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杨 作品数:7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全光纤微风振动监测传感器研制 2016年 笔者研究了基于光纤传感原理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技术,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以植入光纤光栅的悬臂梁为主体结构的新型无源传感器设计的可行性,依据计算结果指导成功试制出首个光纤光栅式微风振动监测传感器,同时根据光纤光栅的应力变化与导线微风振动中振幅及频率的变化情况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标定后的系统经过实验室试验以及实际挂网运行验证可有效检测微风振动,并且文中设计的传感器完全满足频率为0~150 Hz、振幅为0~0.6 mm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规程。 陈文轩 覃兆宇 潘哲哲 沈杨关键词:光纤光栅 应力监测 用于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检修作业的电动飞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检修作业的电动飞车,该飞车包括悬挂行驶机构和载人操控机构;悬挂行驶机构包括上车架,上车架上分别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主驱动轮;载人操控机构包括用于检修人员乘坐的下车架,下车... 余祥勇 沈杨 操礼峰 宁彦 刘志林 丁勇 曹磊 周洁 李德洋 张巍 袁新星 胡建勋 叶征 刘晓伟文献传递 VFTO的全时段仿真与实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动静触头两端距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介质被击穿,产生电弧放电现象。随着开关动作的持续电弧的状态在燃弧和熄弧之间反复交替,产生重燃现象,而电弧的反复重燃会在回路中产生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为了研究实际情况下电弧的反复重燃过程,在以往研究的单次燃弧基础上,弄清多次燃弧过程的电弧电压的变化规律。文章对VFTO的典型波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优化基于逻辑判断的电弧重燃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将仿真数据与实际现场测得的VFTO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电弧全时段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发现电弧多次重燃导致VFTO的电压波形发展趋势类似“台阶”状,未考虑残余电荷影响时过电压幅值最大约为1.7 p.u.,单次燃弧持续最长时间约为8 ms,整体振荡衰减波过程的频率约为0.5 MHz,超高频频率约为25 MHz,高频频率约为6.5 MHz。 沈杨 沈杨 梁轶峰 梁轶峰 陈凡关键词:电弧重燃 VFTO 逻辑判断 ±800kV楚穗直流线路自然积污规律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研究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积污特性,准确设计线路绝缘配置。笔者通过对±800 k V楚穗直流输电线路沿线绝缘子串进行人工污秽取样分析,结合线路沿线的气候特征及污染源,研究气象条件、污染源以及材质对外绝缘积污的影响。研究表明,特高压直流线路绝缘子积污受大气环境与污染源的影响;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度远大于玻璃和陶瓷绝缘子。 韩玉康 柯磊 李三 宁淼福 覃平 孙江玉 郑晓 覃兆宇 沈杨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 高压绝缘子 污秽 等值盐密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反窃电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0 2018年 为改善电力行业日益严重的窃电现状,对用户窃电嫌疑因子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习过程收敛速度慢,容错能力差,学习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性能优化,有效地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改进模型对窃电嫌疑因子的判断准确率达到88%以上,证明文中建立的评估模型针对窃电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王庆宁 张东辉 孙香德 沈杨 许湘莲关键词:指标评价体系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500kV直流输电线路自然积污规律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为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积污特性,准确设计线路绝缘配置,通过对兴安±500 k V直流输电线路沿线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运行绝缘子串开展人工污秽度取样与测量,对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及污秽化学成分的来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500 k V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积污情况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影响的大小随着离污染源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污染源生成的污染物不同,对绝缘子表面积污情况的影响也不同;各因素中,材质对积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污染源,最后是直流极性的影响;而同一环境下,直流线路直流极类型对绝缘子污秽度基本没有影响。文章同时分析了±500 k V直流输电线路污秽物阴阳离子成分,研究成果可指导运行部门优化架空输电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制定运行维护策略。 钱进 柯磊 张东辉 覃兆宇 沈杨关键词:绝缘子污秽 积污特性 离子成分 等值盐密 ±500kV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沿串分布特性 被引量:5 2015年 为研究绝缘子串沿串积污特性及影响因素,深入进行复合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的试验研究。文中对兴安±500 kV直流输电线路沿线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运行绝缘子串制定人工污秽取样方案与实地取样,并对污秽样品进行处理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绝缘子串材质与不同插花型式的绝缘子的污秽沿串的积污特性。研究表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积污受自然落污与电场两方面作用,高压端盐密值要大于低压端;上表面污秽物盐密值不一定小于下表面;不同插花形式中,小伞裙的污秽度最大;合理的设计伞形结构对提高耐污性能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指导运行部门优化架空输电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制定运行维护策略。 韩玉康 柯磊 李三 宁淼福 覃平 孙江玉 郑晓 覃兆宇 沈杨关键词:复合绝缘子 伞形结构 污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