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又闻

作品数:39 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中医
  • 8篇中医证
  • 7篇证候
  • 7篇中药
  • 7篇中医证候
  • 6篇脾虚
  • 5篇药学
  • 5篇中药学
  • 5篇课程
  • 4篇心病
  • 4篇脾虚湿困
  • 4篇新安医学
  • 4篇内科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医家
  • 3篇脾虚湿困型

机构

  • 39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安徽中医药大...
  • 6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39篇王又闻
  • 15篇王键
  • 9篇王忆勤
  • 8篇李姿慧
  • 6篇袁颖
  • 6篇许朝霞
  • 6篇燕海霞
  • 5篇王海颖
  • 5篇杨柏灿
  • 5篇胡建鹏
  • 5篇何世民
  • 5篇郭睿
  • 5篇金素安
  • 4篇潘颖宜
  • 4篇张贵彪
  • 4篇郜峦
  • 4篇许文杰
  • 4篇厍宇
  • 4篇朱国福
  • 4篇叶敏

传媒

  • 11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安王氏内科论治泄泻经验被引量:2
2017年
新安王氏内科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与肠,脾虚湿盛为发病之关键;治则治法以健脾化湿为主,结合芳香醒脾、升阳补脾、温阳运脾、养阴润脾、理气调脾及固涩止泻等。
孙娟李姿慧郜峦王又闻王键
关键词:新安医学
王键教授运用健脾化湿法临证经验撷萃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就王键教授运用健脾化湿法治疗临床诸证,撷萃整理,探讨其临床治疗经验。经撷取王键教授运用健脾化湿法治疗汗证、黄带、面肿3个临证病案进行评析,王键教授认为湿病之本,本于脾虚;健脾化湿,应调畅气机,必要时应兼顾肺肾;药物的随证加减不能忽视;辨治湿病亦应重视舌苔。在常用治法无效的疑难杂症中,要考虑是否有湿邪存在,是否存在脾虚,可以运用健脾化湿法治疗,常有奇效。
李姿慧王又闻江爱娟王键
关键词:健脾化湿法名医经验
高血压病人舌面信息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病程病人舌面部舌诊特征参数,为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辨识与评估实验室和亚太长江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SmartTCM-I检测系统采集115例高血压病人的舌面信息,比较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不同病程病人的舌面色分布特征参数。结果:不同证型高血压病人整体舌色、苔色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肝火亢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差异较为明显。高血压病程5~10年病人整体舌色参数绿(G)、蓝(B)值、色调(H)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高血压病程>10年病人整体舌色参数红(R)、G、B、H值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P<0.05);高血压病程5~10年病人整体苔色和面色参数的G、B值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高血压病程>10年病人整体苔色和面色参数的R、G、B值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各证型整体舌色、苔色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病程的高血压病人舌色和面色参数也存在一定差异。舌、面诊客观特征参数可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以及病程诊断的客观依据。
王又闻朱迪晖邱晓頔燕海霞王忆勤徐璡
关键词:高血压舌象特征中医证候病程
立足文化内涵 实施课程育人——中药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被引量:105
2018年
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对接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全方位"课程思政"目标。在中药学的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实现课程育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药学课程思政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绘制中药学课程思政地图,通过多元化融入,打造有温度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中医药专业自信。同时也体会到,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割裂的模式,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课程思政的特点。用鲜活的事实、生动的事例,巧妙地将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自然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感受、领悟、升华。
袁颖朱国福杨柏灿王海颖潘颖宜何世民张贵彪王又闻金素安
关键词:中药学文化
王键辨治感冒用药特色赏析被引量:1
2017年
王键教授,“新安王氏内科”第六代传人,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四十年。长期致力于新安医学理论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先后多次在国内、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进行报告,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王教授临床擅常治疗内科疾病、脑病、前列腺疾病及疑难杂症。
李姿慧王又闻孙娟厍宇朱婷婷王键
关键词:感冒名医经验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与建设思路被引量:17
2014年
文章介绍了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的背景意义、历史沿革和建设思路,认为今后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梳理文献史料,厘清流派发展渊源;②根植传统文化,开展流派传承研究;③立足临床疗效,提炼特色诊疗技术;④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传承人才梯队;⑤加强推广运用,增强辐射影响力。
王键郜峦王又闻叶敏叶铭钢厍宇
关键词:工作室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参苓白术散组(12g/kg)、柳氮磺吡啶组(0.5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结合高脂饮食、潮湿环境建立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14天后各组大鼠进行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检测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苓白术散组、柳氮磺吡啶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结肠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及柳氮磺吡啶组SOD活性显著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参苓白术散组在降低MDA水平方面显著优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减少脾虚湿困型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形成,提高大鼠结肠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李姿慧王键蔡荣林王又闻胡建鹏江爱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文通识教育再挖掘——以中国药学史课程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模式的突破是大势所趋,已经深耕细作了半个多世纪的医学通识教育,不但不应该被忽略,反而更应整合进新医科的教育体系中去,特别是在“医文融合”的版块中,将大有作为。文章以中国药学史课程为例,具体讨论医学人文通识课程如何寻求创新,跨越知识结构的壁垒,运用互联网资源,继续在混合式教育的路上前行。
胡蓉杨奕望孙增坤刘振华王又闻
关键词:通识教育
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中风经验被引量:8
2015年
经过文献梳理和医案回顾性整理,探讨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中风经验:病因病机上认为病位在脑,重视肝肾;治则治法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和化痰通络为主。
郜峦叶铭钢叶敏王又闻厍宇卜菲菲王键
关键词:新安医学中风
融“和”之智慧的中药学教学创新探索
2024年
中药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知识量大,学科交叉多。学习中药需要有综合、思辨、发展、创新的能力。教学创新尝试将中药学核心内容与“和”思想相结合构架教学内容,并体现于教学设计与评价中,让学生认识“和”思想,体会“和”情感,感受“和”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得到了提升,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后将在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和”思想的融入,体现中医药特色,培养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
王又闻金素安杨柏灿杨熠文何世民袁颖
关键词:中成药管理质量药剂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