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爱华

作品数:80 被引量:603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3篇科技成果
  • 10篇专利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公益林
  • 8篇生态
  • 8篇生态系统
  • 7篇生物量
  • 7篇物量
  • 6篇容器苗
  • 6篇森林生态
  • 6篇树种
  • 6篇土壤
  • 6篇次生
  • 5篇森林生态系统
  • 5篇苗木
  • 4篇引物
  • 4篇育苗
  • 4篇栽培
  • 4篇造林
  • 4篇容器育苗
  • 4篇杉木
  • 4篇生态公益林
  • 4篇榉树

机构

  • 70篇浙江省林业科...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浙江省林业生...
  • 2篇建德市林业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浙江省林业厅
  • 1篇建德市林业科...
  • 1篇遂昌县林业局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 1篇杭州市园林绿...

作者

  • 70篇沈爱华
  • 58篇袁位高
  • 49篇江波
  • 43篇朱锦茹
  • 21篇吴初平
  • 16篇张骏
  • 12篇黄玉洁
  • 8篇焦洁洁
  • 5篇李婷婷
  • 5篇李海波
  • 5篇戚连忠
  • 5篇应宝根
  • 4篇岳春雷
  • 4篇朱锦如
  • 4篇宋绪忠
  • 4篇高智慧
  • 4篇葛永金
  • 3篇刘建灵
  • 3篇何正松
  • 3篇柴雄

