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栩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出血
  • 6篇出血
  • 3篇手术
  • 3篇内压
  • 3篇外科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压
  • 3篇颅内压监测
  • 3篇高血压
  • 2篇血肿
  • 2篇引流
  • 2篇有创
  • 2篇钻孔引流
  • 2篇钛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微创
  • 2篇颅骨
  • 2篇基底
  • 2篇基底节
  • 2篇基底节区

机构

  • 10篇贵阳市第一人...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明光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杨栩
  • 5篇温权
  • 4篇石舒翔
  • 4篇钟云
  • 4篇张波
  • 2篇陈敏
  • 1篇韦燕
  • 1篇杨丽
  • 1篇冯鲁乾

传媒

  • 2篇贵州医药
  • 2篇第三届中国西...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的个体化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脑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等相关疾病发病率升高,也导致了脑出血人群进一步加大。该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死亡率居脑血管病之首[1-2]。对于出血量较大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早期手术方式主要以全麻下开颅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为主,该方法针对所有需开颅的病人,形成一种固定模式。随着神经外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现在手术方式很多,包括全麻大骨瓣开颅、全麻/局麻小骨窗开颅、局麻钻孔引流、立体定向钻孔引流等[3-4]。
杨栩温权钟云石舒翔
关键词:个体化手术治疗脑出血开颅清除血肿钻孔引流去骨瓣减压大骨瓣开颅
入院肌钙蛋白T水平及手术治疗对预测自发性脑出血幕上疝患者死亡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索预测自发性脑出血并幕上疝形成患者的死亡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2014年1月~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及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03例,其中保守治疗63例,根据出院情况分为死亡组162例和存活组141例。检查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cTnT)水平。随访1年进行Kap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死亡组左侧和右侧瞳孔直径、入院时cTnT、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发病时间明显长于存活组,手术治疗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P<0.01)。手术治疗和入院时cTnT水平是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P<0.01)。入院时cTnT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7(95%CI:0.565~0.690,P<0.05)。保守治疗生存时间明显少于手术治疗(P<0.01)。结论入院时cTnT水平及手术治疗是预测自发性脑出血并幕上疝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汪天虹王丽琨任思颖杨栩伍国锋
关键词:肌钙蛋白T脑出血脑膨出血肿
头皮全层缝合用于塑型钛网颅骨修补手术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头皮全层缝合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8例颅骨缺损塑形钛网修补手术患者,38例采用全层间断缝合头皮切口缝合法(改良组),30例采用传统分层间断缝合法(传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有无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7.67±2.12)min、术中出血量(50.3±5.24)mL均低于传统组手术时间(15.62±3.17)min及术中出血量(100.03±20.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全部患者拆线时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现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拆线后随诊3月未发现伤口感染不良反应;传统组2例出现术后头皮下积液,5例切口愈合后线头冒出并发生感染。结论:头皮切口全层间断缝合用于颅骨修补术,可以减少缝合时间、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杨栩温权钟云张波
关键词:颅骨外科手术头皮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2014年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的变化,通过对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并对其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表现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颅内压再出血、精确评估预后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栩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其中33例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为监护组;31例行常规方法观察,为对照组.观察颅内压、甘...
张波温权杨栩石舒翔甘元华钟云陈敏杨丽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颅内压监测
文献传递
非外伤性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院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对入院患者进行抗生素使用调查,作以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方法:对神经外科非外伤性住院患者院前1周至入院前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907例非外伤性住院患者中,332例院前使用...
温权张波杨栩石舒翔甘元华钟云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抗生素滥用
文献传递
有创颅内压监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异常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科在对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其中发现34例患者术后出现异常结果,现对异常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83例,女65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7.5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2例,破入或单纯脑室出血38例,脑干出血14例,
石舒翔温权韦燕冯鲁乾杨栩陈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监测有创基底节区出血脑室出血脑干出血
头颅CT混合征对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头颅CT混合征对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人脑出血患者295例,分为混合征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出院时改良Rink量表(mRS)评分,将患者mRS≤3分定为预后良好,mRS>3分定为预后不良,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混合征预测微创术后脑出血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混合征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混合征组患者预后较对照组差,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征、血肿量、人院格拉斯哥昏迷评估量表(GCS)评分是影响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术后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混合征是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不良预后。
杨栩李颖慧沈正奎毛远红任思颖王丽琨伍国锋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预后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带教体会被引量:6
2018年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问题。其中基底节区出血属于常见出血位置,通常牵连内囊受损,主要症状表现为偏瘫、偏盲以及偏身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对临床医生要求较高。因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属于神经外科带教中重点,受到医疗界广泛关注。
杨栩
关键词:带教体会基底节区显微外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46例被引量:1
2013年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患者4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颅骨缺损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1—65岁,平均(37.5±3.4)岁。颅骨缺损原因:脑出血术后31例,颅脑损伤术后12例,颅骨肿瘤术后2例,颅内肿瘤术后1例。颅骨缺损至修补术时间3月-16年,平均15月。缺损部位:额颞顶骨缺损26例,额颞骨缺损5例,颞顶骨缺损5例,额顶骨缺损2例,
张波杨栩
关键词:颅骨缺损修补术塑形钛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