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刚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地表
  • 1篇地表特征
  • 1篇地表特征参数
  • 1篇对流云
  • 1篇遥感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道
  • 1篇水循环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模拟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卫星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云
  • 1篇微波
  • 1篇卫星
  • 1篇卫星遥感
  • 1篇淮河流域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2篇洪刚
  • 1篇赵柏林
  • 1篇王新
  • 1篇李万彪
  • 1篇曹志强
  • 1篇方翔
  • 1篇朱元竞
  • 1篇邱红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AMSU-B微波资料识别强对流云区的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微波遥感可以穿透云顶直接探测对流云内的冰态粒子分布,受冰晶粒子的强烈散射衰减作用,AMSU—B的3个微波水汽吸收波段亮温随冰粒子的增加而降低。由于探测权重高度不同,辐射传输过程中受冰粒子的散射影响也不尽相同,3个水汽通道之间存在亮温差异,这种差异与对流云的强弱密切相关。利用微波向量辐射传输模式(VDISORT)模拟了云雨粒子对微波水汽通道观测的影响.并利用2005年8月12日华北地区的对流天气过程,分析了AMSU—B通道亮温与对流强弱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利用NOAA卫星AM—SU-B水汽通道亮温差定量判识深对流云和冲顶对流云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典型对流降水云团进行判识,结果显示,微波识别的对流云区可以较好地表征强降水的分布,其中的冲顶对流区与可见光云系的上冲云顶结构有着很好的对应。
方翔邱红曹志强王新洪刚
关键词:气象卫星微波水汽通道
卫星遥感估算淮河流域区域能量通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利用 1998年淮河流域加密观测试验 (HUBEX IOP)期间的资料 ,进行淮河流域能量平衡的参数化方案的研究 ,用NOAA卫星的AVHRR资料建立了试验区地表特征参数及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参数化方程 ,并对卫星遥感反演结果和试验观测值进行了对比 。
洪刚李万彪朱元竞赵柏林
关键词:卫星遥感水循环气候模拟地表特征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