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育
-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磁控溅射基片低温冷却法制备NiOx纳米微晶薄膜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自行设计的基片液氮低温冷却装置,用金属Ni靶在Ar+O2气氛反应条件下,利用磁控溅射制备纳米微晶结构NiOx膜的方法,薄膜的XRD谱和扫描电子显微图像(SEM)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在溅射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纳米NiOx薄膜结构连续可控、可调节。
- 王怀义刁训刚王武育杨海刚丁芃郝维昌王天民
- 关键词:磁控溅射纳米微晶
- 一种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合金粉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钴:25~95%、铬:4~55%、钼:1~15%,以及碳:0~2%、硅:0~3%。制备方法为,称取原料,放进混料机...
- 许文江王武育薛红霞
- 液氮冷却法全无机智能窗器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为降低溅射过程中基片温度的上升,进而成功制备非晶多孔、纳米微晶态电致变色薄膜和非晶态离子导电薄膜,介绍了一种配置于磁控溅射设备的液氮冷却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备了由WO_3、NiO_x和LiNbO_3薄膜组成的单基片全无机电致变色智能窗器件。采用分光光度计对该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计算了它的漂白和着色态在400 nm到80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实验结果表明,经过50次循环后,该器件的漂白和着色态的平均透射率分别为61.5%和5.5%。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组成该器件的WO_3、NiO_x和LiNbO_3薄膜分别为非品多孔、纳米微晶和非品态结构。
- 王怀义刁训刚王武育杨海刚郝维昌王聪王天民
- 关键词:磁控溅射全固态电致变色智能窗
- 基于磁控溅射制备纳米微晶NiO_x薄膜的方法被引量:1
- 2009年
- 使用一种配套于磁控溅射设备的基片液氮冷却装置制备了小颗粒度纳米微晶NiO_x电致变色薄膜.当溅射参数完全相同时,借助于对基片的冷却可有效控制并降低NiO_x薄膜的晶粒尺度.冷却基片所制备的NiO_x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明显优于室温时制备的薄膜,且该薄膜的O/Ni比率也明显高于室温时制备的NiO_x薄膜的O/Ni比率.
- 王怀义刁训刚王武育郝维昌王聪王天民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磁控溅射电致变色
- 氟化镁单晶体与多晶体成膜后薄膜耐磨性分析被引量:6
- 2001年
- 分析了氟化镁单晶体与多晶体成膜过程的行为 ,得出了二者不同的聚集方式是造成薄膜耐磨性差异的原因这一结论。给出了改善单晶氟化镁耐磨性的最佳退火条件 :35 0℃退火 2h。
- 王武育孙平代桂君
- 关键词:氟化镁耐磨性增透膜单晶多晶
- 铬铁矿焙烧后期铬再氧化机理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铬铁矿氧化焙烧后期铬转化速率降低问题,以铬铁矿焙烧过程铬转化率70%的铬渣为原料,分析铬渣的物相和化学成分,深入研究铬渣焙烧过程中温度、时间、Na2CO3和CaCO3等对铬渣中铬转化率的影响,探讨提高铬铁矿氧化焙烧后期铬转化率的机理。结果表明:铬渣主相为MgCr0.4Fe1.6O4尖晶石,副相为NaSiAlO4和Mg1.5Na9Si12Al12O48等钠硅酸盐、硅铝酸盐相;在与 Na2CO3进行氧化焙烧反应过程中铬转化率仅为50%~60%,钠硅酸盐、硅铝酸盐等相的存在导致Na+的利用率降低,造成铬渣中的铬转化困难;Ca的引入置换了铬渣中副相的Na,铬转化率提高到84.7%,生成了高熔点的Ca2Fe1.2Mg0.4Si0.4O5硅酸钙盐等相,增大了焙烧过程中Na+浓度,促进了铬的转化,提高了焙烧后期铬的转化率。
- 陈永安王武育李平郑诗礼张向东车小奎张懿
- 关键词:铬渣焙烧
- 基于WO_3和NiO_x的单基片全无机智能窗器件的快速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介绍了利用磁控溅射和一种液氮冷却装置,制备非晶态WO3薄膜、非晶态LiNbO3薄膜和纳米微晶态NiOx薄膜的有效方法。进而,使用这种液氮冷却装置,采用全程基片冷却方法,制备了单基片无机全固态智能窗——G|ITO|NiOx|LiNbO3|WO3|ITO器件。实验结果表明,在4008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该器件经过1000次循环后,它的漂白态透射率为63.0%,而着色态透射率为10.6%,这一初步工作表明,基片冷却方法应该是制备有优异性能的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智能窗的有效方法。
- 王怀义刁训刚王武育郝维昌王聪王天民
- 关键词:磁控溅射电致变色智能窗
- 一种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合金粉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钴:25~95%、铬:4~55%、钼:1~15%,以及碳:0~2%、硅:0~3%。制备方法为,称取原料,放进混料机中...
- 许文江王武育薛红霞
- 文献传递
- 氟盐铝热还原法制取海绵钛的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本试验包括二步工艺:(1)用氢氟酸浸出含钛物料偏钛酸制备中间原料氟钛酸盐;(2)以铝为还原剂、锌为载体还原氟钛酸盐。采用该工艺在试验室条件下制备得到了含Ti97.01%的海绵钛。
- 王武育
- 关键词:炼钛海绵钛铝热法
- 联合法制钛小型试验中镁利用率与还原主控条件的线性回归
- 2006年
- 根据镁法炼钛还原过程的理论与实践,选取镁利用率(M%)与还原期三个主控参数(四氯化钛加料速度W、还原反应温度T及反应器内压强p)的影响关系为模型,对联合法制钛小型试验中的试验数据,用数理方法进行了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近似反映镁利用率与还原参数的数学模型。
- 王武育王溪晶周荣会张宇刘晓东
- 关键词:钛镁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