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骨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做出疗效评估。方法对1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进行Vancouver分型,并根据分型采取具体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均获随访6~12个月,术后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7分,术后平均为85分。结论通过Vancouver分型对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裴洪廖全明王志贵鲁厚根王克军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60岁以上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经三角肌前外侧入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个月-24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0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3.7%。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和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术后能解除疼痛,稳定和重建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 胡彪王克军廖全明
-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临床疗效
- 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总结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4年6月,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5~65岁,平均51.2岁。致伤原因: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9例。伤后至入院时间1~4 h,平均2.3 h。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7个月。术后CT及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复位,其中2例遗留<2 mm的关节面塌陷,余15例均达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6周。随访期间无骨不连、钢板松动断裂、骨折复位丢失、膝关节外翻畸形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优12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8.2%;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05~130°,平均115.5°。结论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的特点,疗效满意。
- 陆圣君廖全明王克军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入路
- 手术治疗原发性骶骨肿瘤效果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骶骨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原发性骶骨肿瘤行肿瘤切除术。采用后侧入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7例,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7 h,术中出血量为1 300~4 000 ml,术中输血量为1 600~5 000 ml。术后随访4~99个月。疼痛16例、大小便困难10例及有神经根症状9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出现大小便困难2例、神经根症状2例、伤口感染3例、脑脊液漏3例,除1例大小便困难者外,余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2例脊索瘤患者术后复发,行病灶清除术。1例骨肉瘤患者于术后1 a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手术方案制订应兼顾彻底切除肿瘤和保留患者大小便功能及下肢功能,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确定肿瘤切除方式,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
- 刘军廖全明王志贵王克军
- 关键词:骶骨肿瘤外科手术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预防及治疗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探讨肘内翻的预防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12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及22例行肘内翻畸形手术的患者随访进行临床评估。结果:12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手法复位组优良率50%,闭合穿针内固定组78.6%,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71.4%;22例肘内翻行髁上截骨克氏针固定,优良率100%。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穿针及切开复位克氏针治疗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肱骨髁上截骨加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肘内翻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 刘军廖全明王志贵王克军
- 关键词:髁上骨折肘内翻
-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被引量:7
- 2017年
-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度大。在人们日常行走、体育锻炼以及工作中,踝关节损伤时有发生。随着对踝关节骨折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踝关节损伤后遗留慢性疼痛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并最终出现功能障碍的病例并不少见,除了踝关节本身结构精细、关节灵活和周围韧带结构复杂的原因外,医生对于踝关节损伤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刻以及忽视病史及体格检查的重要性也是部分病人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不满意的原因。
- 陆圣君廖全明王克军裴洪陈顺广
-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创伤性关节炎韧带结构关节活动度内固定技术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20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Frank分级:A级儿例.B级32例.C级34例.D级25例.E级18例。1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8例单纯AF器械撑开复位.32例同时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后随访平均1年。结果:Frank分级A级14例无进展.其余均有1~2级进步.D级以下均完全恢复正常功能。9例Cobb’s角度丢失大于5度。结论:AF固定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脊柱Cobb’s角度丢失.可能通过病椎替代物植入术解决。
- 王克军廖全明王志贵吴昌金
- 关键词:AF系统胸腰椎骨折内固定
-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失败原因。方法:分析33例手术失败的病例资料,包括内固定方式、植骨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结果:不适当的内固定及植骨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康复训练过早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后路或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鲁厚庚刘军廖全明王克军
- 关键词:腰椎滑脱手术
- 人工肱骨头假体在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假体在肱骨近端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骨肿瘤切除和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8例,骨巨细胞瘤4例,软骨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94-5)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10±10)min,术中出血平均(600±41)ml。1例骨肉瘤患者于术后20个月死于复发伴全身多处转移,余14例按Enneking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评分(23.34-3.7)分,总体优良率为84.6%(11/15)。结论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能有效地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 刘军廖全明王志贵王克军
- 关键词:假体肱骨近端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