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飞

作品数:62 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4篇布鲁氏菌
  • 11篇基因
  • 10篇杆菌
  • 10篇布鲁菌
  • 7篇毒力
  • 7篇基因组
  • 6篇蛋白
  • 5篇电泳
  • 5篇突变株
  • 5篇细菌
  • 5篇耐药
  • 5篇基因组学
  • 5篇比较基因组
  • 5篇比较基因组学
  • 4篇荧光
  • 4篇转录
  • 4篇耐药性
  • 4篇克隆
  • 4篇分子
  • 3篇荧光定量

机构

  • 5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8篇吉林大学
  • 12篇武警总医院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兰州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昌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北京军区空军...
  • 1篇海南省皮肤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2篇王玉飞
  • 45篇陈泽良
  • 34篇黄留玉
  • 29篇杜昕颖
  • 23篇徐杰
  • 22篇钟志军
  • 22篇汪舟佳
  • 17篇乔凤
  • 11篇苑锡铜
  • 11篇曲勍
  • 11篇于爽
  • 10篇赵瑾
  • 10篇彭广能
  • 9篇陈燕芬
  • 9篇袁静
  • 8篇王同坤
  • 8篇宋宏彬
  • 8篇黄克和
  • 7篇白耀霞
  • 7篇付思美

传媒

  • 7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中国生物工程...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2008-2010年期间临床和门诊患者样本的耐碳青霉烯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通过药敏实验分析这些菌株时15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从标本类型分布看,最主要的是痰液标本,共110株(88%),其次是分泌物共9株(7.2%)和2株自导管(1.6%)。从科室统计分析发现,ICU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数最多,68株;其次是针灸科,分离的菌株是15株;神经外科、CCU、普通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创伤一科,分别分离到14,11,7,4,3,2和1株。选取的12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耐药率高达90%以上,依次为100%。99.2%,99.2%,98.4%,96.8%,96%,96%,94.4%,93.6%,92%和91.2%。其次是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克坦,耐药率依次是72.8%,64%和30.4%,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仅为0.8%。结论该院耐碳青霉烯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种类的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仅对少数几种抗生素表现为敏感,临床上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用药方案进行抗生素使用,防治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和院内传播。
郭洁徐杰王丽丽王玉飞苑锡铜袁静宋宏彬黄留玉张宁陈泽良陈永德刘世巍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临床用药
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阳性质粒和模拟标本建立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以副溶血弧菌DNA为模板克隆了tdh基因,得到阳性质粒。利用阳性质粒建立了定量PCR方法 ,得到标准曲线y=-4.9197x+58.72,决定系数(R2)为0.9864。此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在对15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中,只有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为阳性。对粪便和食物模拟标本进行检测,敏感性均为102cfu/μl。此方法重复性较好,对4种浓度(105、104、103、102cfu/μl)的菌液各进行3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Ct值的变异系数<2%。结论建立了一种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该法的敏感性和特异均较好,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和粪便中的沙门菌。
孙宏迪杜昕颖汪舟佳王玉飞宋宏彬孙岩松黄留玉杨振洲陈泽良
关键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NA探针
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质的组成鉴定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技术阐明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主要组成。方法:提取并纯化羊布鲁氏菌的外膜蛋白,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选取双向电泳图上主要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同时主要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利用Mascot在NCBInr蛋白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共鉴定到67个蛋白点,主要外膜蛋白为Omp25和Omp31,其他外膜蛋白如Imp、Frp、GroEL等,功能涉及物质运输、能量代谢、应激等。结论:对主要外膜蛋白Omp25和Omp31的识别与分析不仅有助于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而且为布鲁氏菌病的疫苗研制提供靶标蛋白。
曲勍王玉飞徐杰钟志军乔凤杜昕颖汪舟佳黄留玉于雅琴陈泽良
关键词:布鲁氏菌细菌外膜蛋白质类双向电泳
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探究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的基因组构成差异。通过布鲁菌全基因组DNA芯片技术对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之间存在大量缺失基因,同时发现一些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缺失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4类:信息储存和传递;胞内活动处理;营养代谢、功能未知或仅了解部分功能,共鉴定到这类基因211个。深入认识了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基因组组成上的差异,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不同种以及亚型在毒力以及宿主特殊性提供了依据。大量缺失基因在19株布鲁菌标准株出现,构成了布鲁菌标准株不同种以及亚型之间的遗传学基础。
