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立群
- 作品数:67 被引量:41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四方区码头建设及青岛港原过驳基地扩建工程对电厂取排水影响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汤立群纪平曹文洪王玉海张强陈金荣陆洋
- 青岛市四方区政府拟在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电厂取水口北侧围填造陆建设货运码头,青岛港务局也拟对位于电厂取水口南侧的原过驳基地进行扩建,以提高该过驳基地的集装箱吞吐能力。上述围填造陆工程将会显著地改变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电厂...
- 关键词:
- 关键词:泥沙输移
- 自动加沙控制系统及其在潮汐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 2007年
- 为满足潮汐水流边界输沙率在一个潮周期的变化要求,提高模型试验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台山电厂泥沙模型试验中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LC控制器的控制技术和变频器的变频原理,实现了对整个试验过程的适时加沙控制。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度,能够适应潮汐水流要求加沙适时变化的特点,也可以在其它非恒定输沙模型试验中推广使用。
- 邓安军汤立群陈金荣
- 关键词:控制系统潮汐模型试验
- 坡面土壤侵蚀公式的建立及其在流域产沙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38
- 1994年
- 分析了坡面土壤颗粒的受力情况,认为坡面土壤颗粒的运动与其所受的有效切应力有关,从而推导出坡面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流域产沙模型。公式的推导具有较强的泥沙运动力学基础,反映了影响流域产沙的主要因素。模型参数少,应用方便,既可计算一次洪水产沙量,又可计算年产沙量。在陕北裴家峁流域上应用,结果令人满意。
- 汤立群陈国祥
- 关键词:坡面土壤侵蚀流域模型
- 一种多边界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加沙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边界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加沙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沙系统与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人机界面HMI、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变频器;所述HMI输出流量控制指令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对...
- 邓安军汤立群王崇浩陈建国郭庆超陆琴刘大滨
- 文献传递
- 临安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 2023年
-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临安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为目标,科学开展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构建了政府重视、规划引领、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产业融合“五位一体”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陶承赵阳韦英梅凌前江张永娥罗安民汤立群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导流防沙堤优化布置试验研究
- 2008年
- 导流防沙堤的平面布置会直接影响沿海港口的港池、航道或者核(火)电厂取水明渠泥沙淤积的强度和范围。针对沙质海岸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导流防沙堤平面优化布置问题,建议导流防沙堤的走向与强浪向反方向的夹角应该小于90°,以45°~60°为宜。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取水口局部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支持这一建议。
- 王玉海汤立群陈金荣
- 关键词:波流共同作用平面布置物理模型试验
- 白沙水库—维泥沙数学模型及电厂取水方案计算被引量:6
- 1998年
- 根据白沙水库的水沙运动特点和库区地形条件,考虑了悬移质、推移质泥沙及水库异重流因素建立了一维全沙不平衡非耦合数学模型.利用1979年~1987年连续9年的库区淤积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设计来水来沙及水库调节条件下,应用所建模型预演了未来30年水库淤积对电厂取水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沙水库运行30年后,输水洞上层闸门不会被淤死,仍能正常输水,保证电厂的取水发电.
- 汤立群陈界仁陈国祥赵太平
- 关键词:水库泥沙异重流电厂取水泥沙运动
- 黄土高原重力侵蚀模拟初步研究(Ⅰ)--受力稳定方程及计算方法
- 在探讨重力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崩塌侵蚀和滑坡侵蚀这两种主要的重力侵蚀类型,通过对其侵蚀破坏形式适当的概化,采用新的山坡单元划分方法,分别建立了崩塌侵蚀和滑坡侵蚀的受力稳定方程及解析改进计算方法。
- 汤立群刘大滨林祎熙
- 关键词:黄土高原崩塌滑坡计算方法
- 基于长膜泥沙的水体元素迁移扩散的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长膜泥沙的水体元素迁移扩散的分析方法,其包括提供长膜泥沙饱和吸附量计算项数和计算系数以及长膜泥沙生物膜的生长时间,计算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利用水体元素浓度、扩散系数、水力要素以及所述长膜泥沙的饱和吸...
- 赵慧明张岳峰汤立群王崇浩郭传胜刘大滨刘冰张立红冯浩川王玉海王小红高晓薇
- 文献传递
- 加勒比海三重双向嵌套三维环流模型的应用
- 2007年
- 对三重双向嵌套海洋环流三维数值模型系统(CANDIE),用尤卡坦海峡实测横断面流速和海温等值线、1990年代根据卫星跟踪漂移轨迹推求得到的15m水深处的时间平均流场、实测平均海温过程和西加勒比海体积输送流函数等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三重双向嵌套模型系统结构与参数合理,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西加勒比海的环流特征如加勒比流、巴拿马-哥伦比亚漩涡和该地区温盐的季节性变化。模型被用来计算小模型计算域(伯利兹大陆架)珊瑚礁地区不同水深处悬浮颗粒的运动轨迹线、颗粒的保留与耗散。近表层耗散在Lighthouse Reef Atoll和Glovers Reef Atolls以东相对较强,在内大陆架特别在Inner Channel内和South Water Cay附近相对较低。为了测试伯里兹大陆架海表面珊瑚礁之间的水动力连接特性,计算了位于Turneffe Islands Atoll和GloversReef Atolls珊瑚礁的上游颗粒来源区(源)和下游颗粒耗散区(汇),在30天内到达这两处环形珊瑚礁的近表面颗粒的可能来源区包括该两者周围的浅水区域、两者之间的深水区域和洪都拉斯Bay Islands的沿岸水域,Turneffe和Glovers Reef Atolls 30天下游耗散区分别覆盖了伯里兹大陆架的中部和南部水域。
- 汤立群SHENG Jin-yu刘大滨
- 关键词:保留率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