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正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镜
  • 3篇消化性溃疡
  • 3篇溃疡
  • 3篇出血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石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有效率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治疗消化性溃...
  • 1篇治疗组

机构

  • 9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平煤集团总医...
  • 1篇解放军152...

作者

  • 9篇王培正
  • 2篇冯淑芳
  • 2篇蔡晓静
  • 1篇毋凡
  • 1篇申民强
  • 1篇赵松
  • 1篇卜祥振
  • 1篇陈晓旭
  • 1篇孙冰

传媒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肝脏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平顶山市老年人HP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密切相关。我们调查平顶山市1032例老年人HP感染情况及464例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对老年人HP感染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两组,第一组1032名60~80岁老年人,其中男631例,女401例,平均年龄68岁,于1994年底开始按市内行政区、郊区进行登记、编号组成。
申民强卜祥振郭月瀛许中午王培正毋凡杜长欣张广慧刘鹤兰张怀英
关键词:老年人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对比分析胃镜检测及病理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全年收治的1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分组为临床腹痛组和胃肠反应组,以胃镜探测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测对患者发病情况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合临床症状表现,对比分析不同症状条件下患者的胃镜检测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腹痛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胃肠反应组(a P<0.05),且在溃疡面大于2cm数量上显著高于胃肠反应组(aP<0.05);病理检测中,胃肠反应组患者中消化道组织萎缩及消化道粘膜增生的患者数量均显著高于临床腹痛组(a P<0.05),同时对比不同类型腹痛患者病例变化,不规律性疼痛患者在溃疡面直径、不规则形状溃疡中占比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腹痛性消化性溃疡多见于年轻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胃肠反应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逐渐增加,切溃疡病变由炎症逐渐演变为组织萎缩及增生,本研究为不同症状下患者溃疡病症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王培正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镜病理诊断
内镜下大肠黑变病5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病因与息肉及结肠癌的伴随情况。方法总结1327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所发现大肠黑变病的临床情况。结果1327例病人中发现57例大肠黑变病,并且3例伴结肠癌,9例伴结肠息肉,42例患者有服用蒽醌类药物史。结论大肠黑变病伴随结肠癌及息肉的可能与结肠黏膜色素沉着后,损伤肠黏膜相关。
王培正冯淑芳蔡晓静
关键词:大肠黑变病息肉结肠癌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被运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开始并至其后的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消化道出血疾病的80例患者,以治疗方式为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消化内镜法止血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止血治疗措施。将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止血率分别为80%和62.5%,观察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方面,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有效止血,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值得推广。
王培正
关键词:胃肠出血
规律内镜用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首次行内镜治疗成功后续治疗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规律内镜用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出血首次行内镜治疗成功后续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46例因肝硬化EV出血首次行内镜治疗成功的患者为对象,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73例,其中观察组后续治疗方案选择规律内镜治疗,对照组后续治疗方案选择保守治疗。分析观察组规律内镜治疗及曲张静脉缓解状况,比较两组EV复发、再出血及死亡情况,并对比两组胃静脉曲张出血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持续2~3次规律内镜治疗后EV缓解率为100.0%,显著高于首次治疗后的45.2%(P<0.05);观察组持续2~3次规律内镜治疗后胃静脉曲张消除率较首次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月内EV复发率、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月内及20月内,观察组EV复发率分别为15.1%、2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1%、72.6%(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4.1%、1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9%、56.2%(P<0.05),死亡率分别为0、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20.5%(P<0.05)。观察组胃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2%(P<0.05);两组上腹部不适、消化道溃疡、发热、胸骨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内镜在肝硬化EV出血首次行内镜治疗成功后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减轻EV程度,消除胃静脉曲张,促使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下降,且安全性较好。
王培正张威王薇赵松
关键词:内镜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疏肝理脾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 4例,予疏肝理脾消痞汤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吗丁啉,每次10mg ,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2 % ,对照组为77 4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疏肝理脾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杜长欣王培正闫新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疏肝理脾消痞汤疗效观察疗效显著吗丁啉
固本生肌敛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总结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固本生肌敛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1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 ,予固本生肌敛溃汤治疗 ;对照组 4 0例 ,口服法膜替丁、硫糖铝、阿膜西林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2 9% ,治愈率为 5 8 5 7% ,HP转阴率为 82 8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2 5 % ,治愈率为 4 2 5 % ,HP转阴率为 72 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杜长欣孙冰王培正
关键词:治疗组消化性溃疡转阴
胆石利通对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胆石利通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采取胆石利通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胆石利通(2.7 g,tid)治疗。比较两组术时及术后2周的胆汁成分和胆汁成石趋势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2周总胆红素(TB)、胆固醇(CH)水平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周胆汁成石指数(LI)、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UCB)、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彩超复查结石残留率、12个月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胆石利通可改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部分病理性胆汁成分,降低胆汁致石性,对抑制胆石形成、复发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王培正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紧急胃镜下注射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紧急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的患者2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23例患者经一次注射后止血成功20例,止血成功率为87%,再出血3例,再次内镜下止血1例成功,2例经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胃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培正李素君李学民冯淑芳蔡晓静陈晓旭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