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红南

作品数:22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土壤
  • 10篇干旱
  • 10篇干旱区
  • 8篇盐渍
  • 8篇盐渍化
  • 7篇绿洲
  • 6篇遥感
  • 5篇土壤盐
  • 5篇土壤盐渍
  • 5篇土壤盐渍化
  • 4篇遗址
  • 4篇盆地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塔里木盆地北...
  • 3篇土壤湿度
  • 3篇北缘
  • 2篇盐分
  • 2篇盐量
  • 2篇盐渍化土壤

机构

  • 22篇新疆大学
  • 8篇武汉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吐鲁番市文物...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

  • 22篇江红南
  • 7篇丁建丽
  • 5篇姚远
  • 5篇雷磊
  • 5篇张芳
  • 4篇杜志强
  • 2篇姜红涛
  • 1篇孟优
  • 1篇赵振亮
  • 1篇张滢
  • 1篇牛涛
  • 1篇孙永猛
  • 1篇瞿娟
  • 1篇王刚
  • 1篇王云燕
  • 1篇许剑辉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吐鲁番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影像的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土壤水盐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2024年
基于土壤样本实测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以典型干旱区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及相关、中介效应等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0~50 cm不同深度土壤水盐含量与FVC的关系,可为干旱区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定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FVC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和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少。(2)各土层含水量均呈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土层含盐量均呈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趋势,且不同深度水盐含量呈中等及以上变异性。(3)仅10~20 cm土壤含水量、FVC和0~10 cm土壤含水量间有中介效应的存在。深层10~20 cm、10~30 cm和30~50 cm土壤含盐量、FVC和0~1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间有中介效应,即深层土壤含盐量通过影响表层土壤含盐量而对FVC产生影响。(4)0~1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对FVC的影响最大,47.90%以上的FVC空间变异会受到该层土壤含盐量的影响,且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对FVC的影响效果均大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
郑柳娜江红南孙梦婷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植被覆盖度
基于高光谱指数和电磁感应技术的区域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被引量:32
2013年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电磁感应仪(EM38)测得的盐渍土电导率数据和ASD Field Specpro FR光谱仪测得的盐渍土高光谱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对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进行平滑去噪后所得的光谱曲线进行均方根、对数、倒数、倒数的对数、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等11种光谱变换,并从中选取土壤光谱波长与基于EM38建立的土壤盐分解译模型,所解译出的土壤盐分数据相关性最好的变换形式及响应波段进行SI,BI和NDSI等5种盐分指数的计算,通过精度检验选取最优高光谱指数,以此建立区域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结果表明:以一阶微分变换后的土壤光谱反射率456,686和1 373nm的波段组合作为最佳敏感波段所构建的SI2高光谱指数与EM38数据相结合建立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为最优模型;与传统的遥感方法中单纯利用盐分指数所建立的监测模型相比,基于高光谱指数和EM38数据所建立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预测精度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姚远丁建丽张芳赵振亮江红南
关键词:EM38盐渍化光谱特征
探地雷达在干旱区盐渍化土壤层定量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了在探地雷达定量探测盐渍化土壤中电磁波传播速度与土壤含盐量或电导率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传播速度和盐渍化土壤的盐分或电导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利用传播速度可较好地定量表达盐渍化土壤的含盐量或电导率。
江红南
关键词:探地雷达盐渍化土壤干旱区含盐量
现代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探讨
2009年
高校发展规划是高校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高校的依据,校园建设规划是高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好的校园建设规划不但能直观地体现出高校外观形象,也能间接体现独特的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是现代高校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校园建设的核心。
江红南
关键词:高校建设校园建设规划校园文化
新疆渭干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及影响因子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典型干旱区新疆渭干河绿洲为例,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对土壤含盐量状况的相对影响力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开发和对地表水资源的调节是研究区土壤含盐量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土壤含盐量各个影响因子的相对影响力差别较小,土壤盐渍化治理要注重它们的综合作用。在现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的气候特征向暖湿方向发展,有利于土地盐渍化的缓解。
江红南雷磊
关键词:土地盐渍化干旱区气候变化
交河故城大佛寺遗址的三维重建研究
2011年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更深层次的需求,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管理及利用工作服务,成为当前文物科技工作的一大趋势。本文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CCD摄像技术为主要数据获取手段,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交河故城遗址进行真三维、真尺寸、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重建,其中主要包括几何模型重建和纹理映射两个方面。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文化遗址数字化存档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大力推动了数字文物相关的建设工作。
李肖徐佑成江红南杜志强
关键词:三维重建激光扫描纹理映射
新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环境变化空间信息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土遗址数量较多,且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故对土遗址及其环境的时空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大型土遗址的发现保护多利用考古、实地调查和空间信息技术等方法。鉴此,本文分析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间该区域土遗址本体及其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病害发育和人为破坏。病害主要为裂隙与坍塌、风害、酥碱病害、水蚀、表层剥落、生物病害等,其中,普遍的病害是裂隙与坍塌和风害。1990-2010年,研究区土遗址外部地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和居民地明显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尤其是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这2个世界文化遗产区域发生的变化更明显。土遗址周围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绿洲内部土遗址的外部环境较绿洲边缘或外部更加剧烈;内部的土遗址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外部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的耕地和居民地开发活动。
江红南张永兵徐佑成孟优
关键词:土遗址影响因素空间信息技术
干旱区盐渍化土壤高光谱遥感信息分析与提取被引量:7
2014年
以干旱区典型区域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以环境小卫星高光谱影像及野外实测土壤含盐量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光谱反射率及其变换形式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分析,筛选盐渍化土壤响应最敏感波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HSI影像的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盐量与HSI波段的敏感性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强,位于近红外波段范围(797.826-923.913nm)的相关系数R普遍较高,基本在0.7左右。土壤光谱反射率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变换在628.261nm和923.913nm的波段组合为最佳敏感波段,所构建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为最优模型,模型方程为Y=-11.731-114.996X628.261-186.637X923.913,模型及检验的决定系数R2都在0.85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约为2.7。该模型的建立为地区土壤含盐量信息的提取及监测提供了参考。
雷磊江红南阿尔达克.克里木伍漫春
关键词:高光谱数据遥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干旱区
应用电磁感应和遥感的新疆绿洲区域尺度盐渍土识别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干旱区土壤盐渍化问题,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探讨电磁感应技术和光谱角分类法(SAM)相结合来识别典型干旱区盐渍土的可行性。以重度盐渍土为例,利用电磁感应仪EM38和采样数据,结合光谱角分类法和回归分析法,反演土壤电导率(EC1:5)的空间分布,识别重度盐渍土。结果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ECa)与土壤电导率(EC1:5)具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性;垂直模式电导率(EMv)对土壤电导率(EC1:5)的解译精度优于水平模式电导率(ECh);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在区域尺度呈中等强度变异;电磁感应技术和光谱角分类法结合可以较好识别符合条件的盐渍土。该研究方法能够较好识别典型干旱区的盐渍土,为盐渍化评估、预防和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孙永猛丁建丽瞿娟江红南
关键词:含水率电磁感应干旱区
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研究
土壤盐渍化是土地荒漠化和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中国的干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土壤盐渍化问题是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影响绿洲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土壤盐渍化的时空演变研究一直是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
江红南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驱动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