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光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6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3
- 2003年
- 目的:总结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采用纳洛酮治疗的46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384例用常规方法治疗的病例作对照。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轻中度中毒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重度中毒患者神志清醒时间分别为(0.5±0.2)小时、(3.2±0.4)小时,而对照组分别为(2.6±0.7)小时、(9.8±2.1)小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洛酮治疗组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98.4%)。结论:纳洛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孟庆芳吴克林张心中张英凯王洪光刘保仁
-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 尿激酶溶栓追加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
- 1999年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目前简单、有效的方法。溶栓使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再通,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是勿容置疑,是影响心肌梗塞急性期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追加尿激酶的方法,提高AMI的延迟再通率,而不增加其并发症。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的选择与分组 自1993年1月至1998年6月对符合溶栓条件的AMI患者共选人264例,其中男176例,女88例,年龄39~83岁,平均58.7岁。按照临床AMI溶栓临床再通标准判断再通。溶栓后2小时再通165例,再通率为62.5%,
- 刘同祥潘宝安吴光为王洪光吴玉萍
-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尿激酶溶栓疗法
- 洗胃管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液管技术领域,它包括内径为0.8cm的管体,在管体上自头端起设有2-3排间隔排列的侧孔,每排侧孔的数量为2个。由于这种洗胃管设有多个侧孔,内径粗,与洗胃机配合使用不发生堵塞现象,不损伤胃壁,不会发生出血或...
- 吴卓玺徐建华王洪光
- 文献传递
- 血液灌流抢救大剂量钡盐中毒三例
- 2002年
- 李善孝李明王洪光姜峰杰
- 关键词:大剂量血液灌流洗胃
- 立德粉中毒2例报道被引量:1
- 2002年
- 王洪光薛丽丽
- 关键词:病例分析抢救
- 可溶性P选择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级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P选择素 (P -selectin)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发病机制、危险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0例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30例健康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 ,并对UAP患者按Braunwald分级标准进行危险分级 ,比较各级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结果 UAP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SA及健康者 ;BraunwaldⅠ、Ⅱ、Ⅲ级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 17.7± 4 .2、2 3.8± 7.1、32 .4± 8.2ng/mL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UAP的发病过程 ,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UAP危险分级的指标。
- 周衍菊张言镇王洪光李秀云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P选择素
- 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治疗作用
- 2002年
- 自1994年5月~2000年4月,我们对264例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并与231例常规方法治疗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市3家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共495例,均符合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呈昏睡或昏迷状态,或伴有呼吸抑制、紫绀、血压下降及大小便失禁等重度乙醇中毒的表现。随机分为2组:①纳洛酮治疗组:264例,其中男253例,女11例;年龄17~59岁,平均(34.5±14.5)岁;饮酒量为100~750ml,平均(385±107)ml;
- 张心中孟庆芳张英凯王洪光刘保仁
- 关键词:乙醇中毒盐酸纳洛酮纳洛酮治疗血压下降急性乙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