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君
- 作品数:136 被引量:1,44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1993-2011年中国9省区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分析1993-2011年中国9省区18~65岁成年居民腰围分布变化及中心型肥胖流行趋势。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3-2011年7轮调查资料中18~65岁成人为研究对象,以国标WS/T 428-2013为标准,采用偏度均值变异系数(LMS)法揭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结果 1993-2011年间中国9省区18~65岁成人腰围分布峰值下降,曲线右移。腰围百分位数曲线第15、50、85百分位均显示增高趋势,高百分位增高更明显。腰围均值男性从76.5cm增至84.0 cm,女性从75.3 cm增至80.6 cm。中心型肥胖率男性从8.4%增至30.4%,女性从15.2%增至28.1%,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0.7%。各不同BMI水平人群均有中心型肥胖发生,且呈增加趋势。其中超重者约有1/3~2/3者为中心型肥胖,4/5以上腰围超标。体重正常者,中心型肥胖率男性从2.6%增加到9.1%,女性从5.0%增加到14.3%,到2011年约有1/3成人存在腰围超标。结论过去二十余年,中国9省区18~65岁成人腰围水平和中心型肥胖率呈增加趋势,腰围高百分位处增幅更大。不同BMI水平人群均存在中心型肥胖且呈增加趋势。应采取有力措施抑制腰围过快增长。
- 杨欣丽张兵张继国王志宏苏畅王惠君
- 关键词:腰围中心型肥胖成人中国人
- 1997—2011年中国成年居民腰围变化对血压影响的队列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居民腰围变化对血压及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择参加1997年调查并且在2011年被随访到的有完整体格测量资料的18~65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变化对血压值的影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变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与1997年比较,2011年中国18~39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增加9.1和7.8 cm,40~65岁年龄组分别增加5.5和6.6 cm,18~39岁年龄组均较40~65岁年龄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18~39岁成年居民腰围变化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有正向关系,且与收缩压变化关系较舒张压变化明显;而在40~65岁成年居民中,腰围变化与舒张压变化关系显著。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当腰围变化作为连续性变量进入模型时,腰围每增加1 cm,18~39岁年龄组和40~65岁年龄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5%和4%;当腰围变化以四分位数形式进入模型时,第四分位与第一分位相比,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18~39岁年龄组OR=2.56,95%CI 1.56~4.22;40~65岁年龄组OR=2.84,95%CI 1.77~4.57)。结论腰围变化与血压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18~39岁年龄组较40~65岁年龄组显著,前者主要作用于收缩压变化,后者主要作用于舒张压变化,腰围增加可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曹婷婷杜文雯苏畅王惠君王志宏欧阳一非张兵
- 关键词:成年居民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队列研究
- 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摄入状况、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及其1989-2006年的变化趋势。方法以1989、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三天24小时回顾法...
- 王惠君王志宏张兵翟凤英
- 文献传递
- 我国中老年人15年零食消费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分析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零食消费率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零食消费的营养素模式。方法:利用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991年、2004年和2006年的连续3d24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采用Logi...
- 王志宏王惠君于文涛张继国刘爱东翟凤英
- 关键词:膳食调查饮食行为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 目的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对机体体液均衡分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证实钠的摄入量过高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钠摄入过高会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并影响骨骼对钙的吸收。本文探讨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状况...
- 张继国张兵王志宏王惠君翟凤英
- 文献传递
- 红肉摄入量对我国成年人体质指数、体重及超重危险性影响的多水平纵向研究
- 目的分析红肉摄入量对我国成年人体质指数、体重及超重危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开放式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在1991-2009年间至少参加过一轮调查的18 006名成年人(其中男性占47.5%),应用三水平(社区-个人-...
