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昌鑫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2篇反应蛋白
  • 1篇带教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星状细胞

机构

  • 10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甘昌鑫
  • 4篇韦巍
  • 3篇林英辉
  • 3篇李明芬
  • 2篇张荣臻
  • 2篇卢清华
  • 1篇汤丽霞
  • 1篇吴志洪
  • 1篇陈金月
  • 1篇李敏
  • 1篇唐爱存
  • 1篇曾清
  • 1篇宋玉琼
  • 1篇王艺
  • 1篇钟江
  • 1篇黄涛
  • 1篇卢秋维
  • 1篇王妍
  • 1篇冼妮
  • 1篇黄永升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印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确认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WB)法对血清梅毒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用TRUST、TP-ELISA和TPPA3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时,检出梅毒抗体不确定标本共65份为实验组,另设阳性对照标本组25份,以WB法为金标准进行确认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65份中,经WB法确认后,阳性11份,阴性45份,不确定9份,以TP47和TP17有较高检出率且无TP15;阳性对照组25份,经WB法确认25份阳性,22例含全部4种特异性抗体。结论用TRUST、TP-ELISA和TPPA 3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梅毒抗体,只出现任意一种方法抗体阳性时,其阳性预测值较低,大多数病例存在非特异性干扰可能。对于经过几种方法筛查后仍不确定的标本,可用免疫印迹法作为最后的确认。
卢秋维甘昌鑫
关键词:免疫印迹法梅毒螺旋体抗体
不同炎症因子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血流感染患者与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细菌鉴定结果将血流感染患者分为革兰阳性(G^+)球菌血流感染组40例、G^+杆菌血流感染组16例、革兰阴性(C-)杆菌血流感染组27例及真菌血流感染组7例。比较5组的PCT、CRP、WBC计数和N%,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炎症因子对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各血流感染组PCT与CRP、WBC计数、N%的相关性。结果 (1)G^+球菌血流感染组、G^-杆菌血流感染组和真菌血流感染组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球菌血流感染组、G^+杆菌血流感染组、G^-杆菌血流感染组和真菌血流感染组的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杆菌血流感染组的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血流感染组的WBC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T诊断G^+球菌血流感染、G^+杆菌血流感染、G^-杆菌血流感染、真菌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CRP及N%诊断G^+杆菌血流感染、G^-杆菌血流感染、真菌血流感染的AUC均>0.7,而WBC计数诊断各类型血流感染的AUC值都较低。(3)G^+杆菌血流感染组、G^-杆菌血流感染组、真菌血流感染组PCT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G^+球菌血流感染组、G^+杆菌血流感染组PCT水平与N%呈正相关(P<0.05),各血流感染组PCT水平与WBC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T检测对血流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RP和N%检测可用于血流感染的辅助诊断,WBC计数则价值不大。
甘昌鑫李明芬韦巍陈金月曾清李敏冯春晓
关键词:血流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研究
2022年
对于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而言,教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临床实习,通过临床实习,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掌握专业技能,从真正意义上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开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林英辉潘爱萍甘昌鑫林智敏汤丽霞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残留黄疸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残留黄疸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残留黄疸患者按开放式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汤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PTA改善效果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及PTA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2.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残留黄疸优于西医综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韦璐莹卢清华甘昌鑫谢冬梅张荣臻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柴胡桂枝干姜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BOPPPS教学模式在临床输血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临床输血检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医学检验专业41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理论课上使用BOPPPS教学模式,期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对概念的理解、技能提升、建议6个方面,同时和2016级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38名本科学生(对照组)在课堂效果、课堂测验及期末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85.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75%的学生表示增加了学习兴趣;80.5%的学生感到课堂学习效率增加。63.4%的学生表示对加深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帮助。48%的学生认为对技能提升有较大帮助; 实验组的课堂效果学生表现更活跃,实验组和对照组理在课堂测验中成绩无明显差异。期末考试总成绩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客观题部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临床应用部分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OPPPS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技能。
李屏韦巍甘昌鑫韦玲林英辉
关键词:临床输血学教学设计
葫芦茶苷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葫芦茶苷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葫芦茶苷不同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培养液使细胞增殖活化;刺激24 h后,葫芦茶苷不同剂量组加入相应剂量的葫芦茶苷干预24 h。检测各组LX-2细胞的增殖情况,细胞上清液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中α-SMA、ColⅠ、Nrf2、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葫芦茶苷各剂量组LX-2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明显(均P<0.05)。选取抑制率适宜的剂量20、40、80μg/mL(葫芦茶苷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后续实验。(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液ColⅠ、ColⅢ和α-SMA表达水平升高,α-SMA和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Nrf2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葫芦茶苷各剂量组细胞上清液ColⅠ、ColⅢ和α-SMA表达水平降低,α-SMA和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Nrf2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均P<0.05);葫芦茶苷低、中、高剂量组细胞上清液ColⅠ和α-SMA表达水平、细胞中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葫芦茶苷可显著抑制HSC的活化与增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途径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韦璐莹卢清华甘昌鑫谢冬梅唐爱存
荨麻疹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嗜碱性粒细胞比例(BAS%)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420例荨麻疹患者分为急性荨麻疹组311例,慢性荨麻疹组109例,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174例为对照组,用日本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三组的PLT、MPV、PCT、PDW、BAS%和BAS。[结果]1急性荨麻疹组和慢性荨麻疹组PLT、PCT值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MPV、PDW、BAS%和BAS值均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2急性荨麻疹组MPV、BAS值低于慢性荨麻疹组(P<0.05),急性荨麻疹组和慢性荨麻疹组PLT、PCT、PDW和BA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MPV、BAS可作为评价荨麻疹活动度的参考指标,MPV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参考指标。
黄涛吴志洪钟江张衍甘昌鑫王艺
关键词:荨麻疹血小板参数嗜碱性粒细胞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测定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两者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及35例健康正常对照者,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BMI、血压、血糖、血脂、CysC及CPR水平,并分析两组CysC与CPR的相关性。结果代谢综合征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TC、TG、LDL、CysC、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组CysC和CRP呈显著正相关(r=0.522,P=0.003),对照组血清CysC和CRP不相关(r=0.108,P=0.57)。结论临床可通过检测CysC及CPR这两项指标对代谢综合征进行监控,尽早发现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和肾脏的损害。
韦巍王妍李明芬甘昌鑫韦奕丞林英辉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胱抑素CC反应蛋白
南宁市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南宁市2013年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其感染状况及病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9 115例拟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抗体。结果 9 115例呼吸道患者检出MP阳性例数为4 558例,检出阳性率为50.00%,其中男性检出阳性率为46.75%,女性检出阳性率为54.1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4岁^(60.60%)及8岁^(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20岁为主要易感人群,全年均可发,以冬季为高发期。
李明芬韦巍黄永升甘昌鑫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美他多辛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美他多辛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严格戒酒及高蛋白、低脂饮食的基础干预措施上,给予口服美他多辛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予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肝郁脾虚型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肝胆湿热型予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予柴胡疏肝散合一贯煎加减,气滞血瘀型予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和白/球蛋白比例(A/G)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及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等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TBIL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LN、HA、PC-Ⅲ和Ⅳ-C等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中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治疗酒精性肝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韦璐莹甘昌鑫陈志芬李刘贞张荣臻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还原型谷胱甘肽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