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正中

作品数:3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2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直升
  • 22篇直升机
  • 12篇飞行
  • 10篇旋翼
  • 7篇着水
  • 5篇水上迫降
  • 5篇迫降
  • 5篇倾转旋翼
  • 5篇飞行动力学
  • 5篇飞行器
  • 4篇载荷
  • 4篇缩比
  • 4篇缩比模型
  • 3篇旋翼飞行器
  • 3篇水载荷
  • 3篇配平
  • 3篇气动
  • 3篇气动干扰
  • 3篇倾转旋翼飞行...
  • 3篇规则波

机构

  • 32篇中国直升机设...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飞机强度...

作者

  • 32篇汪正中
  • 14篇马玉杰
  • 14篇陈立霞
  • 13篇陈金鹤
  • 12篇鲁可
  • 11篇刘长文
  • 3篇殷士辉
  • 3篇黄水林
  • 2篇童明波
  • 2篇万海明
  • 2篇刘春生
  • 2篇林永峰
  • 2篇陈彬
  • 1篇朱璟
  • 1篇高志武
  • 1篇张红英
  • 1篇陈建平
  • 1篇陈文轩
  • 1篇胡向东
  • 1篇辛冀

传媒

  • 7篇直升机技术
  • 3篇航空科学技术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空计算技术
  • 1篇飞行力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于直升机水中稳定性计算的水作用力模拟、实现方法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与飞行载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升机水中稳定性计算的水作用力模拟方法,包括:S1,建立直升机与气囊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由多个网格组成;S2,建立该网格对应的等效水域函数,所述等效水域函...
陈立霞汪正中马玉杰鲁可武上景陈金鹤刘长文
文献传递
共轴双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参数优化计算
2017年
基于动量叶素理论(BEMT),计入共轴双旋翼的线性气动干扰模型,建立轴流状态下的气动布局参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二次序列规划算法(SQP)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共轴双旋翼拉力系数CT=0.004时,线性、非线性扭转的需用功率基本无差别;基于Harrington旋翼2,弦长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旋翼悬停效率。
陈金鹤刘长文汪正中
关键词:气动干扰气动参数优化计算
某型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研究直升机水上迫降特性,利用某民用直升机1∶8缩比模型,在TsAGI水动实验室开展了静水及规则波中的模型着水试验,测得了模型姿态、驾驶舱及重心处过载系数和模型底部压力时间历程曲线,采用"相对零位"方法进行了试验数据处理,得到了过载、压力峰值,并确定了直升机着水安全范围,给出了保证模型不倾覆的运动参数范围。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静水试验中,模型以俯仰角8°~10°前飞着水时,垂向过载较小;规则波试验中,模型以较小的前飞速度落在波峰或波背上,垂向过载较小。此项研究为国内开展直升机水上迫降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马玉杰汪正中
关键词:直升机缩比模型水上迫降过载规则波
应用于直升机水中稳定性计算的水作用力模拟、实现方法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与飞行载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升机水中稳定性计算的水作用力模拟方法,包括:S1,建立直升机与气囊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由多个网格组成;S2,建立该网格对应的等效水域函数,所述等效水域函...
陈立霞汪正中马玉杰鲁可武上景陈金鹤刘长文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倾转旋翼机跃障飞行仿真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倾转旋翼机近地面跃障飞行仿真分析需求,提出了2种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倾转旋翼机跃障机动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首先,基于倾转旋翼机纵向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地面效应影响修正;其次,模型一结合逆仿真的预定轨迹方法,建立跃障飞行最优化轨迹逆解模型,模型二针对跃障机动进行详细解析,制定合理跃障飞行的目标、路径约束和边界约束条件,构建出倾转旋翼机跃障飞行无预定轨迹的最优控制模型;并采用直接多重打靶法和非线性规划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为研究对象,针对2种最优控制模型进行跃障飞行仿真分析,给出了2种模型的最优化飞行和操纵的时间历程。
陈金鹤汪正中田洪源
关键词: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非线性规划
直升机缩比模型水中横向稳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直升机水中横向稳性是直升机漂浮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试验是研究手段之一。主要介绍了直升机水中横向稳性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件、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该试验技术可用于直升机缩比模型水中横向稳性试验,为国内民用直升机的水上迫降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持。
陈暘陈立霞汪正中
关键词:试验件
建筑尾迹中直升机进场着陆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城区环境中的建筑尾迹对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有很大的影响,为研究建筑尾迹中安全进场着陆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员工作负荷的飞行安全评估方法。以某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建筑尾迹流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人在环飞行仿真,并基于Cooper-Harper评级体系建立了飞行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采用该评估模型对直升机城区建筑尾迹中,不同进场着陆方式的最优化飞行操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升机平衡计算与试飞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采取迎风的进场方式,可有效减小飞行员工作负荷,为提高进场着陆的安全性,采用45°~60°方位进场较合适。
陈金鹤汪正中林永峰孙伟蔡伟健
一种直升机漂浮稳定性验证方法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水上漂浮特性设计和验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漂浮稳定性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缩比直升机模型的规则波试验,获取试验数据;步骤二:进行缩比直升机模型的不规则波试验,获取试验数据;步骤三:建...
陈彬殷士辉朱希洋索谦汪正中万海明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着舰飞行特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着舰飞行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高精度分离涡方式获得高置信度的非定常舰艉流场数据;步骤2,根据非定常舰艉流场数据,构建用于耦合非定常舰艉流场数据的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飞行动...
苏大成刘长文黄水林汪正中吴令华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着舰飞行特性
2023年
建立一套能够耦合非定常舰船流场的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以研究该旋翼飞行器在着舰过程中的飞行特性。在舰艉流场模拟方面,采用分离涡方法以获得高精度非定常流场数据;在飞行力学建模方面,引入上下旋翼干扰因子建立共轴刚性旋翼诱导速度模型,并采用等效挥舞运动概念建立其挥舞运动方程;基于“单向耦合”思想构建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向飞行力学模型的数据传递策略,并分别以XH-59A直升机和UH-60A/SFS2组合为算例验证了飞行动力学模型和数据传递策略的正确性。以SFS2舰船模型和XH-59A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组合为研究对象,从直升机操纵余量和非定常载荷水平两方面分析了着舰过程中舰艉流场对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扰动特征。时均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共轴上下旋翼受时均流场的扰动存在差异,飞行员在增大总距以维持高度稳定的同时,还需要减小差动总距以保持机头朝向的稳定。非定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共轴构型直升机,舰船流场对拉力及俯仰力矩的非定常扰动,是引起飞行员工作载荷增大的主要因素。
苏大成汪正中吴令华黄水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