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乙肝
  • 1篇新生儿乙肝疫...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知晓
  • 1篇知晓情况
  • 1篇人粒细胞无形...
  • 1篇人粒细胞无形...
  • 1篇世界卫生
  • 1篇终期评估
  • 1篇文化程度
  • 1篇无形体
  • 1篇粒细胞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男男性接触
  • 1篇男男性接触者
  • 1篇接触者
  • 1篇儿童

机构

  • 4篇天水市疾病预...
  • 1篇天水市中西医...
  • 1篇天水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熊志军
  • 2篇王热勤
  • 1篇赵淑玲
  • 1篇余军
  • 1篇刘水
  • 1篇张永斌
  • 1篇贾爱云
  • 1篇马燕东
  • 1篇卢艳
  • 1篇王晓全
  • 1篇刘宝录
  • 1篇陈秋梅
  • 1篇张斌
  • 1篇郭强强
  • 1篇丁志杰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第四届全国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0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天水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天水市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 方法:采用匿名横断面调查设计,在酒吧等场所对MSM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结果:本次调查青年人居多;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
全福才刘宝录赵淑玲卢艳熊志军王热勤郭强强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AIDS知识文化程度
文献传递
天水市7~12岁城区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掌握我市儿童行为问题现况,为开展行为问题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城区2392名7~12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9.3%,男孩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孩(P〈0.05)。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且与其父母文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应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干预。
贾爱云丁志杰熊志军王晓全余军张永斌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
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甘肃省天水市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终期评估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项目工作效果,总结推广项目工作经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调查2008年3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儿童1470名,了解其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随机抽取35所医疗机构,调查住院分娩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随机抽取28个乡(镇),调查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结果1470名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83%,3针全程接种率为96.54%;35所医疗机构住院分娩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为98.06%;28个乡(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12%。结论项目措施得力、有效,项目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天水市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都有大幅提高。
熊志军张斌
关键词:乙肝疫苗终期评估
甘肃省天水市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确认和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甘肃省天水市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特征,为该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7—8月对甘肃省天水市1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及其居住环境、家畜养殖和蜱虫孳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病例血液和捕获蜱中的无形体抗原。结果患者发热、乏力、头痛;实验室检测白细胞(1.00×10^(9)/L)和血小板(46×10^(9)/L)均减少,转氨酶数值升高;患者体表捕获寄生蜱和病例全血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大别班达病毒和立克次体核酸阴性;常规对症用药效果不佳,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痊愈。结论天水市该患者为蜱传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病例,需在天水市进一步开展蜱传无形体的自然疫源地调查工作,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病媒生物病原学检测和监测能力。
陈秋梅王珍妍张涛刘水张平熊志军马燕东王热勤管斌
关键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