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征
- 2007年
-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因素。方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于2002-12/2005-04对27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均无肺部疾患史,胸部X射线检查肺功能均正常。随诊截止时间为2006-04-30。预处理均采用以马利兰+环磷酰胺为基础的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采用骁悉、环孢素及短程甲氨喋呤方案,移植前给予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有呼吸道症状(干咳、呼吸困难)但无严重感染证据,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量小于预计值的80%及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小于80%,胸部X线片显示可正常或过度通气,高分辨CT可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实变,支气管、细支气管扩张。分析患有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造血功能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情况、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根据临床诊断标准,7例患者患有阻塞性肺病,发生率为26%,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300d(110~390d),均伴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②主要表现为干嗽(57%),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弱(100%),胸片未见异常,胸部高分辨CT分别显示正常、下肺少量较淡的模糊小片状影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均显示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③抗生素治疗无效,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有效,但于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可加重,3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症状好转,但肺功能无改善。结论:阻塞性肺病是移植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部分为进行性发展,死亡率较高,定期的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其原因可能主要为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 牛小青鹿全意郭勇赵江宁王昭张鹏林彬蔡玉贤陈小燕
-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FBC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2例分析
- 2006年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对造血于细胞的植入,移植并发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我们以氟达拉滨(Flud)联合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组成FBC预处理方案进行HSCT治疗2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鹿全意郭勇牛小青张鹏蔡玉贤陈小燕林彬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移植并发症氟达拉滨CT治疗
- 异基因外周血和骨髓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方法23例白血病患者,HLA配型全相合9例,1~3个位点不相合14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采用环孢素A(CsA)和霉酚酸酯(MMF)及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1例植入失败,22例完全植入,HLA全相合受者未发生急性GVHD,13例HLA不全相合受者中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46.2%。20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13例,广泛型5例,累积发生率65%。随访6至32个月,预期一年生存率86.6%。结论骨髓和外周血联合移植对HLA配型全相合和部分相合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移植方法。
- 鹿全意牛小青张鹏郭勇赵江宁王昭蔡玉贤陈小燕林彬
-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血骨髓白血病
- 日间手术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1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采用常规住院护理模式的8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2018年6月引入日间手术模式的90例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实施日间手术模式可缩短病人康复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控制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蔡琳琳伍建辉林彬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