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侵袭性
  • 2篇综合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蝶鞍
  • 1篇血浆
  • 1篇症状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钙黏蛋白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症
  • 1篇首发症状
  • 1篇糖蛋白
  • 1篇糖蛋白类
  • 1篇突发性耳聋
  • 1篇突发性聋
  • 1篇皮素
  • 1篇侵袭性曲霉菌...
  • 1篇曲霉
  • 1篇曲霉菌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星宇
  • 3篇曲秋懿
  • 3篇张秋航
  • 1篇艾厚喜
  • 1篇李忠如
  • 1篇刘海生
  • 1篇盛树力
  • 1篇滕梁红
  • 1篇孔锋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于贝尔面瘫的研究近况被引量:10
1998年
本文就近年来一些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贝尔面瘫的病因学、诊查和治疗方面的探索研究情况作一概括的综述、总的来说,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无突破性的进展。
王星宇
关键词:面瘫贝尔面瘫病因学
上皮钙黏蛋白及其复合体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及其与连环蛋白复合体(cadherincatenincomplex,CCC)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垂体腺瘤78例,按Cottier等提出的鞍区MRI影像学判定标准将其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4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4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cad及其复合体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分析E-cad及其复合体的表达与垂体腺瘤激素分泌、是否伴有瘤卒中、坏死、囊性变及肿瘤大小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44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30例(68·2%)表现为E-cad、α-cat和β-cat一致性低表达,14例(31·8%)表现为E-cad、α-cat和β-cat高、低表达特征无一致性。E-cad、α-cat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9,P<0·01);β-cat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表达较非侵袭性垂体腺瘤表达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0,P>0·05);E-cad、α-cat在大腺瘤组较微腺瘤组表达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5)。E-cad在无功能垂体腺瘤较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表达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P<0·05)。β-cat在伴有瘤卒中、坏死、囊性变组较不伴有组表达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1,P<0·05)。结论E-cad及其复合体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曲秋懿张秋航王星宇
关键词:垂体肿瘤钙黏着糖蛋白类肿瘤浸润
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眶-颅底侵袭性曲霉菌感染5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鼻-眶-颅底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外科干预和全身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眶-颅底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随访结果。结果:5例均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无明显鼻-鼻窦症状,均首诊于神经内科。其中4例行内镜经鼻鼻窦-眶尖-颅底探查术,3例同时行视神经减压术。病理检查为侵袭性曲霉菌病变。1例术后即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卡泊净芬,术后第4天头疼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视力由术前1尺指数恢复至0.1,随访65个月症状得到控制。1例术后即开始应用两性霉素B,术后1个月头疼减轻,随访43个月视力无提高,病变无进行性发展。其余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颅内真菌扩散,1例死于脑干出血,1例死于败血症。结论:眶尖综合征常是侵袭性鼻-眶-颅底曲霉菌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对免疫功能低下、以眶尖综合征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之前应考虑行内镜经鼻探查和活检,术中尽可能清除病变。早期诊断和外科干预有助于提高视力、缓解症状,该病预后差。
曲秋懿王星宇滕梁红张秋航
关键词:眶尖综合征
空蝶鞍综合征的鼻内镜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与鼻内镜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治疗的11例空蝶鞍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内分泌功能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1例均行鞍区MRI检查,采取鼻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空蝶鞍填充术治疗,5例伴脑脊液鼻漏病人同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2例伴有颅内压升高、脑脊液鼻漏的空蝶鞍综合征病人行二次手术,其余9例均行一次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功能改善。结论:鞍区MRI是诊断空蝶鞍综合征的可靠方法。鼻内镜单鼻孔经蝶空蝶鞍填塞术是空蝶鞍综合征微创、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曲秋懿王星宇张秋航刘海生
关键词:空蝶鞍综合征
突发性聋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改变的观察被引量:8
1998年
为探讨突发性聋的发病机制,测定和比较了24例突发性聋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发现:治疗有效组治疗前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而CGRP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后(P<0.01)。提示:ET1升高和CGRP降低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之一。
王星宇孔锋张丽蓉李忠如艾厚喜盛树力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血浆内皮素CG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