踝部骨折 富血小板血浆 高选择性骶神经根前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刘明轩 侯春林 曹成福 丁浩 樊海峰 唐桐生 仲继勇 陈贤奇 成翔宇 石文俊 周军杰 该组根据骶神经根解剖功能特点,设计了高选择性骶神经根前根切除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方法。治疗结果显示:患者32例均恢复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术后近期观察32例患者储尿及排尿功能明显改善,尿失禁消失,植物神经反射亢进症...关键词:关键词:脊髓损伤 痉挛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