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新
- 作品数:75 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氧原子和羟基在Ni低指数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应用5参数Morse势方法模拟了O-Ni表面相互作用势,考察了氧原子在镍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特性.同时构造了羟基与Ni(100)、Ni(110)和Ni(111)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LEPS势,获得了羟基在表面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理论结果表明,羟基垂直吸附于镍表面的高对称位是稳定的,垂直吸附于Ni(100)表面4重洞位的吸附能为96.98kJ·mol-1,垂直吸附于Ni(111)表面3重洞位的吸附能为96.00kJ·mol-1,在Ni(110)表面存在两种吸附态:垂直吸附于长桥位的吸附能为99.38kJ·mol-1,倾斜14°吸附于赝势三重位吸附能为96.98kJ·mol-1.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 王泽新陈守刚乔青安张文霞
- 关键词:势能面氧原子羟基动力学
- 对高师物化考试微机系统中文DOS版本的建议
- 1995年
- 对高师物化考试微机系统中文DOS版本的建议周武,刁兆玉,朱丽,刘文阁,王泽新(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济南;第一作者34岁,男,实验师)1991年10月,我们物理化学教研室从河北师大引进《全国高师物化标准化考试微机系统》.该系统在历届物理化...
- 周武刁兆玉朱丽刘文阁王泽新
- 关键词:物理化学微机系统高校
- 微乳液结构的光散射及折光方法的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本文用激光散射和折光率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并绘制出相图。研究方法简单,可靠,与其他传统研究结果相符。
- 刁兆玉刘继金冷鹏王泽新
- 关键词:折光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激光器
- Li_2簇上束缚H_2的振动频率红移
- 1990年
- 用 ab initio SCF 方法计算了 Li_2原子簇上束缚 H_2的振动力常数及键长曲线,给出了 Li_2-H_2体系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H_2的非解离缔合态导致束缚H_2伸缩振动频率的红移,这种现象对 H_2的表面解离吸附起着重要作用。用离域收缩概念对这种现象作了定性解释。
- 关大任蔡政亭王泽新
- 关键词:原子族LI2H2振动频率红移
- 氧分子在Pt低指数面上的吸附和解离被引量:1
- 2006年
-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构造推广的LEPS势对O2-Pt分子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O2分子在Pt的2个低指数面(111)和(110)重构面上的吸附几何、结合能和振动频率等临界点性质;计算结果显示O2在Pt(111)面上难解离,且存在超氧化吸附态,同时,应用表面分子解离限和晶面解离距的概念分析了(111)面上的解离机理;并根据分子指纹性质,将O2在Pt(110)缺行重构面上出现的振动频率860,930,1250cm-1进行了合理的指派.
- 董晨初王泽新刁兆玉
- 关键词:解离
- 氢分子与Li(100)面相互作用的推广的LEPS势分析
- 1992年
- 催化氢化的一个关键是氢的活化,尽管利用各种近代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氢的活化机理还是不够清楚.McCreery等曾提出了H_2—W(100)面相互作用推广的LEPS势能面,从理论上能够比较恰当地描述吸附特性;不过模型太粗糙,只用几个不等价吸附位来拟合相互作用势,未能合理地描述H_2在表面上的迁移特性.
- 夏少武王泽新牛节光王建新贺传腾
- 关键词:氢相互作用
- 氧原子在 Al(100)、(110)、(111)面上的吸附与振动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研究了O-Al低指数面表面吸附体系,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吸附态的临界点特性.通过把这些临界点特性作为研究吸附体系的探针,系统分析了吸附体系的性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Al(111)面上,氧原子在表面三重位处存在吸附态,其垂直表面的振动频率为621(619)cm-1,平行表面的振动频率为880(887)cm-1.在子表面八面体处也存在吸附态,其垂直振动频率为464cm-1,平行振动频率为437cm-1;在Al(100)面上,氧原子在表面四重洞位、子表面四面体处存在吸附态;在Al(110)面上,氧原子优先吸附在表面膺势三重位而非长桥位,同时子表面八面体处也存在吸附态.
- 刁兆玉巫洪章王泽新张学娜张燕
- 关键词:振动
- 氢原子在钯低指数表面上的吸附和扩散被引量:7
- 1996年
- 采用氢-钯相互作用的五参数Morse势,用对势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Pd(100)、Pd(111)和Pd(110)低指数平坦表面上的吸附和扩做,得到氢原子在三个表面上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和本征振动等数据,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三个系统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
- 张积树张文霞王泽新
- 关键词:对势扩散氢原子
- 氧原子在Pt(s)-[n(111)×(100)]型台阶面上的吸附和振动被引量:6
- 2004年
-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简称5-MP)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氧-铂台阶面体系.理论结果表明:在Pt(s)-犤n(111)×(100)犦型台阶面上,氧原子吸附在台阶下的四重位,对应稳定吸附态β2;平台上靠近四重位的三重吸附态被湮灭,其它三重位对应吸附态β1;而且平台的长度对四重吸附态有影响.
- 刁兆玉董晨初王泽新韩玲利郝策
- 关键词:台阶面
- 氯原子在Ag低指数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被引量:2
- 2005年
-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对Cl-Ag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的临界点特性,如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正则振动等.计算结果表明:在Ag(100)面上,Cl原子吸附在四重洞位;在Ag(111)面上,Cl吸附在三重洞位;尽管第一与第二周期原子在(110)面上的稳定吸附态大都为赝式三重位和长桥位,但在Ag(110)面上,四重洞位是氯原子的稳定吸附态.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推测结果符合得很好.理论结果给出Cl原子在Ag表面的吸附结合能和表面簇合物的粗糙度有关,结合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111)<(100)<(110).
- 张静刁兆玉王泽新丰慧郝策
- 关键词:吸附态吸附位氯原子AGMORSE势簇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