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多元离子淹没轰击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在普通离子氮化炉引入铬、镍离子源,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铬、镍、氮多元离子淹没轰击处理后材料的表面形貌、成分和耐蚀性能等。结果表明:经铬、镍、氮多元离子淹没轰击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强化层,表面硬度Hv达到12.7 GPa;该强化层的铬、氮的含量很高,主要由CrN和Fe4N相组成;其耐腐蚀性能与普通离子氮化相比得到明显改善.
- 熊玲胡永俊蒙继龙吴大庆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氮化耐蚀性
- 钨含量对铝合金化学镀Ni-W-P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7年
- 研究铝合金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的耐磨性能,探讨钨含量对铝合金(LY12)化学镀Ni-W-P耐磨性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在400℃加热1h后,表面硬度达HV251080,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均较基体提高10倍以上;但过高的W含量,使得表面硬度下降。磨损实验发现,试样产生了镀层碎裂和剥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铝合金基体与镀层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及Ni3P的析出导致应力过大,引起镀层硬度和耐磨性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并用化学镀Ni-W-P合金沉积机理解释了镀层成分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 胡永俊熊玲蒙继龙
- 关键词:NI-W-P合金化学镀耐磨性
- 铬离子淹没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氮化层的组织和耐磨性被引量:2
- 2007年
- 在铬离子淹没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的条件下进行离子渗氮,研究了渗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铬离子淹没的条件下进行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氮可以显著地提高渗层Cr的浓度,并可获得良好的组织、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能。
- 徐建胡永俊熊玲蒙继龙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氮铬离子耐磨性
- 铝合金表面催化活性对化学镀镍–铜–磷合金镀层化学组成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以浸锌–闪镀法和预植法分别对铝合金基体进行前处理,然后再化学镀Ni–Cu–P合金。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电化学测量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两种前处理工艺对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浸锌–闪镀法相比,预植法工艺简单,得到的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两种镀层的Ni含量相近,均为68%,但预植法所得镀层的Cu含量比浸锌–闪镀法增加近7个百分点,P含量则下降6个百分点;预植法所得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3.8μA/cm2,远小于浸锌–闪镀法所得镀层的13.2μA/cm2。预植法处理后得到的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 胡永俊成晓玲胡光辉蒙继龙熊玲张海燕
- 关键词:化学镀铝合金
- 奥氏体不锈钢的氮、铬离子淹没离子轰击处理被引量:1
- 2007年
- 将铬离子源引入常规离子氮化炉,在铬、氮离子淹没条件下轰击不锈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渗层的显微组织、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不锈钢相比,经氮、铬离子淹没离子轰击处理的不锈钢的耐磨性提高2-5倍;处理后不锈钢的耐蚀性虽有所下降,但与常规的离子氮化试样相比仍明显改善.
- 熊玲胡永俊徐建蒙继龙
- 关键词:不锈钢铬离子耐磨性耐蚀性
- 铝合金的前处理对Ni-Co-P化学镀层沉积特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电化学站等技术研究了铝合金化学镀Ni-Co-P的"浸锌-闪镀法"和"预植法"两种前处理工艺对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化学镀Ni-Co-P前处理工艺决定Ni-Co-P镀层的形貌和耐腐蚀性能,对镀层的成分影响不明显;铝合金经"浸锌-闪镀法"前处理工艺处理后化学镀Ni-Co-P所得镀层的镀层耐腐蚀性能下降,并用原子氢-电化学联合理论解释了不同前处理对镀层形貌和耐腐蚀性能影响的原因.
- 胡永俊熊玲蒙继龙李风成晓玲
- 关键词:铝合金化学镀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