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海拔地区正常人脑血管反应性及血浆NO、eNOS含量研究
- 张淑坤吴世政胡全忠侯倩蒋冬梅高雁青张慧才鼎樊青俐王进鹏郝贵生杨晓丽
- 该研究选取青海果洛健康藏族、青海果洛健康汉族、青海西宁健康汉族和四川广汉健康汉族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仪检测脑血管反应性。结果显示,三个海拔地区健康汉族随着海拔增高,脑血管反应性、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血浆内皮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血浆一氧化氮含量不同海拔地区
- 青海地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侯倩吴世政张蕾胡全忠王梅英张慧才鼎樊青俐张蓉杨晓莉王进鹏郝贵生翟海英巨晓明
- 通过测定血浆ox-LDL水平,探讨ox-LDL与缺血性卒中的内在联系及发病机制,了解青海高原地区藏汉不同民族健康人群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x-LDL含量变化与脑卒中病情轻重的关系。研究发现:青海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青海世居藏族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与脑卒中发病特点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青海世居藏族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与脑卒中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关系,探讨生活环境及饮食生活习惯对于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中我科收治的168例青海世居藏族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出血组及缺血组,其中出血组77例,缺血组91人,对比同期汉族患者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藏族患者中出血组与缺血组两组在脑卒中总体人群中所占比例与汉族人群比较明显不同,其中出血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汉族,而缺血组比例低于汉族,同时其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藏族出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汉族,而缺血比例低于汉族,同时其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亦存在明显差异,考虑与其特殊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多因素相关。其作用机制值得临床与实验室进一步探讨。
- 王进鹏胡潇方
- 关键词:脑卒中饮食结构生活环境
- SIRT1/NF-κB信号通路与脑梗死后认知障碍风险及认知障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与脑梗死后认知障碍风险及认知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27~30分的患者作为认知正常组(86例)、MMSE评分≤26分的患者作为认知障碍组(67例)。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MMSE评分;检测患者SIRT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SIRT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RT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认知障碍组MMSE评分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认知障碍组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认知正常组,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中度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度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97和0.532,均P<0.05),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负相关(r=-0.518和-0.552,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IRT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95%CI:0.749,0.901)、0.897(95%CI:0.826,0.968)、0.948(95%CI:0.916,0.980),敏感性分别为73.1%(95%CI:0.674,0.852)、83.6%(95%CI:0.788,0.949)、88.1%(95%CI:0.835,0.918),特异性分别为75.6%(95%CI:0.648,0.842)、80.2%(95%CI:0.755,0.916)、84.9%(95%CI:0.806,0.882)。结论急性脑
- 雷延成张品元樊青俐王进鹏张豪
-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核因子-ΚB
- lncRNA LINC00339通过下调miR-149-5p表达调控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39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BMEC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ox-LDL(50 mg/L)组、ox-LDL+si-NC组(转染si-NC+50 mg/L ox-LDL)、ox-LDL+si-LINC00339组(转染si-LINC00339+50 mg/L ox-LDL)、ox-LDL+miR-NC组(转染miR-NC+50 mg/L ox-LDL)、ox-LDL+miR-149-5p组(转染miR-149-5p+50 mg/L ox-LDL)、ox-LDL+si-LINC00339+anti-miR-NC组(共转染si-LINC00339和anti-miR-NC+50 mg/L ox-LDL)及ox-LDL+si-LINC00339+anti-miR-149-5p组(共转染si-LINC00339和anti-miR-149-5p+50 mg/mL ox-LDL)。RT-qPCR检测LINC00339和miR-149-5p的表达水平;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0339和miR-149-5p的靶向关系。结果:ox-LDL诱导的HBMEC中LINC00339的表达水平升高,miR-149-5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抑制LINC00339表达或过表达miR-149-5p可致HBMEC的MDA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LINC00339靶向调控miR-149-5p,敲减miR-149-5p表达逆转了抑制LINC00339表达对ox-LDL诱导的HBMEC氧化损伤的作用。结论:抑制LINC00339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149-5p表达抑制ox-LDL诱导的HBMEC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细胞损伤。
- 王进鹏龙启福雷延成张豪林存山
- 关键词: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 高海拔地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BDNF治疗大鼠脑梗塞模型的实验研究
- 王莉陈晓娟肖宗宇侯倩才鼎王进鹏周有婷于永才樊青俐郝贵生张蓉唐莉雷延成
- 该研究拟培养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通过改良,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备前,将大鼠置于模拟5500米海拔的低压氧舱进行低压氧处理。成功制备模型后第3天,经立体定向颅内联合移植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S...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
- 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对高原缺血性卒中治疗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对高原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发病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和28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情况、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以及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同组治疗前NIHSS均有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及28 d NIHSS评分为5(3,7)和4(3,6),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同期NIHSS评分[7(5,9)和6(4,8)](P分别为0.03和0.02)。联合治疗组中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11.1%(5例),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的35.5%(16例)(P=0.04)。两组28 d内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表现出对急性高原性缺血性卒中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 吉维忠吴世政胡全忠侯倩才鼎王进鹏
- 关键词:阿司匹林缺血性卒中
- 高原地区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年转归及与药物治疗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高原地区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对2007年-2011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完成且接受随访的3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久居高原患者,术后3年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动脉瘤复发情况。调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架内狭窄5例(15.6%),均为术后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动脉瘤复发6例(18.8%),其中2例(6.3%)为小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体部分显影;4例(12.5%)为超过1.5 cm的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大型动脉瘤。3年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因栓塞后动脉瘤破裂。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高原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复发率较低,支架内狭窄发生率与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规范可能有关。
- 王进鹏张豪雷延成李焕祥刘武军吴泽涛
- 关键词:再狭窄抗血小板治疗
- 青海玉树地区不同人群脑出血发病特点与死因及中医证型分析——对如何改变此局面的建议与思考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玉树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脑出血发病、死亡率特点及中医证型,发现死亡率较高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医疗改进的尝试观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过去2年中玉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与疾病转归情况及中医证型;死亡患者的归因分析。结果玉树地区无论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脑出血死亡率明显较高,但二者最终死因不同,平均存活时间亦不一致。结论出现此种情况考虑与当地医疗设施有限、医疗水平整体较低、患者对疾病知晓率低、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达标率低下等多因素相关,其中,医务人员的认识不足、二级预防的知识普及不到位是重要的原因;而不同人群最终死因不同显示出两者对高原气候环境因素的适应不同。
- 王进鹏索南格勒
- 关键词:脑出血发病特点
- 低血糖脑病误诊为神经科急症30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尤其是脑部和(或)交感神经系统受损多见。而且低血糖患者在临床上又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因而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本文总结我院自2002年9月-2008年10月诊治的30例低血糖脑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及探讨改进措施。
- 王进鹏
- 关键词:低血糖脑病误诊原因神经科急症神经系统受损急性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