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旗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SCT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瘤周征象的显示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二维与三维成像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瘤周征象的显示优势与不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0例3 cm以下SPLC患者,常规扫描后对病灶1 mm重建、冠矢状位MPR重建、多方位表面遮盖(SSD)成像并达到清晰显示支气管树和血管树的效果,选择一幅瘤周征象最典型的图像分析。结果 (1)分叶征和小棘突征在横冠矢状面和SSD上基本一致。(2)毛刺征在横冠矢状面像上显示有优势。(3)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在SSD像上显示最佳。(4)病灶与胸膜关系和瘤周模糊影在各种成像上基本一致。结论几种成像技术各有优势,良好结合能全面揭示瘤周的边缘形态特征并提高SPLC诊断准确性。
- 王万旗钱颖王志铭张洪伟
-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成像
- 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60例64排CT表现特点分析
- 2011年
- 目的总结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64排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经临床证实的60例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64排CT表现征像。结果病灶呈斑片状影37例,类圆形影11例,三角形影7例,磨玻璃状影5例;密度不均41例,支气管气像4例;病变边缘模糊49例,周边少量索条状影12例。做出肯定诊断51例,提示性诊断4例,误诊结核5例。结论 MDCT是诊断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的主要方法,定性困难时应抗生素治疗短期内复查。
- 王万旗刘吉汉张宏伟
- 急性局灶渗出性肺炎64排CT表现特点
- 王万旗王志铭刘吉汉张宏伟
- 关键词:肺炎局灶性多层螺旋CT
- 64排螺旋CT三维及曲面重建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及曲面重建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64排HRCT及其三维及曲面重建图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胆脂瘤主要表现为鼓室、鼓窦、乳突区软组织填塞伴骨质破坏。术前诊断正确率93%。结论 64排HRCT三维及曲面重建可以更立体直观地显示耳部细小结构及病变细节,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有较高诊断价值。
- 韩华王万旗窦平张宏伟
- 关键词:中耳炎胆脂瘤
- 3cm以下周围型肺癌瘤周毛刺的HRCT表现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瘤周毛刺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具有毛刺征象并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选择毛刺最多的一个层面,重点观察瘤周毛刺的分布位置、数量、长度与粗细等CT特点。结果毛刺呈周边型分布33例,分布于肿块近胸膜侧14例,3例位于肿块肺门侧。毛刺数量2-11条,平均4.8条。长度0.2-1.3cm,平均长0.45cm,18例毛刺长度与肿块直径相近。毛刺最粗的0.22cm,最细的0.03cm,平均0.07cm。结论分析毛刺征的微细表现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重要价值。
- 王万旗王志铭寇景全张宏伟刘吉汉
- 关键词:毛刺征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3cm以下周围型肺癌瘤周毛刺的HRCT特征
- 目的:收集了50例具有毛刺征象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在3cm以下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瘤灶边缘毛刺的HRCT细微特征,以提高毛刺征在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及组织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男37例,女13例,平均65岁。主要...
- 王万旗
- MSCT评价老年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老年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60岁以上由于胸痛首次入院疑诊冠心病患者,其中未合并血脂异常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合并血脂异常患者223例作为观察组,并依据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计数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老年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结果中危、高危组狭窄程度评分及狭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对照组与低危组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脂TC、TG、LDL-C、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程度相关;老年血脂异常危险分层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程度相关。
- 韩华王万旗冉威王刚张健夫
- 关键词: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CTA
-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显示效果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64排CT及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中支气管与血管构成及显示优势。方法对40例3 cm以下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容积扫描后薄层与冠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并应用2种阈值表面遮盖(SSD)成像,达到清楚显示瘤灶与支气管和血管的效果。结果横断面与冠矢状面MPR像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30例。支气管SSD像均具有支气管集束,1~6条,平均(3.15±1.52)条。血管SSD像见血管集束征39例,1~4条,平均(2.12±1.31)条。结论几种成像技术各有优势,良好结合能全面揭示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 王万旗钱颖王志铭张洪伟
-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三维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