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储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链球菌感染致急性左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合并中毒性休克一例被引量:3
- 2016年
- 急诊危重症感染患者逐年增加,链球菌感染后因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严重者可导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后者病死率高达20%~30%。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肢体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若延误诊断和治疗,会产生严重后果,故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其重要。本文报道一例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左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合并中毒性休克病例,以提高急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充分以识。
- 马帅王储郭树彬
- 关键词: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链球菌感染急性急诊医师
- 责任椎都必须手术吗?--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节段选择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节段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对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多个责任椎OVCF患者23例,按临床症状、是否有持续塌陷以及是否为应力集中部位在责任椎等标准确定"主要责任椎"。23例患者分为2组行PKP治疗,8例强化所有责任椎,15例仅强化主要责任椎。术前及术后2d、3个月、1年进行随访,进行VAS及ADL评分。术前与术后、2组之间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均好于术前。2组之间相比,术后1年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KP是治疗多节段脊柱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同时强化所有责任椎与只选择性强化主要责任椎术后1年内疗效相当。
- 张嘉王储王以朋
-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脊柱压缩骨折
- 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相邻节段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相邻节段不同程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断层cT图像建立L3~L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依据13~L4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建立轻、中和重度退变有限元模型,以及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后模型。在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六个主要生理活动条件下,分析相邻:宵段椎间盘L3~L4髓核和纤维环vonMises应力极值变化。结果行L4-L5左侧椎板肝窗髓核摘除后,相邻13~L4椎间盘为健康椎间盘时,髓核和纤维环基质内yonMises应力极值后伸最大,左侧弯时最小;轻度退变时,应力极值在左侧弯时增加最明显;中度退变时.髓核和纤维环基质vonMises应力极值减小,但仍高于健康椎间盘应力;重度退变时,髓核内VOllMises应力极值均较轻中度椎间盘退变时下降,除轴向旋转运动外,甚至低于健康椎间盘时的应力值;纤维环基质内vonMises应力值较轻中度退变时下降,但仍高于健康椎间盘内纤维环应力,尤以左侧弯时明显。结论当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时,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后避免同侧侧弯可以减少异常应力的产生,降低椎间盘退变加速的风险。
- 邢泽军吴志宏牛文鑫阎家智汪学松王储郝东升樊瑜波邱贵兴
-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应力
- TEM缝合技术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缝合技术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择期腹腔镜AP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2例。术中在完成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切除后,借鉴TEM独特的腔内缝合技术,使用TEM持针钳,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两端分别用Hemo-lock夹锁定。分析盆底腹膜缝合的成功率、会阴切口感染与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29例术中成功关闭盆底腹膜,成功率为90.6%。缝合关闭盆底腹膜所用的时间平均为15(10~30)min。盆底腹膜缝合成功的29例患者,会阴切口感染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均为3.4%(1/29);而盆底腹膜缝合失败的3例患者,会阴切口感染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则均为33.3%(1/3)。结论腹腔镜直肠癌APR手术中关闭盆底腹膜是必要的,采用TEM腔内缝合技术关闭盆底腹膜是可行的、有效的。
- 林国乐邱辉忠肖毅吴斌王储孙曦羽韩显林
- 关键词:直肠结肠切除术重建性腹膜骨盆底
- 脊柱侧凸数字影像学Cobb角计算机辅助测量及其与传统测量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 用计算机辅助软件Mimics测量数字影像学资料的Cobb角,将其同传统X线片测量方法比较,探索将其用于临床测量的可能性及其优劣势.方法 随机选择20例脊柱侧凸患者X线胶片,扫描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用Mimics进行Cobb角测量,并同样由这两名医生测量X线胶片Cobb角,各测量两次(之间间隔1周),对所得Cobb角和两次测量之间的差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imics测量和传统x线胶片测量的Cobb角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无统计学差异(r=0.986,P>0.10).Mimics和传统x线胶片方法的重复测量差值有显著差异(Wilcoxon 检验,Z=-2.576,P<0.05),Mimics较传统测量更为精确.不同测量者用Mimics测量Cobb角时,不影响测量的精度.结论 Mimics可用于数字影像学资料Cobb角的测量,其精度优于传统X线胶片测量.
