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瞿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相关基因
  • 2篇相关基因表达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剪切体
  • 2篇肝癌
  • 2篇变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细胞学

机构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4篇王瞿辉
  • 3篇王毅军
  • 3篇高英堂
  • 3篇许彦杰
  • 3篇杜智
  • 2篇杨斌
  • 2篇余俊
  • 1篇刘彤
  • 1篇景丽
  • 1篇郭华
  • 1篇张晔
  • 1篇杨斌
  • 1篇余俊
  • 1篇石文霞
  • 1篇刘彤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相关基因表达并建立分子诊断指数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相关基因表达,建立肝癌分子诊断指数,以期能更准确地诊断肝癌。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2 cm及手术切缘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11个基...
余俊王毅军高英堂石文霞王瞿辉刘彤许彦杰杨斌杜智
文献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及其变位剪切体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细胞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在肿瘤相关死亡中占据的比例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肝癌的防治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血管生成贯穿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受多种...
王瞿辉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病理细胞学
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分子诊断指数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相关基因表达,建立肝癌分子诊断指数,以期能更准确的诊断肝癌.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2cm及手术切缘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11个基因的表达,以管家基因G3PDH为对照,2-△△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挑选出特异性好且与正常肝、肝硬化组织表达差异大的肝癌相关基因,依据这些基因在组织中表达异常的个数建立分子诊断指数.结果:在40例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RDM2、IGFBP3、DLC-1分别有65.0%、75.0%、67.5%的标本表达<3倍正常肝组织,癌基因GPC3、STMN、CCNA2、BIRC5、AFP分别有87.5%、77.5%、82.5%、85.0%、67.5%的标本表达>3倍正常肝组织,并且与肝硬化组织表达差异显著(0.45±0.69vs0.50±0.20;0.17±0.20vs0.67±0.47;0.29±0.48vs0.58±0.60;677.57±999.30vs4.41±3.99;17.56±28.28vs1.17±1.08;53.17±103.64vs2.09±1.50;16.53±16.39vs1.82±1.39;4445.70±11642.87vs0.86±0.43,均P<0.05).以此8个基因建立分子诊断指数,其在肝硬化、手术切缘、癌旁2cm、癌组织中分别为2.2±1.5、3.0±1.6、2.9±1.5、6.3±1.2,癌组与肝硬化组、切缘组、癌旁2cm组差异显著.以肝硬化组作为对照组,当分子诊断指数≥4诊断为肝癌时,ROC曲线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AUC=0.995.结论: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相关基因表达,成功建立分子诊断指数,提高了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余俊王毅军高英堂石文霞王瞿辉刘彤许彦杰杨斌杜智
关键词:肝细胞癌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及其变位剪切体在不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肝组织中VEGF-B及其两个变位剪切体VEGF-B167、VEGF-B186mRNA的表达,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癌、癌旁、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及正常肝组织中总VEGF-B、VEGFB167及VEGFB186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做相关性分析,并结合随访资料做生存分析.结果:总VEGF-B及VEGF-B186mRNA在各组组织中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VEGF-B167mRNA在各组间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表达最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最低(252.59vs168.00,P=0.005),肝癌组中VEGF-B16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34.13vs170.72,168.00;P=0.043,P<0.01).依据VEGF-B表达高低,将肝癌患者分组,VEGF-B167低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高表达组和无差异组有升高趋势(P=0.097),而VEGF-B167低表达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23).肝癌组织中总VEGF-B、VEGF-B167及VEGF-B18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毒感染、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FP值、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血管侵犯、TNM分期及肿瘤分化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B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VEGF-B167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较VEGF-B186更重要.VEGF-B167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好,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较高.
王瞿辉王毅军高英堂杜智杨斌张晔郭华景丽余俊许彦杰
关键词:肝细胞癌M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