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河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生物学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5
- 2010年
- 为了改革野外实习的内容和形式,探索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新模式,从实习改革的背景、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装备、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建立了新的实习模式.实践表明,新的实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杨晓杰王斌刘敏王昌河于天飞
- 关键词:野外实习生物学
- 嫩江下游林区黑线仓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嫩江下游黑线仓鼠的消化策略与适应模式。[方法]采用铗日法获取嫩江下游人工林区的黑线仓鼠样本,选择成年个体进行体尺测量,解剖后测量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鲜重及干重。[结果]黑线仓鼠的胃长度、胃鲜重和胃干重均在春夏季较大,而秋季较小;小肠和盲肠的长度随季节变化差异极显著(春夏季较长,秋季较短),而其鲜重与干重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大肠春季长度显著长于夏秋季,而其鲜重和干重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结论]黑线仓鼠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消化策略,以提高消化和吸收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食物质量和能量需求的变化。
- 谢振丽王昌河邵淑丽吕建伟徐兴军计沈斌周双涛
- 关键词:黑线仓鼠消化道形态嫩江流域
- 石蜡切片渐进脱水装置
- 石蜡切片渐进脱水装置,它涉及一种石蜡切片脱水装置。解决目前对组织材料的脱水过程中需要实验人员多次更换不同浓度酒精吗、费时费力且浪费药品的问题。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可控滴瓶、样品槽、可旋转阀门和带孔活塞,可控滴瓶上设有滴管,滴...
- 高美玲王昌河祁宏英袁成志
- 饥饿对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饥饿对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DNS法,测定自由进食和饥饿组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并研究了pH和温度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结果]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麻雀胃和肠道内CMC酶活先迅速下降后有部分上升,但未达到对照组的水平。饥饿组BG酶的活性持续下降。肌胃、腺胃、前肠、后肠和直肠中CMC酶活的最适pH分别为3、4、4、6和5。肌胃、腺胃、后肠和直肠的最适温度均为50℃,前肠的最适温度为40℃。BG酶活的最适pH均为4,最适温度为40℃。[结论]饥饿使麻雀消化道内CMC酶活先下降后上升,BG酶的活性持续下降。
- 张伟伟邵淑丽徐兴军王昌河韦仕救齐诗瑶
- 关键词:麻雀
-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的快速方法被引量:19
- 2012年
-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及染色技术是普通生物学及动物学实验中必需的实验技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摸索,对组织切片中的苏木精-尹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技术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验效果。
- 王昌河谢振丽吕建伟
- 关键词:石蜡切片组织切片
- 家蚕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被引量:6
- 2004年
- 目前 ,家蚕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以BmNPV为载体 ,在家蚕体液中表达多种有用蛋白 ,其表达量比其它生化微生物高出许多倍 ;但是家蚕绢丝腺细胞表达外源蛋白比家蚕BmNPV表达系统有着更大的优越性。
- 王昌河蒋平曹林郭聪
- 关键词:家蚕丝蚕体外源基因外源蛋白腺细胞
- 温度对麻雀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解环境温度对麻雀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试验以麻雀为材料,将试验动物分为对照组(1组)、5℃驯化组(2组)和30℃驯化组(3组),驯化2周后对试验动物的体重、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及主要器官重量进行测定,用硫酸蒽酮比色法对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组、3组肝糖原含量极显著低于1组(P<0.01),各组肌糖原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
- 徐兴军王昌河张伟伟王维禹李旭艳柳劲松吕建伟李铁李怀永邵淑丽
- 关键词:麻雀肝糖原肌糖原
- 虫媒花杂交隔离罩
- 虫媒花杂交隔离罩,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杂交隔离用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人工控制授粉的虫媒花,大都采用硫酸纸袋隔离,对于花器大、花枝纤细的植物,套上硫酸纸袋后,花朵过重,容易压断花枝,不能获得杂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
- 祁宏英徐洪国王昌河吕建伟
- 电压感受蛋白的保守基序及其序列分析
- 2012年
- 本文旨在研究电压感受蛋白(voltage sensing proteins, VSPs)的保守基序、分析其序列特点并组建其电压感受模型。在UniProt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显示,现有的VSPs主要为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及电压依赖性磷酸激酶,其共同特点是均含有一个4次跨膜区,分别称为S1~S4 (Segment 1-4)。S1区主要负责其上膜与转运,S2~S4区是其感知膜电位变化的核心。profile-to-profile序列比对结果表明VSPs各跨膜区的保守基序非常相似,尤其是S4跨膜区均含基序[RK]-X(2)-R-X(2)-R-X(2)-[RK],其特点是带正电荷的精氨酸残基(R)与两个疏水性或不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交替排列,这是VSPs感知膜电位变化的核心区域。同时,四个跨膜区内均含大量具有较高α-螺旋结构形成倾向性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这可能是VSPs(尤其是带有大量正电荷的S4区域)能在胞膜上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此外,S3区内带负电荷的天冬氨酸残基(D)的保守性对VSPs感知膜电位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天冬氨酸残基与S4区的静电作用还可增加S4区在膜上的稳定性。
- 王昌河谢振丽吕建伟于志丹邵淑丽
- 关键词:膜电位
- 双层可折叠育苗棚
- 双层可折叠育苗棚。属于园林园艺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育苗棚存保温性能不理想以及不易安装拆卸问题。该育苗棚的弧形内棚架杆(7)的两端以及弧形外棚架杆(1)的两端均固定在转动轴(6)上,弧形内棚架杆(7)位于弧形外棚架杆(1)...
- 刘敏厉悦王昌河吕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