钟志军徐杰于爽王玉飞周冬生黄祥明乔凤曲勍杨洋罗永久刘学涵原慧陈燕芬黄克和陈泽良彭广能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学
细菌RNA结合蛋白Hfq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Hfq蛋白是细菌中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子,参与调节细菌的生长、代谢、压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多种生命活动,影响细菌的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在致病菌中,Hfq蛋白与细菌的毒力密切相关。Hfq主要通过结合RNA来影响其稳定性,或者是通过辅助非编码小RNA(sRNA)与mRNA结合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文章对Hfq在致病菌中的作用及寻找Hfq靶标RNA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Hfq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郭英飞袁玖云王玉飞崔明全
关键词:HFQRNA结合蛋白转录后调控细菌毒力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01至2016-04武警某三甲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分析手术前后该蛋白浓度的变化,同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评价治疗前S100B蛋白浓度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肿量的关系。结果 (1)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716,P=0.079);(2)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入院初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5.872,P=0.004),22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后S100B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t=2.716,P=0.007),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087,P=0.669);(3)血清S100B水平与患者血肿量(r=0.645,P<0.01)和NIHSS评分(r=0.529,P<0.01)呈正相关。结论 S100B蛋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脑出血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血清标志物,为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治疗提供方向。
王瑞玲张翠郭晓今孙涛张小丽王玉飞杨晓莉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S100B蛋白脑损伤
布鲁菌进化和分类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1年
布鲁菌属革兰氏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能感染多种宿主动物和人。该属可分为6个典型种,包括羊种、牛种、猪种、沙林鼠种、绵羊附睾种以及犬种布鲁菌等。此分类是基于其致病性以及宿主偏好性的差异划分。尽管6个种通过传统表型试验能区分,但布鲁菌种内采用DNA-DNA杂交证明DNA同源性高度一致(相似性大于90%)。因此有人提议布鲁菌由单一种组成,即布鲁菌属中只有羊种布鲁菌,其他种都是羊种菌的生物亚型之一。然而基于其他分子技术的基因分型表明其DNA多态性表现明显,说明目前对这个种的分型还是比较准确。而最近分离的海洋种布鲁氏菌分离株(鳍型和鲸型)采用传统分型标准和一些特异的分子标记也证明这种分型比较正确。本文对目前布鲁菌种属进化和分类学进行综述,希望对研究其进化和分类有所帮助。
钟志军于爽徐杰王玉飞白耀霞陈燕芬付思美王同坤汪舟佳杜昕颖彭广能黄克和陈泽良
关键词:布鲁氏菌进化分类学
布鲁氏菌自杀载体的改建及其在突变株构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改建布鲁氏菌自杀载体.方法:用NdeⅠ将pKOBEG-SacB质粒中的反向筛选基因SacB切下来,与同样酶切处理的pUC19质粒连接,得到pUC19-SacB,经测序和蔗糖筛选实验证实.结果:成功将SacB从pKOBEG-SacB中切下来并插入到pUC19质粒中,构建得到了pUC19- SacB.测序和蔗糖筛选实验证实.插入的sacB基因具有较好的反筛功能.我们利用该质粒,成功的构建了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的突变株,改建的载体能高效的应用于布鲁氏菌染色体的精确修饰.结论:构建了一个新的自杀质粒pUC19-SacB,该质粒能用于布鲁氏菌无痕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王玉飞陈泽良乔凤汪舟佳杜昕颖苑锡铜黄留玉
关键词:布鲁氏菌
O1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针对O1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模拟粪便标本的检测评价。方法:根据O1群霍乱弧菌O抗原编码基因rfb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室内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评价;将O1群霍乱弧菌灭活菌株悬液倍比稀释后与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混匀,制备成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提取DNA,进行Taq-Man PCR检测,用以评价该方法。结果:建立了快速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PCR方法,灵敏度为每反应体系104拷贝;该方法对其他14种肠道菌DNA没有扩增;该方法对模拟粪便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每反应体系102 CFU。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O1群霍乱弧菌临床粪便标本的检测。
杜昕颖孙宏迪王玉飞陈泽良张伶宋宏彬孙岩松黄留玉
关键词:O1群霍乱弧菌荧光定量PCR
Wnt信号配体种类及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18年
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在骨质代谢病和癌症研究等方面至关重要。目前为止,该信号通路中已发现19种Wnt信号配体,它们在调控骨代谢(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形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对Wnt配体的种类以及其在骨代谢方面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详细了解Wnt信号通路中Wnt信号配体在骨代谢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肖启程严光文田一男魏斌涂蕊但佳明彭广能王玉飞钟志军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骨代谢骨吸收骨生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