- 王储劳立峰牛文鑫邢泽军邱贵兴吴志宏
- 关键词:脊柱侧凸
- 应用microCT对大鼠不对称力脊柱侧凸模型椎体终板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背景:椎体终板由椎体的骨骺骨化形成,脊柱侧凸畸形导致椎体终板承受不正常的应力,此病理情况下椎体终板结构的改变尚未完全明确。目的:使用micro CT对大鼠不对称力脊柱侧凸模型椎体终板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周龄雌性SD大鼠15只,手术将钛钉由大鼠L2、L5右侧横突根部置入椎体,并连结镍钛弹簧建立腰椎不对称力脊柱侧凸模型。7周后使用micro CT对脊柱侧凸顶点处椎体终板进行扫描分析,Mimics软件对椎体终板骨性结构及内部孔道结构进行3D重建。结果:7周后大鼠脊柱腰段侧凸Cobb角由术后即刻平均25.7°±2.4°进展至平均61.5°±5.4°,micro CT平扫重建数据显示脊柱侧凸的凹侧椎体终板较凸侧明显变薄,其内部孔道结构稀疏,骨体积分数(BV/TV)明显增加。结论:腰椎不对称力导致脊柱侧凸的凹侧椎体终板趋向形成一致密的薄骨板,这种病理改变可能对凹侧椎体的生长及椎间盘的营养产生不利影响。
- 张恒岩崔立强王储吴志宏姚杰邱贵兴
- 关键词:脊柱脊柱侧凸
- 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合理冷疗
- [背景]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康复锻炼对其术后恢复和疗效至关重要。但因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常伴有下肢疼痛和水肿等,严重影响活动能力,进而影响康复锻炼水平。
- 王储钱文伟翁习生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冷疗
- 跨节段椎体强化术后中间椎体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 目的 本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跨节段椎体强化术后中间椎体的生物力学变化,探讨中间椎体是否需要强化,探寻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案。
- 李强张嘉王储
- 关键词:椎体强化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PUMCⅡd_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融合治疗:以有限元法分析最佳融合节段(英文)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目前国内外尚未成功建立双足直立的灵长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实验动物模型。随着计算机和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现在可以做到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虚拟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并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指导。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验证PUMCⅡd2型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治疗的最佳融合节段。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7-05/2008-05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对象:PUMCⅡd2脊柱侧凸女性患者1例,为双弯畸形。方法:利用PUMCⅡd2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T5-S),分别模拟上胸弯融合、下腰弯融合和双弯融合方式,在侧弯凹侧端椎椎弓根内分别赋予50,100,150N载荷,比较上弯端椎T5和下弯端椎T11在矢状面向上的位移(Z轴正值为矢状面向上的位移,负值为矢状面向下的位移)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值,以T5位移代表双弯矫形效果,以T11位移代表下腰弯矫形效果,二者差值(T5-T11)代表上胸弯矫形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融合节段、不同矫形力下的T5和T11位移。结果:对于PUMCⅡd2型侧弯,T5在Z轴的位移:双弯矫型较单纯上弯或者下弯矫形融合位移大(P〈0.01)。T5~T11位移差:双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P〈0.01)。T11在Z轴的位移:双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P〈0.01)。结论:对于PUMCⅡd2型侧弯,双弯矫型内固定较单纯上弯或者下弯矫形融合内固定效果好;3种载荷对于上胸弯的矫正效果:双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3种载荷对于下腰弯的矫正效果:双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脊柱侧弯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开创了一种虚拟、无创的验证方式,可以优化手术方案。
- 汪学松吴志宏邢泽军王储闫家智邱贵兴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 大鼠腰椎骨性终板的MicroCT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成年大鼠椎体骨性终板结构及随鼠龄变化的情况。方法使用MicroCT对3、9、16个月龄大鼠(各15只)腰椎进行扫描,对椎体终板骨性结构及内部孔道结构进行3D重建并计算骨体积分数(BV/TV)。结果SD大鼠腰椎骨性终板是一层具有孔道的骨性结构,其内部孔道形成一环形的管网结构,腹侧椎体终板Bv/TV显著小于背侧椎体终板;腹侧为79.9%±7.3%,背侧为90.6%±6.2%,P〈0.05;且椎体终板BV/TV随鼠龄增长显著增大。结论大鼠腰椎骨性终板内的孔道结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由若干环形管道、交通支及腹背侧的主干管道组成的环形管网,此孔道结构为其内部走行的血管提供了通道,其在椎体终板内的体积比例随鼠龄的增长而减小。
- 张恒岩王储吴志宏姚杰邱贵兴
- 关键词:腰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