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云玲
-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对外传播跨文化策略探析——从大众媒介对话意识的回归谈起
- 全球化所带来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的突飞猛进,瓦解了文化传播的边界和防护系统,使跨文化传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并且这种传播方式日益从个人实际互动层面扩展到超地方的、非面对面的互动,即个人与媒介文本的意义解读层面。现代传...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跨文化新闻大众媒介
- IPOD框架下的公共管理学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
- 2024年
- 高等教育博士教育在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例,运用IPOD框架对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展开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博士生培养存在延期严重、课程缺陷和教育过度功利化等问题。基于此,结合实际从实施弹性学制,设置多元化毕业要求;优化课程设计,突出理论前沿和实践特色;回归教育本质,倡导正确学位观念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 刘媛付城欧阳云玲
- 关键词:博士教育教育质量公共管理学
- 从对话意识谈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策略被引量:8
- 2008年
- 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特性
新闻既是一种传播文化,又是一种文化传播。①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文化。新闻传播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传播性和大众性,这就要求这种文化在内容选择和传播手段上必须符合一定时代与公众的普遍要求,而且必须主要以新闻形式和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传递与积累。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媒体传播文化新闻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文化特性
- 大众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分析--以广州垃圾焚烧事件报道为例
- 由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内输入特点以及媒体的政治属性,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困境重重。近年来媒体公共话语的兴起、新媒体的推动、参与性社会的形成,使大众媒体在公共事务上逐渐发挥其功能。本文以2009年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的报道...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大众媒体公共政策公共性
- 论《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中审美空间的构建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作为个案,分析了其人物报道的审美原则——真、新、活,并指出人物报道中蕴含着崇高美、悲剧美、意境美的审美特征,能给受众带来美的情感和体验。要形成人物报道的审美空间,新闻制作机构必须要建立以接受美学为导向的新闻生产观,提高新闻记者的审美修养。而《南方人物周刊》审美空间的形成实际上隐含的是规范的市场竞争、传媒人士的专业主义与开放的政策空间三者的有机结合。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审美空间
- 对外传播的文化障碍与文化诉求被引量:1
- 2010年
- 从广义上讲,对外传播具有跨文化特性,它必须“在甲文化中编码,在乙文化中解码”。在这一背景下,新闻媒介不仅仅面对单一的社群、民族和国家、单一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而且面对整个世界。然而研究表明,文化差异制约着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有效进行,文化差异越大,对外交流的障碍也就越大。因此传播效果的过程,其实主要表现为克服文化差异的过程。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文化诉求文化障碍文化差异文化特性新闻媒介意识形态
- 论危机传播中政府信任的形成与构建——兼谈大众媒介的角色扮演被引量:6
- 2011年
- 结合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政府信任的发生机制与过程的探讨,指出危机传播中政府信任的形成源于安全的需要、专家系统的依赖和过往互动经验。形成政府信任,必须要在危机发生的各个阶段保证危机的事实性信息公开、政府决策与制度安排的信息公开、相关领导人以及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公开。大众媒介扮演着政府信任形成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它也是培育公民社会,促使公众参与危机治理的重要力量。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政府信任媒介角色
- “对话”视野下我国对外传播的文化诉求与文化障碍
- 我国对外传播属于国际传播的一部分,它必须跨越文化边界,求得国际受众的接受与认可。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的认同、文化的冲突成为时代的热潮,我国对外传播要顺利进行跨文化传播,须重视受众的主体性地位,传者要与作为特定文化中人的受...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价值观
- 播客娱乐元素的后现代性解读被引量:1
- 2007年
- 播客具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在各种播客类型的节目中都能找到一些娱乐元素。同时,作为在后现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媒体,它的娱乐元素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集中体现为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本文结合后现代互文性、反元叙述、反传统、追求个性、调侃反讽等特征,通过实例分析播客娱乐元素体现出来的后现代性。
- 欧阳云玲宁琅
- 关键词:播客娱乐元素后现代性
- 浅议新闻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被引量:1
- 2015年
- 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新闻教育离不开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必然要与各企业和媒体开展密切合作。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全媒体思维成为新闻教育的关键词,加快校企合作、培养新媒体人才成为当下新闻教育中重要任务。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教育中推动校企合作、校媒合作的政府、市场、经济利益等动力要素,并通过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出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利益分配导向,为新闻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实施构建长效机制。
- 欧阳云玲
- 关键词: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