- 王志宏张兵王惠君张继国杜文雯苏畅张伋翟凤英
- 关键词:成年人红肉队列研究体质指数超重多水平模型
- 1989-2006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 分析1989-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45岁健康居民膳食纤维的摄入状况、膳食纤维食物来源及其的变化趋势。方法以1989、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3d24h回顾法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18~45岁健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7轮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5597、5596、5323、5485、5308、4144和3889名。比较不同时间、性别、地区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地变化趋势。结果9个省(自治区)18~45岁健康居民平均每天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由1989年的15.1g/d下降到2000年的11.6g/d,总膳食纤维摄入量由22.6g/d下降到17.8g/d。2000年农村男女平均每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分别比1989年减少5.1和5.2g(2000年分别为13.2、11.8g;1989年分别为18.3、17.0g),2006年农村男性和女性平均每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分别为13.5和12.0g/d。1989-2006年间城市男性和女性平均每日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分别波动在9.4~11.8g/d和8.3~10.8g/d,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男性和女性分别波动在15.7-17.6和13。5~16.4g/d。城乡居民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2006年70.6%(8.4/11.9)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来自蔬菜[(4.1±3.1)g/d]、面及其制品[(2.6±3.6)∥d]和米及其制品[(1.7±1.3)∥d]。结论1989-2006年9个省(自治区)居民膳食纤维摄人量旱现下降趋势。蔬菜、米、面及其制品是膳食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
- 王惠君张兵杜文雯刘爱东张继国王志宏苏畅马玉霞翟凤英
- 关键词:成人膳食纤维营养调查
- 1993-2006年中国九省(区)居民酒类消费状况及变化趋势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 分析1993-2006年我国9个省(自治区)成年居民的饮酒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选取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在中国9个省(自治区)开展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岁以上的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5轮调查中18岁以上的成年居民分别为7994、8625、9283、9780和9746名。对其饮酒状况、饮酒频率、饮酒类型以及饮酒量进行横断面分析,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男性居民平均饮酒率为60.2%(13201/21919),女性为9.7%(2269/23509);男性饮酒者每口酒精摄入量为(32.2±35.6)g,女性为(14.0±19.4)g。男性饮酒者巾,小学及以下学历者饮酒率最低,5轮调查中分别为59.7%(985/1651)、58.7%(541/1604)、57.0%(889/1560)、55.3%(885/1599)和53.1%(812/1529);但其每日酒精摄入量最高,1997、2000、2004、2006年分别为(31.1±38.2)、(39.8±42.1)、(38.9±41.3)和(38.4±43.3)g。大学及以上学历者每日酒精摄入量最低,1997、2000、2004、2006年分别为(21.9±24.5)、(28.8±30.9)、(24.6±22.0)和(25.0±26.4)g。女性饮酒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饮酒率最高,5轮调查中分别为21.0%(13/62)、24.5%(26/106)、16.6%(27/163)、19.7%(38/193)和18.8%(46/245),但其每日酒精摄入量较低,1997、2000、2004、2006年分别为(47±3.3)、(12.5±31.9)、(9.9±18.7)和:8.2±8.5)g;女性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每日酒精摄入量较高,分别为(13.4±16.9)、(16.3±22.4)、(19.9±26.1)和(16.4±18.0)g。从地区分布来看,女性饮酒率以城市女性较高,5轮调查中分别为17.4%(110/631)、19.9%(147/740)、17.4%(129/741)、14.4%(117/814)和11.3%(88/781)。男性饮酒频率以几乎每天喝酒的比率最高�
- 马玉霞张兵王惠君杜文雯苏畅翟凤英
- 关键词:成年人饮酒膳食调查
- 1989-2006年中国九省(区)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被引量:35
- 2011年
- 目的分析1989-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59岁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以1989、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3d24h回顾法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18~59岁健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7轮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5766、7296、7019、7599、8143、7168和6827名。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不同年度食物消费量差异比较。结果1989-2006年成年居民谷类食物消费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89年的(528.5±192.9)g/d下降至2006年的(427.7±173.8)g/d(x^2=2833.13,P〈0.01)。豆类食物消费量变化不大,1989年为(22.3±39.4)g/d,2006年为(18.9±30.5)g/d,仍处在较低水平。蔬菜消费量变化有一定幅度的减少,2006年男性、女性平均每日蔬菜的消费量分别为(374.5±205.9)g/d和(346.4±187.6)g/d。水果消费率和消费量均有所增加,2006年男、女消费率分别为22.5%(741/3296)和27.7%(1004/3619),平均每日消费量由1989年的(122.4±126.9)g/d上升至2006年的(228.5±267.3)g/d(x^2=539.66,P〈0.01)。肉类的消费量呈现增加的趋势,1989年男性和女性平均每日肉类消费量分别为(97.0±111.5)g/d和(80.2±97.0)g/d,2006年分别达(141.5±125.2)g/d和(118.4±111.8)g/d。食用油消费量呈增加趋势,1989年和2006年平均每日消费量分别为(30.4±37.9)g/d和(42.8±32.3)g/d(x^2=1646.94,P〈0,01)。结论17年间我国成年居民膳食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既存在有利于营养改善的因素,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食物消费现象,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张兵王惠君杜文雯刘爱东张继国王志宏苏畅马玉霞翟凤英
- 关键词:食品膳食营养调查谷物动物性食品
- 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消费行为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区县居民各种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539名营养补充剂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各类补充剂的使用情况。结果北京市营养补充剂使用人群中,45岁及以上者占72.9%,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占63.7%,经医生推荐者仅占20.5%。所使用的营养补充剂中含矿物质成分的占47.6%,含脂溶性维生素占42.3%。使用营养补充剂持续时间达6-11个月和1年及以上者分别占13.9%和44.2%。每人营养补充剂的月消费总额中位数为28元。结论营养补充剂使用者在选择和使用营养补充剂时缺乏专业指导,使用的合理性及健康效应值得关注。
- 杨桢何宇纳徐筠沙怡梅任志勇庞星火王惠君曾果翟凤英
- 关键词: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