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娜

作品数:23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护理
  • 10篇手术
  • 8篇手术室
  • 4篇手术室护理
  • 4篇术后
  • 3篇手术患者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小儿
  • 3篇满意度
  • 3篇康复
  • 2篇预后
  • 2篇人性化
  • 2篇人性化护理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术期护理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围手术期护理
  • 2篇细节护理

机构

  • 22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王丽娜
  • 9篇冯丹
  • 2篇李克芳
  • 2篇赵静
  • 2篇李显
  • 1篇张辉
  • 1篇张蕾
  • 1篇李晓红
  • 1篇李力
  • 1篇段东奎
  • 1篇司小萌
  • 1篇张敏
  • 1篇尹亮
  • 1篇张庆东
  • 1篇张燕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第17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论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3%,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室前及术后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口干、味觉、胃部不适、饮食受限及反流症状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段道朋冯丹王丽娜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后康复胃肠道肿瘤手术
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婴幼儿腰麻500例体会被引量:1
2002年
司小萌李力王丽娜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婴幼儿腰麻
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探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手术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43.1±2.8)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6.2±3.1)分,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段道朋冯丹王丽娜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手术室护理
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实践体会
2004年
李克芳李显王丽娜
关键词:护理管理
全程无缝隙护理于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于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我院2017-05~2018-05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分作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一般护理,B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情况。结果:B组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A组的80.00%; 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低于A组的22.50%; B组的血压、心率优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因此,全程无缝隙护理值得在手术室中推广和应用。
段道朋冯丹王丽娜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效果预后效果
miR-924、SLC1A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miR-924和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在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肺癌患者9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检测miR-924、SLC1A5 mRNA和SLC1A5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924与SLC1A5 mRNA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miR-924相对表达量降低(P<0.001),SLC1A5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01)。癌组织SLC1A5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癌组织miR-924表达与SLC1A5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43,P<0.05)。根据癌组织miR-924相对表达量均值或SLC1A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分为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和阳性组、阴性组。miR-924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之间、SLC1A5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924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Log-rankχ^(2)=5.453,P<0.05);SLC1A5阳性组累积生存率低于阴性组(Log-rankχ^(2)=9.25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miR-924低表达、SLC1A5蛋白表达阳性均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癌组织mi R-924和SLC1A5均呈异常表达,或可作为肺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张苗苗段东奎余春王丽娜
关键词:肺癌预后
湿秘之阴虚证诊治被引量:1
2012年
从病例着手,对湿秘之阴虚证的形成机理、辨证要点及诊治进行探讨。
张庆东王丽娜
关键词:病机诊治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甲状腺癌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1例出现手脚麻木,经及时处理后缓解消除,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段道朋冯丹王丽娜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针对肛肠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调查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调查针对肛肠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01/2014-01接收治疗的108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心理干预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5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有5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2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1.4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肛肠手术患者术前辅以心理干预护理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张敏王丽娜
关键词:肛肠手术焦虑情绪心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护理
2011年
总结和分析了203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出熟悉神经系统大体解剖,了解不同手术的切口和入路是正确安置体位的必要前提,并分别讨论了平卧位、侧卧位体位摆放中的护理要点。
王丽娜
关键词:神经外科体位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