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宝俊

作品数:31 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活性
  • 6篇学成
  • 6篇化学成分
  • 5篇抑菌
  • 5篇抗氧化
  • 5篇活性研究
  • 4篇抗氧化活性
  • 4篇黄酮
  • 3篇千里光
  • 3篇总黄酮
  • 3篇高效液相
  • 3篇凤仙
  • 3篇凤仙花
  • 3篇醇提
  • 2篇多酚
  • 2篇多糖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乙醇

机构

  • 26篇南京野生植物...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亿利耐雀生物...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正大天晴药业...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江苏正大天晴...
  • 1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江苏耐雀生物...

作者

  • 31篇石宝俊
  • 19篇姜洪芳
  • 17篇张卫明
  • 5篇赵伯涛
  • 4篇朱羽尧
  • 4篇张锋伦
  • 3篇施国新
  • 3篇朱凯
  • 3篇林群英
  • 3篇程晶
  • 2篇朱海亮
  • 2篇张玖
  • 2篇王峥涛
  • 2篇吴亮亮
  • 2篇侴桂新
  • 2篇叶文才
  • 2篇张晓琦
  • 2篇陈蕾
  • 1篇吴素玲
  • 1篇张峰伦

传媒

  • 13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Chines...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五届长江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凤仙花叶片提取物及萘醌类物质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凤仙花叶片55%乙醇回流提取物及其所含的指甲花醌、2-甲氧基指甲花醌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凤仙花叶片提取物在25.0 mg/m L时对受试的3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指甲花醌浓度为1.56 mg/m L时,对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2-甲氧基指甲花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小于0.78 mg/m L。
姜洪芳孙钢张莉石宝俊束成杰张卫明
关键词:抑菌活性
匍枝千里光的化学成分
2011年
目的对千里光属中匍枝千里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层析法对匍枝千里光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NMR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匍枝千里光Senecio filiferus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5个单萜化合物:(4S,6R)-6-羟基胡椒酮(Ⅰ),(1S,2S)-5-异丙基-2-甲基环已-3-烯-1,2-醇(Ⅱ),(4R,6S)-6-羟基胡椒酮(Ⅲ),(4R,5S)-4-羟基-5-异丙基-2-甲基环已-2-烯酮(Ⅳ),(4R,5R)-4-羟基-5-异丙基-2-甲基环已-2-烯酮(Ⅴ),其它类:(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Ⅵ),4,4-二甲基-1,7-庚二酸(Ⅶ),正十五烷酸(Ⅷ)。结论其中Ⅰ,Ⅱ,Ⅲ,Ⅳ,Ⅴ单萜化合物为千里光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其它Ⅵ,Ⅶ,Ⅷ化合物为首次从匍枝千里光中分离得到。
顾红梅石宝俊姜洪芳张卫明
关键词:化学成分
辨别山苍子油掺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采用挥发油提取器和气质联用仪两种方法,可以辨别山苍子油是否掺假。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方法可以判定山苍子油中是否掺入不挥发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仪,以及用对照品对照的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含量,从而判定山苍子油中是否掺入其他成分。
石宝俊朱羽尧姜洪芳程晶张卫明
关键词:山苍子油柠檬醛挥发油气质联用
林荫千里光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1
2010年
为了研究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的化学成分,从林荫千里光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烟酰胺(Ⅰ),香草醛(Ⅱ),丁香酸(Ⅲ),丁香醛(Ⅳ),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Ⅴ),4,4-二甲基-1,7-庚二酸(Ⅵ)3-醛基吲哚(Ⅶ),咖啡酸乙酯(Ⅷ),对-甲氧基桂皮酸葡萄糖酯(Ⅸ),(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Ⅹ),Annuion-one D(Ⅺ)和(1′S,6′R)-abscisic acid(Ⅻ)。
石宝俊侴桂新王峥涛
关键词:化学成分
金针菇中棒曲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对金针菇中棒曲霉素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一种以液-液萃取为前处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测金针菇中棒曲霉素含量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组织破碎,制备金针菇汁,采用乙酸乙酯重复萃取,用碳酸钠溶液净化萃取液,制备金针菇供试品。该方法处理和测定棒曲霉素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棒曲霉素标准品的标准曲线为y=112.8x-14.23,R2=0.998 4,标准曲线范围为0.01~25μg/m L。
石宝俊葛玲姜洪芳姜洪芳林群英朱海亮
关键词:金针菇高效液相棒曲霉素萃取
独角莲水溶性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独角莲水溶性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方法和标准品对照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1),腺苷(adenosine)(2),甘露醇(mannitol)(3)和核糖醇(ribitol)(4)。这些化合物均首次在独角莲化学成分研究中报道。
石宝俊姜洪芳赵伯涛张卫明
关键词:独角莲水溶性成分
桉叶油掺假物质的识别及其含量测定
2015年
采用气质联用仪确定桉叶油中的掺假物质为丙二酸二乙酯,通过对照品进一步确定掺假物质。并通过制作对照品的标准曲线,测定桉叶油中掺假物质的含量。
石宝俊姜洪芳杨永安朱羽尧张卫明
关键词:桉叶油挥发油气质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凤仙花中的萘醌类和黄酮类成分被引量:4
2014年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花色单瓣凤仙花和多重瓣茶凤仙茎、叶、花中指甲花醌、槲皮素、2-甲氧基-1,4萘醌、山奈酚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2.5%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245 nm。指甲花醌、槲皮素、2-甲氧基-1,4萘醌、山奈酚在选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98.93%、101.17%、101.59%,RSD分别为0.986%、1.96%、2.37%、1.27%,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凤仙花中萘醌类和黄酮类物质同时测定的方法。
姜洪芳石宝俊张峰伦赵伯涛施国新张卫明
关键词:凤仙花萘醌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
从山苍子油中提纯高品质柠檬醛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以山苍子油为研究对象,用GC-MS联用仪对山苍子油的重组分馏余物进行分析,用以香草醛为内标物的内标法对柠檬醛进行定量测定。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蒸馏温度、蒸馏压力、物料流速对柠檬醛纯度及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柠檬醛纯度及得率的综合权重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平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55℃、蒸馏压力0.18k Pa、物料流速15m L/min,在此条件下,柠檬醛的纯度高达98.0%,得率高达77.2%。经中试试验验证,此最佳工艺条件可以运用到工业化生产中。
程晶石宝俊姜洪芳朱羽尧张卫明
关键词:柠檬醛分子蒸馏山苍子油提纯内标法
长梗秦艽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研究长梗秦艽(Gentiana waltoniiBurkill)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Rp-18)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Prep LC)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gentiolactone(1)、2-methoxy-anofinic acid(2)、4,6-二羟基-2-甲氧基苯乙酮(4,6-dihydroxy-2-methoxyacetophenone,3)、东莨菪素(scopoletin,4)、6′-(2,3-二羟基苯甲酰)当药苷酯(6′-(2,3-dihydroxybenzoyl)sweroside,5)、3′-乙酰基当药苷(3′-acetylsweroside,6)、4-O-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苷(4-O-glycosyloxy-2-hydroxy-6-methoxyacetophenone,7)、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8)、当药苷(sweroside,9)和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10)。结论:化合物3、4和7为首次从龙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段朝辉石宝俊吴立宏侴桂新王峥涛
关键词:东莨菪素龙胆苦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