传媒

  • 24篇浙江林业科技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生态学报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植物研究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楠容器苗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及水分特征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以1.5年生闽楠(Phoebe bournei)容器苗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在不同高度阶段各器官的含水率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为闽楠的培育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①随着高度的增加,闽楠容器苗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也随之增加,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大小表现为根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枝生物量;其中茎生物量分配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生物量分配则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曲线,根生物量分配随着高度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苗高与基径,树高、基径与叶、干、根、茎(干+枝)生物量以及地上、地下和单株生物量都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树高、基径与枝生物量相关关系不显著;②高度为20~25 cm的闽楠幼苗其茎、叶的含水率达到最大峰值50%,其变化曲线相对比较平稳,而幼苗高度处于35~45 cm时根部含水率的最大峰值是61%,变化曲线振幅相对较大;③植株根含水率与茎、叶、地上生物量积累呈显著正相关,而叶含水率则与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
唐小燕袁位高沈爱华张骏朱锦茹江波
关键词:闽楠容器苗含水率生物量
珍贵树种红豆树人工林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研究
尤根彪刘伟焦洁洁吴初平王良和袁位高叶和军黄玉洁沈爱华朱锦茹王帮顺胡根长
立项背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中"红豆"即为红豆树种子。诗人以物抒情,传颂人间相思与爱情佳话,使红豆文化下续存承千年。红豆鲜红的外表象征着喜气洋洋与热情奔放,更能让人们...
关键词:
关键词:红豆树人工林培育栽培技术
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通过对乳源木莲进行不同基质配比、容器规格、营养液施肥、苗高生长节律等管形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培育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理想基质材料应以泥炭、鸡粪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容器规格大小与培育期限和苗龄是密切相关的,采用N、P、K配比3:2:1、1:1:1两种配方营养液配方施肥可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和根系成团,提高苗木综合质量;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在该期内的苗高生长量最大。
李永胜朱锦茹江波袁位高沈爱华施灵栋储晓燕
关键词:乳源木莲基质苗木质量
钱塘江流域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对钱塘江流域不同林分的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9个土壤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磷、速效钾与乔木层各指数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有效磷与乔木层Simpson指数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水解性氮与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Gleason指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速效钾与草本层Gleason指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磷、速效钾对钱塘江流域植被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
张悦袁位高鲁小珍张骏沈爱华
关键词:钱塘江流域物种多样性土壤森林群落
日本柏在浙江中山地区的生长量检测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设置标准地,选择标准木,对日本扁柏、日本花柏和日本香柏等柏木树种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胸径在造林后3~4 a基本没有生长,日本扁柏、日本花柏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8~9 a,日本香柏则是在造林后11~12 a,其连年生长量开始低于平均生长量,造林后8~15 a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应在造林10 a左右进行间伐。(2)树高生长量均在造林10 a内增长迅速,其旺盛生长期为造林后5~10 a,3个树种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9~11 a。(3)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早期生长缓慢,在造林0~20 a生长速度较为一致,而在造林20 a后,日本花柏材积连年生长量明显大于另外2个树种,解析木材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日本扁柏(0.248 7 m3)、日本香柏(0.253 6 m3)、日本花柏(0.317 2m3)。(4)造林35 a后,3个树种林分均未到达成熟期,应对林分进行抚育管理等措施,达到培育柏木大径材的目的。
陈孟广葛永金刘日林林加法朱锦茹陈利娟沈爱华焦洁洁袁位高
关键词: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生长量
红叶石楠容器育苗人工复合生长基质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农业生产废弃资源,对泥炭、木屑、农家肥(牛粪+山核桃壳)、树皮4种不同基质材料的物理性质、水分特性及对园林植物红叶石楠容器苗生长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性能指标比较和主成分分析,农家肥(牛粪+山核桃壳)、珍珠岩、蛭石(三者基质比为60∶20∶20)等轻基质资源作为容器育苗的基质原料使用,具备国内外通用育苗基质原料的相似理化基础,是较理想的容器育苗复合基质的原材料。另外,木屑和泥炭也是较好的复合基质原料,基质肥力持久性能好;树皮须与其它原材料按合适的配比混合使用,改善复合基质的性能,能降低生产成本。
沈爱华江波朱锦茹吴健平袁位高
关键词:红叶石楠容器苗综合评价
千岛湖次生林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进一步揭示千岛湖次生林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的空间结构规律,根据马尾松不同密度设置了3个40 m×40 m的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和坐标定位。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对3个样地中的主要树种及林分整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样地1中马尾松优势明显呈聚集分布,其它树种多为散生且生长被严重压制。样地2中的马尾松和青冈的优势较为明显,均呈聚集分布,而其它树种多为散生且生长被压制。样地3中苦槠优势明显呈聚集分布,林分整体混交程度较高,但苦槠的林木大小差异较小,林木生长大多处于中庸状态,缺少具有绝对优势的高大乔木。3个样地的林分整体均为聚集分布。以上结果说明,样地1和样地2均处于演替的初期,需要通过实施择伐经营,加速林分的演替。样地3已演替为以苦槠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但发展为成熟的顶级群落尚需时间。
吴初平张骏沈爱华朱锦茹袁位高江波
关键词:千岛湖次生林演替阶段空间结构
一种用于滨海盐碱地的林木生长促进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滨海盐碱地的林木生长促进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滨海盐碱地的林木生长促进剂,该促进剂可有效遏制滨海盐碱地栽种林木出现的黄化、生长不良的现象,并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袁位高江波朱锦如沈爱华
间伐对柳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2015年对浙江省缙云县柳杉(Crypo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样地调查不同间伐措施对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及胸径生长的影响。对照样地为1983年造林,至今未间伐;1977年造林1988年间伐1次作为1次间伐样地,1988年和1998年各间伐1次作为2次间伐样地。结果表明:间伐对柳杉林分的平均胸径和蓄积量的增长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以及单株材积均是间伐2次样地>间伐1次样地>对照样地;间伐对径级分布和树高分布影响明显,密度越大,径级株数高峰期越早,且树高分布越均匀;间伐样地的胸径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样地,间伐1次样地的生长量在后期开始减弱,而间伐2次样地的胸径生长速率始终高于间伐1次样地。
麻秀新吴初平田苏奎焦洁洁沈爱华袁位高朱锦茹江波
关键词:柳杉人工林间伐生长量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通过对222个固定样地土壤跟踪调查及对79个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资料分析表明,随着林分年龄的延长,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等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营养成份则各因素表现各异,其中有机质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全氮、水解性氮在幼龄林阶段有所提高,中龄阶段则下降,成熟阶段又提高;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则在成过熟林时有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性氮等主要土壤化学性能指标与针阔混交林中树种比例有密切关系,土壤有机质以针叶树占乔木总数的40%~60%时最高,平均林地土壤有机质达到36.6917g/kg,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则以针叶树种占20%~40%时最高,分别为1.4612g/kg、158.9926mg/kg、0.3634g/kg、2.7451mg/kg。
葛永金袁位高江波杜天真朱锦茹沈爱华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