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增温对长白山苔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对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开顶箱(OTC,Open-top chamber)增温方法对长白山苔原土壤进行连续两个生长季(6—9月)增温处理,结果表明:增温使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Phospholipid fatty acid)总量降低了16.1%,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G+/G-)升高21.2%。增温与对照条件下的G+、G-、细菌、真菌的PLFAs相对含量和真菌/细菌比值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除真菌与G-外,其它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增温与对照条件下,细菌、G+、G+/G-和PLFA总量在土壤温度较高的7、8月份较温度较低的9月份高,真菌/细菌比值则在9月份温度较低时达到最大值。主成分分析表明,整个生长季代表真菌和G-的脂肪酸相对变化较明显。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表明,G+/G-比值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PLFA总量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增温直接或间接导致G+/G-比值和PLFA总量变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王学娟周玉梅江肖洁韩士杰
- 关键词:磷脂脂肪酸真菌细菌土壤微生物
- 长白山苔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对增温的响应被引量:28
- 2014年
- 采用开顶箱 (open-top chamber,OTC) 增温方法 ( 1.1-1.9 ℃),研究了长白山苔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连续三个生长季 (6-9月) 增温,没有明显地改变土壤蔗糖酶 (58.1和45.9 mg g^-1 24 h^-1) 和纤维素酶 (0.34 和0.26 mg g^-1 72 h^-1) 的活性,但土壤脲酶活性升高80.1% (0.82和 0.46 mg g^-1 24 h^-1),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升高10.1% (1.18 和 1.07 ml KMnO4 g^-1 h^-1)。增温与对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0.85 和0.75 mg g^-1)、氮 (0.07 和0.06 mg g^-1) 、磷 (0.013 和0.011 mg g^-1) 和土壤微生物呼吸 (6.1 和 6.3 μmol m^-2 s-1) 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月际间明显的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的相对变化有关。增温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增温并未引起与碳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发生明显变化,可能是短期增温及增温幅度不足以使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明显的改变。
- 王学娟周玉梅王秀秀江肖洁韩士杰
- 关键词:增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
- 蒙古栎不同冠层部位叶片养分动态被引量:14
- 2011年
- 以长白山原始针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蒙古栎为对象,研究了6—10月生长季不同冠层叶片单位叶面积质量(LMA)、单位质量和单位叶面积的C、N、P含量变化,以及N、P的再吸收效率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蒙古栎冠层上、下部叶片的LMA和单位叶面积C含量(Carea)表现出明显的月动态变化;单位叶面积N、P含量(Narea、Parea)的月变化趋势与单位质量N、P含量(Nmass、Pmass)相似,而用单位叶面积与单位质量表示的N、P再吸收效率无明显差异.冠层位置对N的再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无明显影响,但冠层上部P的再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冠层下部.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蒙古栎较高的生存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 程徐冰韩士杰张忠辉周玉梅王树起王学娟
- 关键词:养分利用效率蒙古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